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张云峰 本报记者 李司坤
民进党当局17日宣布已对大陆售台5项钢铁产品展开反补贴与反倾销调查。有舆论认为,台湾“带枪投诚”美国,最后只会引火烧身。《中国时报》称,大陆和美国都是台湾重要的贸易伙伴,蔡当局如果连经贸都要选边站的话,不但台湾经济会直接受到冲击,全体民众的生活可能都会受到连累,“贸易去中”政策绝对不可行。
针对性相当明显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7日报道,台湾“财政部”公告称,对从中国大陆进口的特定镀锌及锌合金扁轧钢品、碳钢钢板和不锈钢冷轧钢品目前已课征反倾销税,因此仅进行反补贴调查;同时对不锈钢热轧钢品及特定碳钢冷轧钢品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关务署副署长”谢铃媛称,美国根据贸易扩张法调高钢铁产品输美关税税率25%,台湾未在首波豁免名单;欧盟也对26项钢铁产品展开防卫措施调查。为避免大陆将其钢铁制品“倾销”台湾,借以消化产能,并损及台湾业者利益,且为争取台湾输美钢铁产品获得关税豁免,台“经济部”与相关部门开会后,认为对大陆钢铁产品确有发动双反调查的必要。
台湾“中央社”17日称,“财政部”已请“经济部”就大陆5项钢铁制品对台湾产业造成的损害进行调查。而反补贴与反倾销要成立,必须符合三个要件:首先是确定大陆对相关产品确有补贴或倾销事实;其次是确实对台湾业者造成损害;最后是补贴与倾销及损害间存在因果关系。
利用中美贸易摩擦“搞事情”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大陆钢铁产品出口对象中,台湾前十都未进入。“经济部长”沈荣津4月初透露,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钢品金额约18亿美元,部分业者使用大陆原料,制成螺丝等产品再输美,替代原料会以岛内厂商优先。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17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称,蔡英文当局本身就想减弱两岸之间的联系,包括推行“新南向”都是为了摆脱对大陆市场的依赖,同时考虑寻求与美日更牢地绑在一起,所以在美国对大陆钢铁产品征收25%的关税后也随之起舞,无疑有讨好美国的考虑。
针对台湾瞄准大陆钢铁的举动,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日前曾回应说,反对任何企图限缩两岸经济合作、牺牲两岸同胞共同利益的行为,“任何人想阻挡两岸经济合作的步伐,都是做不到的”。分析认为,启动双反调查暴露了台当局妄图借中美贸易摩擦“搞事情”的心理。“中央社”10日披露,在大陆和美国为贸易问题双双把对方告上世贸组织时,台湾要求以第三方身份参与美国就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对大陆的申诉。
“贸易去中”得不偿失
台湾误以为在中美的博弈中可以“坐收渔利”,这完全是一种错觉。上海社科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17日对《环球时报》说,在目前两岸关系如此冷淡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一定会给两岸关系造成更大伤害。一旦问题尖锐,大陆采取反制措施,或造成冲突,它所引发的问题一定是台湾不能承受的。
《中国时报》称,美国和大陆是全世界贸易量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当这两者出现贸易战时,其他地区很难不被波及,其中台湾地位最尴尬。因为大陆和美国是台湾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去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和进口金额为1302亿及516亿美元,占台湾出进口的比例为41%和19.9%;而台湾对美国出进口金额为369亿和302亿美元, 占 11.6%和11.7%。照理说,台湾本来可以和美国就钢铁一事进行协商,结果却希望以减少台湾销美钢铁产品中的“大陆含量”,说服美国把台湾列入豁免名单。而这种做法只能达成一个效果,就是告诉美国“我是和你站在同一边的,你应该把我列入豁免名单中”,“不过,输诚(献出诚心)究竟对美国有何好处?美国是否接受?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已经看到后遗症”。《中国时报》质问道,大陆市场占台湾出口的41%,美国只占11.6%,我们拿较大的市场去换取较小市场,划算吗?其次,台湾钢铁制品不是只出口到美国,如果任意限制自大陆进口钢材和原科,势必提高台湾钢铁制品的成本,降低台湾产品出口的竞争力。更严重的是,台湾为了满足美国而任意限制大陆商品,如大陆也限制台湾对大陆出口,台湾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