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

2018-04-19 08:04
共产党员·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力文化产业总书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多次讲到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把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国际传播能力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比如,在总结思想文化建设成就中,提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在确定“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第一阶段任务目标时,明确“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重要目标之一;在对文化建设进行战略部署时,从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视域,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统揽党的十九大报告全篇,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现实需要,是对全党全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问题,对文化软实力有一系列独到、深刻、厚重、精彩的重要论述。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什么?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就是核心价值观,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于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和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其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功能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我们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必须使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走向世界。”“要注重软实力建设,把我国标准、规则、理念推出去,逐步形成一套带有中国印记的多边治理规则,扩大以我为主的全球伙伴关系网,提升我国在地区乃至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文化建设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事关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事关形成扭转软实力和硬实力“落差”战略主动,事关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关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着力落实到工作部署和实践中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践要求和现实路径。“形于中”,就是要抓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着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于外”,就是要以思想价值形态、文化交流形态、文化产业形态、规则标准形态、品牌名牌形态等,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在通往现代化的征程中,都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提高、相伴而行的过程。软实力被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所关注。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以及基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切不能量化而又切实存在的力量,包括国家软实力、地区(区域、地方)软实力、企业软实力、个人软实力。就国家软实力而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并以价值观、文化影响力、外交政策为要件。软实力概念有一个“热身”和“完善”过程。20世紀70年代,美国学者克莱因曾提出了有名的“国力方程”,把“战略目标”与“国民意志”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位美国学者斯拜克曼把民族同质性、社会综合程度、政治稳定性、国民士气都视为软力量,至今一些学者仍然喜欢运用软力量概念。英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库伯还认为,合法性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国内外公认的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首创软实力概念,并引发了对软实力的研究、应用与关注。他把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软实力是指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和参与国际机构的程度等,并概括为导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是一种同化式的实力—— 一个国家思想的吸引力和政治导向的能力。他的贡献在于明确了软实力的重要价值,将其提高到与传统的硬实力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指明“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但是在信息时代,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国家文化软实力受到党中央的关注,正式写入党的文件,软实力研究受到专家学者高度重视和社会普遍关注,这恰恰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特别是文化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实践上大力推进。这既是文化自信的支撑性内涵,又是文化自信的标志性体现;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性需求”。

对辽宁而言,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文化振兴不可或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聚焦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蓄水池”作用,不断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特别是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关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六大体系”深度对接,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奋力推动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化,从文化资源优势向具有文化核心竞争力优势转化,从整而不合、小而不大、散而不聚向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转变,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内聚新时代辽宁精神,外展辽宁新形象,着力建设文化强省。

列出文化项目清单。要与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相衔接,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足的干劲创新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梳理形成完善的优势文化资源清单,转化为项目清单。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释放现代金融的保障作用,依托文化人才的支撑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在文化产业中的贡献率,切实做足“文化+”的文章,推动“文化+生产性和生活性制造业(服务业)”“文化+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文化+城市化(城镇化、特色小镇)”“文化+特色农业”“文化+体育产业”“文化+金融”“文化+中医药”等多种业态的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列出文化市场负面清单。要与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相衔接,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渐建立并适时推出文化市场负面清单,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文化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规范文化市场门槛和市场竞争秩序,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发挥国有企业在推进文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列出公共文化服务清单。要与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相衔接,根据财力增收情况,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分行业建立文化服务清单,按规定引进和吸纳民营资本,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张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发展性的需求。

列出乡村文化振兴清单。要与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相衔接,把文化建设深度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纳入脱贫攻坚战,有计划有步骤有次序地建立乡村文化振兴清单,把文化扶贫、智力扶贫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重要内容,注重解决民族地区、落后地区多重发展落差,在实现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同时,推动城乡文化发展的协调和均衡。

列出文化旅游发展清单。要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相衔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绿色消费、文化消费,发挥消费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特别是把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纳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列出“走出去清单”。要与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相衔接,对充分体现中国元素、辽宁优势的文化企业、文化产品进行盘点,实施扶强战略,与“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进行有效对接,积极推动辽宁文化走出去。

围绕“六个清单”,要把拔尖人才、领军人物作为“第一资源”,把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作为“第一任务”,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投融资支持作为破解的“第一瓶颈”,把握和运用好四个支撑点。

把拔尖人才、领军人物作为“第一资源”。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形成制度性安排、政策性支撑,培养、造就和吸引、掌控一批拔尖人才、领军人物,包括高端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经营人才、投融资人才等。

把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作为“第一任务”。发展文化产业,要以战略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交叉性,需要若干能吃透“上头”和“下头”的高端智库。要按照新发展理念,根据自身实际,进行系统的战略性谋划。在文化事业方面,优先扶持落后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采取错位发展的扶强战略。按照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统筹布局、优化结构,面向世界、打造品牌的要求,坚决避免同质化,避免小、散、弱,务实地建设“国家队”“地方队”“境外队”。在存量上,培育一批小而精、大而强的文化企业;在增量上,涵养高起点的文化企业;在总体上,推进形成多业态、多模式、多层级的发展。

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双创”方兴未艾,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要“双轮驱动”,这是创新驱动战略在发展文化产业上的具体化。要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推动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多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新业态。當前,已经进入了创意为王、内容为王、软件为王的时代。著名学者金元浦指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当代信息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内容文化产业的高端融合。同样,文化产业只有与信息产业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内容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内容信息化,走新型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把投融资作为破解的“第一瓶颈”。要与金融改革同行,进一步加大文化领域投融资力度,从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上作出制度性安排。要建立权威的无形资产、文化项目评估机构,为投融资解决好前置性问题。要充分考虑文化企业特点,创新体制机制,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和项目。鼓励文化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除主板市场上市、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之外,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可“借壳上市”“捆绑上市”等。要用好“特殊股”管理办法,在规定范围内,利用好国际资本和社会资本,开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文化产业合作,为提高文化软实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产业总书记
软实力致胜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