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哪些经济、民生议题备受关注?当前,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的起点上对这些热点议题进行观察和解读,有助于我们找到洞察中国社会发展蓝图的关键密钥。
每年两会的重点和热点话题都少不了国有企业改革,今年自然也不例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心骨”,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牵动着国家经济的命脉,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与之相对应的,对于国有企业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早在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就已经明确,到2020年要形成一个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要更合理,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要明显增强。
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再次将“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放在深化改革的首要位置加以强调,提出了一系列鲜明的要求。例如,要制定出出资人监管的权责清单;要深化国企试点改革,赋予国企更多自主权;国企要持续瘦身健体,突出主业核心;要稳妥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要落实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制度等。提出这些细致的改革要求和措施的原因是国企改革的任务繁重而时间紧迫,同时是对国有经济更好发挥其职能,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经济承担的责任将越来越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已经提出,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并要求“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比例越来越大,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截止到2016年,平均每百名劳动人口要负担15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这个比例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上升。社会保障基金已经难以维系庞大的养老支出,划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势在必行。
过去人们总说“国有资产属于全体国民所有”这句话是一句空话,但现在这句话越来越成为现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肖亚庆在2017年两会期间就曾经透露,中央企业“划转了2563亿给社保基金”。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肖亚庆再次透露,今年将“先选择三家企业作为试点”,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时间节点的临近,划转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的制度化建设,离完成应该不远。
过去几年,我们欢欣鼓舞地看到了国有企业所作出的成就。例如主导了我国便捷发达的高速铁路网络的建设,打造了世界领先的载人航天技术和深海探测技术,取得了量子通信技术、大飞机制造技术等重大创新成果。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仍然不足,还是没有能够完全摆脱“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魔咒,国有资产监管在“管”与“放”之间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度”。国有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的同时,其行政属性还若隐若现,这使得资源配置的效率大打折扣。
如何让国有资产监管水平更上台阶,更好地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如何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如何发挥国有企业的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保障职能,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保驾护航。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过去国企改革一直宣扬要“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主要是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明确的权责体系,实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以激发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然而经过20多年的努力,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标。政企不分、所有权经营权不分的情况还是存在,并困扰着国企的发展。
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对国有企业改革在原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突破性地提出了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这一提法也被认为是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国有资产分为实物形态的企业和价值形态的资本。过去国有企业改革的主体一直着眼于企业本身,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着眼点,起码在大众看来已经部分转移到资本上。这一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是将过去改革推进的主体从国有企业自身,变为由国家层面主导推进的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基本完成公司化改革,但是“以管资本为主”的改革,到底怎么改,还没有看到清晰做法。
“管资本为主”目前还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具体做法究竟是怎样,大众还不甚清楚。从两会上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的情况来看,“管资本为主”主要还是就监管角度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监管方从资产拥有者到资本出资人角色的转变,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资本化可以更加灵活,同时权责可以更加明确。可以说是“抓大放小”,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原则之上,给予企业更多的自由。
从出资人权利责任的角度来管理企业,资本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现代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如同公司中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团队的分离,这显然有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活力。资本化改革也有成例,如我国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就已经基本实现了资本化改革。未来在一些竞争性、商业化领域逐步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从而实现从管资产向管资本的过渡,或许是国企改革的一大趋势。
资本化改革的另一好處在于,随着我国经济继续扩大开放,国有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是大势所趋。完成资本化改革,监管从管企业到以管资本为主,更加适用国际资本市场的惯例,更能够被国际资本市场所接受,从而帮助国有企业更好的“走出去”,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去。
“三点半现象”背后的高质量教育诉求
文/杜娟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报
随着 “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三点半现象”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热议。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送出了厚实的红包: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点半现象”不是一托了事
