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超声预测全麻诱导后血压变异率的价值

2018-04-19 02:31刘珺谢斌龙燕黄桂明李以平
当代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低血压内径全麻

刘珺,谢斌,龙燕,黄桂明,李以平

(赣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赣州 341000)

超声多普勒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可靠性等特点,可动态、准确测量颈动脉相关指标[1]。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或形态学指标有助于预测机体血压状态,本研究旨在分析颈动脉超声在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4月择期全麻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年龄21~72岁,平均(43.62±7.15)岁,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61例,股骨切复内固定术39例,排除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入院后根据患者血压状况分为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禁食8 h,手术实施前,在右侧颈内动脉行静脉穿刺置管,静脉滴注平衡液,室温为25℃,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 mg/kg),密切观察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有创血压、心率(HR)、中心静脉压。给予面罩吸氧3~5 min,氧流量为3 L/min。缓慢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5 μg/kg),在1 min内推注完毕,后续推注依托咪酯(0.3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行麻醉诱导,将下颌托起后,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 L/min,呼吸频率为18~20次/分,呼吸比为 1∶2,petCO2为 35~38 mmHg,血氧饱和度为99%~100%,麻醉深度BIS值维持在30~60之间。

1.3检测指标和方法采用多功能监测仪检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HP2000型,探头频率为10 MHz)检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颈动脉内径值(CADIA值),具体包括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内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检查过程中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仰,使用超声探头(频率为10 MHz)对颈动脉进行探测。所有测量部位均进行3次,结果记录取平均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予以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采用ROC曲线对进行诊断价值评估的二分类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与正常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总数、性别比例、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2.2两组患者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与正常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HR、SBP、DBP、MAP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HR、SBP、DBP、MA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血压组患者诱导后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诱导后HR、SBP、DBP、MAP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x±s)Table 2 Comparison of hemodynamic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正常血压组诱导前比较,aP<0.05;与诱导前比较,bP<0.05;与正常血压组诱导后比较,cP<0.05

组别正常血压组(n=50)高血压组(n=50)MAP(mmHg)99.40±12.02 82.56±10.49b 116.98±17.03a 68.93±8.37bc时间诱导前诱导后诱导前诱导后HR(次/分)77.20±10.18 75.66±9.62b 83.05±12.34a 68.25±11.38bc SBP(mmHg)140.09±15.70 118.29±15.04b 161.10±20.41a 100.40±9.48bc DBP(mmHg)76.23±8.26 61.57±8.30b 85.27±11.05a 54.14±7.12bc

2.3两组患者诱导前后颈动脉内径变化比较与正常血压组患者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内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后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内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血压组患者诱导后比较,高血压组患者诱导后右颈总动脉内径、左颈总动脉内径、右颈内动脉内径、左颈内动脉内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诱导前后颈动脉内径变化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internal diameter before and after indu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表3 两组患者诱导前后颈动脉内径变化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hanges of carotid artery internal diameter before and after indu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注:与正常血压组诱导前比较,aP<0.05;与诱导前比较,bP<0.05;与正常血压组诱导后比较,cP<0.05

组别正常血压组(n=50)高血压组(n=50)左颈内动脉5.17±0.41 4.50±0.46b 6.09±0.67a 4.11±0.29bc时间诱导前诱导后诱导前诱导后右颈总动脉6.82±0.76 5.90±0.53b 7.58±0.69a 5.27±0.85bc左颈总动脉6.80±0.59 5.87±0.61b 7.55±0.92a 5.10±0.60bc右颈内动脉5.20±0.58 4.56±0.71b 6.14±0.70a 4.09±0.38bc

2.4两组患者MAP、HR、颈动脉内径的AUC及95%的可信区间正常血压组MAP灵敏度为50.5%,特异度50.0%;HR灵敏度为83.4%,特异度55.0%;右颈总动脉内径灵敏度为87.8%,特异度75.0%;左颈总动脉内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75.0%;右颈内动脉内径灵敏度为87.2%,特异度75.0%;左颈内动脉内径灵敏度为86.6%,特异度75.0%。高血压组MAP灵敏度为59.8%,特异度100.0%;HR灵敏度为88.6%,特异度80.0%;右颈总动脉内径灵敏度为77.2%,特异度100.0%;左颈总动脉内径灵敏度为78.5%,特异度100.0%;右颈内动脉内径灵敏度为77.9%,特异度100.0%;左颈内动脉内径灵敏度为79.0%,特异度100.0%,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MAP、HR、颈动脉内径的AUC及95%的可信区间Table 4 MAP,HR,AUC of carotid artery diameter and 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5两组患者MAP、HR、颈动脉内径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MAP与HR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与右颈总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与左颈总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与右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与左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与右颈总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与左颈总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与右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R与左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颈总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颈总动脉与右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颈总动脉与左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颈总动脉内径与右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颈总动脉内径与左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颈内动脉内径与左颈内动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全麻过程中出现的诱导期低血压经常发生于外科手术前麻醉过程中,外科手术前禁食、禁饮和灌肠等术前准备及患者本身存在病理性因素均可致使患者在全麻诱导后出现低血压反应[2]。倘若能在全麻诱导前能够预测诱导期出现低血压,进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心脑血管意外事件[3]。颈动脉可反应全身动脉血管病变的早期病情,其位置相对表浅,且较为固定,探查相对容易[4]。麻醉药物可对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也影响着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减弱各类神经内分泌的调控作用,加之所患疾病及外科手术前准备影响,在麻醉诱导期可出现相对或绝对血容量减少,致使出现诱导期低血压反应[5]。颈动脉超声检查能直接发现颈动脉血流状态,通过检测血管内径变化可有效评估血压变异[6-7]。有研究发现,随着高血压分级的逐渐增大,超声检测颈动脉内径值也随之逐渐增大,其与血压值呈正相关,其原因与血管局部压力增加后血管内皮刺激性扩张有关,当血管壁受到高压刺激后,血管弹性减弱,顺应性变差,血管腔逐渐增大[8-9]。采用ROC曲线分析高血压患者和正常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后出现的低血压反应的超声颈动脉检查各指标诊断界值,结果显示颈动脉内径各指标的AUC均超过0.7,提示超声颈动脉检查可预测正常血压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后的低血压反应。此外,对全麻诱导前后MAP、HR、颈动脉内径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各指标间呈正相关,其相关程度更高,进一步说明超声颈动脉检查预测全麻诱导后的低血压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在骨科手术诱导前更较正常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全麻诱导后的低血压反应。采用超声检测颈动脉内径可有效预测正常血压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出现的全麻诱导后的低血压反应,与正常血压患者相比较,超声检测颈动脉内径预测全麻诱导后低血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灵敏度低,其在预测全麻诱导后出现的低血压反应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1]卢艳明.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与老年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3(33):3073-3074.

[2]朱馥如,刘敬臣.液体治疗对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防治作用[J].微创医学,2010,5(2):153-156.

[3]周德祥,熊双宝,熊雄.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9):1291-1293.

[4]石丹,梁晓萍,韩泉水,等.高血压前期不同血压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8,29(7):1179-1180.

[5]骆永强,李友青,章春昱.不同剂量麻黄素预防全麻诱导低血压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4):318-320.

[6]许先进,董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8):665-667.

[7]岳定雄,胡忠诚,李琳,等.不同用药方法在喉罩全麻诱导期间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10):64-65.

[8]邹筱冬,梅克治,孙爱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相关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2):207-209.

[9]程晓君,许鹏,李平.高血压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09,15(24):99-100.

猜你喜欢
低血压内径全麻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