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加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虽然我们很多人不习惯过这样的洋节,但是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一样有幽默搞笑的一面。古时候,愚弄人被称为戏谑,那时的戏谑水平不低噢,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展现了他们足智多谋、善于应变的能力。
据《南史·臧质传》载:公元450年11月,小名佛狸的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焘率领百万大军,进击刘宋北部重镇彭城(今徐州)。宋文帝刘义隆立即派辅国将军臧质领兵一万前去增援。拓跋焘见彭城久攻不下,于是绕城而过,南下渡过淮河,恰巧在淮河南岸的盱眙县东南与增援的臧质相遇。
第二年正月,浪漫气质的拓跋焘竟然派人向臧质索要美酒,这让本来就老谋深算、善于搞怪的臧质有机会发挥了。臧质派人给拓跋焘送去一个坛子。拓跋焘看到美酒送来了,十分高兴,哪知一打开盖,恶气冲天,竟然是尿。拓跋焘气得暴跳如雷,命令连夜在臧质驻守的盱眙城外筑起一道长墙,准备将城里的臧质和守军困死。同时,他给臧质送去一把刺刀和一把长剑以示警告,并附上了一封戏谑的信:“我派出的攻城部队都不是我们国家的人。城东北的是丁零人和匈奴人,城南的是氐人和羌人。如果丁零人死光了,可以减少并州的强盗;氐人、羌人死光了,可以减少关中的强盗。你若杀光他们对我们魏国大有好处。”
臧质“呵呵”了,回了一封信:“看了你的信后我已经非常了解你的奸诈。我奉命来消灭你,怎么能饶你一命,让你回桑干河享福呢?你如果幸运,当被乱兵所杀;你若不幸的话,就会被我们活捉,以铁链锁颈,放在驴子上,送到建康。现在春雨已经下起来了,我们的各路大军就要汇集。你只管专心攻城,千万别急着逃走。要是粮食不够请随時通知,我当开仓相赠。你送的刀剑已经收到,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打算让我用它来腰斩你?”
拓跋焘读完这封回信,气得浑身发抖。这边的臧质回信完后,又玩起了攻心战,他对北魏士兵发布文书,说:“告诉胡虏中的士子和平民百姓,佛狸给我的信上如此看待你们,你们本是中原的百姓,为什么要自求死路,怎么不知转祸为福?”并重申朝廷的悬赏,“砍下佛狸的人头,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万匹。”公元451年2月,拓跋焘用尽招术,也没能斗过足智多谋的臧质,不得不撤退。
隋代有个叫侯白的人,机锋辩捷,没有人能比过他。他从州举秀才到了京城做官后,更是展示了这方面的才华。《启颜录》中,记载了他大量的戏谑故事。
一天,侯白和越国公杨素并排着骑马说话,恰巧路旁有棵槐树已经枯死,杨素说:“侯秀才理道过人,能让此树复活吗?”侯白答道:“能。”杨素反问道:“你如何让它得活?”侯白说:“很简单,取槐树子悬挂到树枝上,它就会自己活了。”杨素问:“因何得活?”侯白说:“你没听《论语》中说:‘子在,回(与槐谐音)何敢死?”杨素大笑,暗自佩服他的机智过人。
