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冬季的梅岭是一个好去处。
寒冬时节,生长于梅岭古驿道两旁的数千株梅树,或成排,或成片,在凛冽的寒风与皑皑的霜雪中傲然绽放。寂寥的梅岭上,白梅与霜雪同色,红梅与绿树互映,整个山岭也因此而灵动俏丽起来。在纷至沓来的足音中,沉寂的古道开始喧闹,枯瘦的梅枝诗意盎然。
梅岭是我国四大探梅、赏梅的胜地之一,绵延千里的南岭是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其中的大庾岭又是珠江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海拔并不高的大庾岭阻隔了西伯利亚的寒流继续南下,使凛冽变得温柔,让狰狞成为温顺。当寒风在岭北徘徊时,岭南依旧暖如三春。气候的迥异让梅岭南北的梅花开放也有了先后,一岭之上,花期因此而不同,一般是南坡先开、北坡后放,探梅赏梅之人倘若余兴未了,可以分别踏上梅岭的南坡北坡,让次第绽放的各色梅花愉悦心情、快乐旅途。
纷扬的大雪落下后,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素白之中,百花皆蛰伏于眠,唯独梅花俏丽枝头笑傲寒风。站在梅岭的山顶,一眼望去,白与雪一色,红与白互映,是一幅绵延开去的美丽图画啊。梅岭位于南粤的最北端,因此寒冬季节多见雨雪,雨遇极寒而凝结成冰,冰裹梅花便成了冰梅,那满树的晶莹之态映着七彩阳光,独具一风骨。雪降梅岭不仅催得梅花更茂更盛,而且使梅花因为有了雪的飞舞而更具妩媚和灵性。冬季约上三五知己,揣着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梦想一路而上,踏着古道上未融的白雪,目之所及皆是一树树的银装素裹,让人分不清哪是雪哪是花;间或于洁白之中偶露一瓣粉红,禁不住满心的欢喜看了又看、喊了又喊、照了又照、笑了又笑,离去时依旧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
梅岭之梅之所以闻名,得益于一条延绵千年的古老驿道——梅关古道。这可不是一条简单的古道:南越王赵佗和他的五十万秦军曾经走过;十万户侯梅钅肙曾经走过;一代贤相张九龄曾经走过;禅宗六祖慧能曾经走过;文人武将宋之问、苏东坡、朱熹、文天祥、戚继光等人曾经走过;革命先驱康有为、孙中山、陈毅等人曾经走过……古道上的烽火已经远去,但动人的传说传奇还在流传;梅树旁的文人骚客已经远去,可他们的低吟浅唱还在诵读。不知有多少梅树站成了古道的沧海桑田,不知有多少梅花璀璨了古道的山山水水,才让梅岭的春夏秋冬至今依旧诗意盎然。
到梅岭看梅,不管是抱着怎样的心态,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那些梅是站在梅岭之上的千年尤物,它们从不以人喜而喜,也从不以物悲而悲,始终默默挺立在山坡,始终在霜雪中怒放。它喜极而放,是因了赏花之人的喜悦;它愤怒而开,是因了世事有太多不平。梅岭之梅是一种精神,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慷慨之士“结得梅花一笑缘”,浸淫了几多喜怒哀乐;也不知有多少志士仁人“零落成泥碾作尘”、丰盈了几多梅花精神。一岭之上的梅,有着梅钅肙的拓荒建业精神,有着张九龄的开拓进取精神,有着慧能的隐忍负重精神,有着苏东坡的豁达乐观精神,有着文天祥的视死如归精神,有着戚继光的抵抗外侮精神,有着康有为的改良改革精神,有着孙中山的天下大同精神,有着陈毅的坚韧不拔精神……
到梅岭看梅,不是看那“墙角数枝梅”,而是看那漫山遍野的“凌寒独自开”,置身其中,心灵立刻会有“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心应,大脑迅速想到的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洋洋洒洒、恣意飞扬,还有“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傲。在梅岭上走着看着,吟诵“疏影横斜水深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步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体味“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蕴,于寻寻觅觅中生出“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人生况味。梅岭之梅,包含了人生的全部哲理。
到梅岭看梅,徜徉山中,不觉之间就会沾染一身梅香。顺着千年古道,还可以走进一路之隔的钟鼓岩聆听钟之声、鼓之乐,还可以走进中站古城遗址去找寻梅钅肙拓荒的踪迹,还可以走进里东古墟大戏台去欣赏粤北采茶戏的清音雅韵,还可以走进珠玑古巷去翻阅粤人先祖的悲壮故事,还可以登上三影古塔去聆听塔铃穿越千载岁月的悠扬之声……最后停下匆匆的脚步,漫步小城品尝地方小吃,点上一盘南雄腊鸭,让独特的岭南风味久留于心,恒久回味。
到梅岭看梅,眼里看到的是梅,心中收获的却是梅的品格和精神;眼里赏到的是花,入心的却是梅花傲然冰雪的俏丽身姿。梅岭的梅沉静无言,梅岭的花冰清玉洁,但它给予人间的却是满身的梅香,却是念念不忘的“一路梅花一路诗”的美好记忆。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