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芹
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往往自控能力比较差,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将日常生活与教学紧密结合,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生活常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将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情境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老师授课为主的教学现状,探索更适合现代化教学特点的高效模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小事密切联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1.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加减乘除法的学习与应用为主,包括简单、基础的数字运算,也包括复杂一些的应用题,但小学阶段的主要数学知识都与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与生活脱离关系,生活情境教学方式就是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直观性内容,通过老师转述给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小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考试中,最后的大题都会设置较难的应用题,主要考察小学生在本阶段学习“加减乘除”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离不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强化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高考试成绩。
3.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教育的艺术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发展特质和创新能力,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刚好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生动形象化,使学生乐于学习,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满足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找到自我突破的方向,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原则
1.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课堂设置。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进行合理备课和分类教学,在低年级与高年级教学上采用不同的生活情境模式。例如在一、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数字的感知与简单运算,教师应该设置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运算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基础运算。而在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融入抽象算数的概念,培養学生利用图形和实物相结合解题的能力。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小学生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运算难度由浅到深,由简单的加减法逐步向乘除法进行递增,再到加减法和乘除法相结合的混合运算。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由直观向复杂递增,先由简单的加减法解题到综合运算复杂模式,题目难度会越来越抽象化,答题步骤也会随之增多。数学知识难度的增长与年龄成正比,小学生处于低年级学习阶段时,思维理解能力都处于较弱的状态,教师需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物品和事物进行引导,使他们逐步了解课本理论知识,在高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除了联系生活实际以外,可以引用图表帮助学生更快速地解题,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逐步剖析、理解,进而变成自己的知识。
3.合理把握教学重难点知识方向。生活情境教学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备课的时候充分发挥生活实践的运用,迎合我国新课标改革政策,探究适用于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课堂策略。在设计课堂的同时,也要结合数学课本大纲要求,有步骤、系统性地抓住教学的难点和重点知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教学法的策略
1.合理创建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与小学数学知识联系非常密切,例如在低年级学习阶段,十指运算已经不能满足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时老师可以通过买东西的情景模拟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运算能力,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合理发挥学生与家长、同学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升学生实际运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将课本理论知识与房间地板面积、油桶的容量计算等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去解决这些问题,再进一步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种将生活情境搬到课堂上的形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把抽象难懂的概念生动形象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综上所述,在不同年龄的学习阶段,小学生的判断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有不同,教师在进行生活情境教学模式引用中,应该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其效率,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袁庄镇袁庄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