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飞勤
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好和差也将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具有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人一般占有表达先机,同时它又是各种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现。
从全国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城市学生总体要强于农村学生,乡镇中心小学总体优于村小和教学点的学生。现在农村小学课堂口语教育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口语教学目标一般难于实现。大多老师普遍说口语交际课难上,学生也没有什么兴趣,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就更难。老师如何引导的度很难把握,引导不到位学生就跑题偏题;引导过多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说出来的话千篇一律,偶尔有几个稍微胆大的学生,他们敢站起来说,但也是用些零碎的、肤浅的、没有个性的词语,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思想。其他不愿参与的学生,那情况更可想而知。当然,造成这种窘况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社會影响之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要承担重要责任。鉴于上述情况,笔者结合多年农村教学实践,尝试从以下几种途径改变这种不利现状。
一、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要提前进行预习,口语交际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提前准备好各种素材,那么学生就有话可说,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说的自信心,也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想说、爱说的良性循环,课堂效果自然和谐。
那么如何让学生提前准备呢?譬如:指导学生要认真倾听,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如何做到这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技术指导层面上要有一定的技巧。学生最基本的要做到“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如写作文一样,清楚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环境的变化。必要的时候,还要通过加重语气、重复、强调等方式提醒听者,有时候还要恰当使用关联词语,说明每一个事件的原因结果等关系。我们在理解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时,一定要等学生说完之后,教师才可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评论,切忌断章取义,否则会贻笑大方。
二、教学情境要贴近生活
教学情境主要是为落实教学目标而设定的。很显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境。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他们口语交际的内容,可谈谈留守儿童的话题,少看电视、手机等话题。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无穷的素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记录描述。因此,教师一定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容易让学生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这样,学生的口语交际才能入门,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提高农村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才有希望的曙光。
三、注重口语训练活动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要有语言表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除了专门开设口语课程外,还要在农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口语表达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感觉能够触发他们的思考。在进行口语训练时,那么学生说观点、谈想法就有话可说,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表达思维逻辑。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养成自觉评说的习惯,特别是对生活中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事情,敢于进行评说。
开展口语教学活动是有效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一种方式。由于学生大多好动,教师要抓住开展各种活动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教师要注重课堂内外的口语训练教学,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某些口语表达现象或问题,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重视交际的反思与评价
一堂完整的口语交际教学课程,要注重课堂反思和评价的有机结合。一般说来,在一场口语交际课之后,可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一活动中是怎么做的,如果是自己去说,又会怎样说等,再听听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明白自身的不足争取以后改正。无论是自我反思还是他人的评价,都不要停留在表面,尽量引导学生就交际过程中的表现来谈。帮助学生反思与评价口语交际,可采用自我提问的策略。在交际之后,教师应该提出一些问题:“你的听者知道你要表达的意思吗?”“你想说的东西说清了吗?” “你能否通过说话方式的转变加强交流?”“如果你是听者,你愿意接受这样的交流吗?”等,这些问题可有效地提示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
提高口语交际的途径有很多,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革新教学形式,切实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教师不仅要有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论知识,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通过口语教学,努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有效提升学生个人能力和素养,为他们以后学习和进入社会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馆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