吴晓勇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对抓党建促脱贫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万源市始终坚持“两个优先两个不用”原则,对党建工作实绩突出、党员义务履行好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好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党建工作排名靠后、党员义务履行不好和脱贫攻坚履职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一律不提拔不重用,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干部保证。
“两个优先两个不用”是政治標准的具体化,必须准确把握深刻内涵。第一,党的基层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实行“两个优先两个不用”,将党建责任、党员义务履行情况作为干部选用的硬性指标,实现了基层党建和干部选用的深度融合。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二十字”好干部标准,描绘出新时代好干部的良好形象。党建责任的落实、党员义务的履行实则是信念坚定、勤政务实的反映;脱贫攻坚成效正是为民服务、敢于担当的真实体现。第三,“两个优先两个不用”体现了有为者有位的用人导向。这一原则运用以来,优先把362名扶贫干部选配到脱贫攻坚一线,14名扶贫实绩突出的干部被提拔为乡镇党政正职。
“两个优先两个不用”是干部选任的指挥棒,必须旗帜鲜明狠抓落实。第一,逗硬核查重依据是首要。在党建责任落实上,推行“听+看+查+问+访”模式进行全方位考评;在党员义务履行上,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进行量化考评;在脱贫攻坚成效上,推行“领导点评与乡镇互评”+“赛日常与赛现场”的“双评双赛”办法,对脱贫攻坚成效现场考评。通过系列考评,让“两个优先两个不用”有据可查。第二,规范流程重记实是关键。干部选任全程痕迹化管理,可以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在干部选任动议环节审实绩,在干部选任推荐考察环节测民意,在干部选任任职环节记实情。第三,结合实际重创新是重点。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细化示范党建、边界党建、挎包党建、智慧党建考核指标,逗硬推进脱贫攻坚“十条奖惩措施”,促使“5+2”帮扶工作落地见效。
“两个优先两个不用”是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必须配套机制全力驱动。第一,进一步建立健全抓党建项目化管理机制。严格党建绩效指数管理,落实万源“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10条措施,倒逼基层党组织主动担责、主动履职。建强脱贫攻坚一线战斗堡垒,在县域边界推行边界党建,激活组织资源最大效应。第二,进一步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选拔任用机制。坚持把后备领导干部、部门骨干、业务能手、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接受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练;把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表现和实绩、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作为识别和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第三,进一步建立健全严管厚爱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党建工作和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绩突出、成效显著和群众公认的干部,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党建和脱贫攻坚履职不力的党组织书记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予以免职;对轻微违纪但未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根据容错纠错办法,按照组织程序、干部管理权限从轻、减轻处分或者免予问责,最大限度保护干部干事创业激情。 (作者系中共万源市委书记)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