当前,由于中国家庭中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非常高,夫妻双方都参加工作的情况很普遍,学生课后谁来管的问题十分突出,而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还远未建立起来。为解决“课后三点半”问题,2017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其目的是“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努力解决‘三点半难题,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近年来,不少地方早已针对学生放学后无人监管问题采取了相关措施,比如放学后参加学校的“在校看护”“课后班”。上海去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课后托管措施,受到了不少家长的关注。实施一段时间后,有的家长的烦恼依然没有彻底解决,“一开始就是自己看看书,或者画画。但是一直都是这样,孩子没什么收获”。有的则是一开始就没有报名参加:“反正也不是学东西,又没有老师辅导功课。爷爷奶奶接送也是一样的。”有家长甚至有感于这段时间不能浪费掉了,仍然会考虑报名校外的一些培训班和辅导班“让孩子抓紧时间多学一点东西”。
在把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教育发展核心价值取向的今天,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和教育的期待,已经远远超过了“把孩子托管起来就可以”的阶段了。父母所关心的托管问题包含着他们对放学后学生时间有效利用的期待,即不但要解决孩子的托管问题,同时也需要保障有质量的教育。这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帶来了一个新的课题。
课后托管问题背后的教育需求
放学后监管问题所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涉及托管的安全问题,课后学习辅导问题、校外培训形式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教师待遇问题等。为此,目前有25个省已经下发了通知,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措施,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摸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上海规定中小学校后服务要做到百分之百全覆盖,服务的时间是3点半到5点;北京规定3点到5点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900元;南京探索弹性离校时间;广西利用社区资源解决托管问题。这四种模式各有所长。
解决“三点半现象”应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招。
课后托管不仅仅是一个单一性的政策问题,还涉及我们国家课后托管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笔者认为,解决学生放学后的托管问题,应该根据国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在确保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宗旨下,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对政策措施。
首先,尽快考虑进一步完善放学后托管问题的相关政策。通过相应规范措施的细化完善,政策实施标准的制定,以及建立放学后托管的检查监督体系,保障学生课后托管安全、规范、有序进行。其中涉及安全保障、人员安排和后勤保障,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以及相关其他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配合。课后托管,在学校方面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有必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和提高教师素质,同时在福利待遇上,给参与课后托管的老师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二,借助联合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优势,通过与校外正规机构、社会团体的合作,对放学后的学生进行看护、作业辅导、文体活动,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拓展项目,并制定相关收费标准。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在谈到学前教育时表示,要千方百计增加或者是拓展学前教育的资源供给,要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其实,这也同样适用于放学后的托管工作的推进。
第三,规范校外辅导班和晚托机构,对校外培训机构完善监管,加强资质审核。对合格的培训机构办理准入证,取消一批资质不合格或无资质、存在安全隐患的培训机构,同时对学生和家长加以科学引导,避免学生课外培训负重过重。
第四,及时对各地区的放学后托管政策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尤其是课后托管的内容,具体怎么托?管什么?目前,课后托管主要内容还是安全看护、学生自己看书做作业。怎样在放学后的这一两个小时中,让孩子展开轻松快乐又有意义的活动?以哪些形式展开?这些问题亟待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思考。
还有,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积极寻求路径,解决“三点半现象”的同时,作为家长也应该端正教育思路。托管解决的是孩子放学后父母还未下班这段尴尬的时间,家长不应该为了“填满”孩子的放学后时间,而不断给孩子加码“补课”,导致孩子课外学习负担过重。总之,避免形成“竞争式教育”心态,不要以过度的课外培训取代课后托管。
信用深化是信用制度的灵魂
文/李桂花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信用制度建设成为本次两会的一个热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信用制度建设成为近年来不断被提起的话题,是当前信用问题非常突出所致。从最初的“杀熟”“三角债”,到后来的假冒商标、伪劣商品,再到后来的毒奶粉、毒大米、传销、网络平台诈骗等,信用问题不断突破底线、蔓延到更深的领域,成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瓶颈,成为经济转型的痛点,也就成了热点。
另一方面,尽管全社会关注多年,但是并没有解决的力度。这是因为腐败的毒瘤压迫着国家社会经济的神经,其他一切都是治标不治本。如今,在十八大以来反腐“风暴”的作用下,稳定的社会预期逐渐形成。就好比世界杯足球赛,作为制定游戏规则和监管的裁判员们清明了,全社会才有能力和信心去关注运动员们的信用问题。
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国企的规范
在顶层设计清晰后,关键是制度建设。当前关于信用制度的建设,很多人关注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还有人提出立法是基础。我认为,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关键的,信用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
当前,障碍主要在哪里呢?显然在于国企的规范。
我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是社会经济的支柱。当前,出于效率和公平的双重原因,在国企改革上推出了混合所有制,但是,产权性质和民企仍旧是有本质差别的。而国企行为与市场经济法则的兼容和规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关键。
由于国企与政府的特殊关系,在借贷、招投标、诉讼等各个方面往往体现出特权。但是,只要这种特权不能被有效规范,就会产生运动员等级身份的问题,裁判执法自然难以做到公允。补救之道在于制度保障,比如建立专门的国企信用监察机制,严格规范国企的行为,将信用行为作为国企法人代表业绩的重要考核指标,等等。
国企的信用行为规范了,对民企是一个好的警示和带动,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公民信用普及和培训。
社会信用共识是信用制度建设的灵魂
根据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如果說实施是制度建设的关键,那么“共有信念”或“意识形态”就是制度的基本内涵,或者说灵魂。如果社会的信用意识不达成共识,任何法律都很难落地,破除障碍会受到无形的阻力。如何形成“社会信用共识”呢?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命题。
信用行为,可以用法律来规范;失信行为,也可以用媒体和平台来曝光。但是,信用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从经济学角度,一方面是增加失信的成本,比如通过法律制约、信用记录等等;另一方面,是增加守信的激励,比如舆论、考核等。
但这只是辅助作用。因为出于利益动机,一个人可能处处守信,但不代表他本质上是有信用的。例如,出于怕被法律惩罚的风险意识,一个人从来不酒后开车,但这不代表他是负责任的和自律的。一旦有法律空子可钻,就可能出现投机行为。
当然,这是任何一个社会制度无法完全避免的,因为这涉及的是一个人性的规范的问题。不过,可以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作用,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深化信用共识
信用共识达成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打破平衡态的循环累积增长的过程。
在中国的汉、唐、清等很多朝代的早期,都是形成了一定社会信用共识,现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能够迅速崛起也是曾经达成了一定的社会信用共识。但是,往往都难以持久,最终走向了封闭和落后。究其原因,在于共识没有深化,而是在一个平衡态稳定后固化成了僵化的制度。
制度不进则退,不能持续打破平衡态,就会被历史淘汰。因为人口、技术、思想是变动的、演化的,如果制度(包括共有信念)不能持续突破,就会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瓶颈。
因此,不断深化信用共识,本身就是经济体循环累积增长的一个必要部分,也是基础,或者说原动力。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