侯白善于戏谑搞笑,杨素很喜欢他,常常留着他一起说笑,有时从早玩到晚才让他回家。一天,侯白总算陪完了杨素,刚出门准备回家,恰巧遇到了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杨玄感也喜欢听侯白说笑,就缠着他继续讲笑话。侯白为了脱身,就讲道: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外寻找食物,看到一只刺猬仰面躺在地上,以为是块肉,便想叼走它。忽然刺猬一卷身,刺住了老虎的鼻子,吓得老虎狂奔起来,一直跑到山里。老虎又困又累,不知不觉昏睡过去,刺猬于是放开老虎的鼻子走开了。老虎一觉醒来发现鼻子没刺了,十分开心。走到橡树下面,低头看见地上有一个带刺的橡果,赶紧侧身躲在一旁说:“今天早上曾碰见过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杨玄感听后哈哈大笑,赶紧放侯白走了。
谢铎,明代浙江黄岩人,因官至礼部右侍郎兼国子监祭酒,被尊称为“谢祭酒”。有一年元宵节,黄岩知县贴出告示,晓喻百姓:“今年元宵节要大闹花灯,家家户户都得张灯结彩,违者严究不贷。”正月十五上午,城北头一爿小卖炭铺还没有挂灯,捕快闯入铺中,将卖炭老倌一通臭骂,拳打脚踢,勒令黄昏前必须挂灯,不得延误。
正在卖炭倌凄惨大哭时,谢铎路过门口,就进店询问。老倌诉说了经过,谢铎说道:“不要哭了,我是纸扎匠,制灯之事,包在我身上好了,不要半个时辰,包你挂上。我这里还有一点钱,你快去买些大红纸和油烛来。”
老倌买来大红纸和油烛,却没有竹爿做灯壳。谢铎扫视了这间破烂的店堂,指着许多装过炭的空炭篰,说道:“你家现成的这么多灯壳,外面糊红纸,再用稻草绳作流苏。红色的灯,黄色的须,岂不很好看!”
不一会,一对奇怪的炭篰灯挂上了店门口。谢铎说:“这叫炭篰灯,唐宋以来就有的。你拿支毛笔来,我再在灯上题首诗,就更好看了!”很快谢铎写毕,上联是:纸糊炭篰,哪知我苦?何人取笑,你娘脚肚;下联是:元宵佳节,拳打脚踢,谁欺我婿,一两一记。落款是:国子祭酒谢铎。
黄昏时分,家家户户挂上了灯,照得街街巷巷一派通红。捕快们再次来巡查,看到这对怪灯,立刻火冒三丈。再诵读灯上的诗,又是骂人的,更是火上加油。捕快扯下一盏灯,将卖炭倌拉入衙门。知县一见这灯,也觉得好笑,再一念诗:“纸糊炭篰,哪知我苦?何人取笑,你娘脚肚。”不禁大怒,将卖炭倌打得惨叫不绝,却无供可招。知县突然想到,这盏灯仅是上联,定有下联,还有落款。
过了一会儿,捕快将另一盏灯也拿来呈上,知县仔细一瞧,落款是“国子祭酒谢铎”,顿时吓坏了。糟糕!此番误杖了谢祭酒的女婿,此罪难当啊!知县慌忙下堂,扶起卖炭倌,不住地赔礼道歉,还把捕快大骂一顿。
还是师爷有主见,贴近知事的耳朵,低声说:“不要紧,诗上已有价格‘一两一记,你把他打几下,就付给他几两银子,保管无事了。谢祭酒要敲你的竹杠,有什么法子呢?凭他的资格,这还只是和您开小玩笑呢!这叫作破财获福嘛,好事!好事!”不得已,知县只好携带银两,恭恭敬敬地把卖炭倌送回炭铺。
清代乾隆朝的和珅作为史上最大的贪官,不仅不得民心,也遭到了当时同僚们的戏谑和嘲弄,《清朝野史大观》就记载了这样的事情。
王杰是乾隆皇帝钦点的状元,官至乾隆、嘉庆两朝宰相。他与和珅共事时,对这个贪官极为不满,经常嘲弄他。有一天和坤在军机处,手拿水墨画轴,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王杰知道又是他收受人家贿赂的赃物,就嘲讽地说:“贪墨之风,以至于此!”因为和珅拿的是水墨画,王杰一语双关,和珅有火难发。还有一次,和珅故意抓住王杰的手仔细观看,然后以讽刺的口吻说:“状元宰相的手果然好!”王杰反应很快,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道:“我这手又不会要钱,有什么好的?”和珅自讨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