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晖
近年来,关于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讨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本文就农村学校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的初步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就有关因素进行探讨,供语文教育工作者参考。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是以2016年度下学期在校学习的农村学校学生为对象。根据本区校点的实际情况,从十所农村学校的七个班334名学生作文中观察了解学生用字、用词、造句以及标点符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因地域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教学班随机抽取序号,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12月。七年级一班26人,记叙文《这个人我不喜欢》;二班25人,记叙文《一个对我有影响的人》。八年级一班35人,说明文《我的母校》和议论文《谈学习》;二班31人,记叙文《放学之后》。九年级一班21人,以男孩和女孩为话题写一篇习作;二班25人,议论文《论自信》。教学点以记叙文为主,题目《快乐的一天》和《我的一天》。
三、调查结果
1.用字不规范问题特别严重,表现为错别字数量大,出错人数多。其特点是别字相当多,占错别字总数的89.5%,错字占总数的10.5%,别字中同音替代型占错别字总数71.8%,有90多个其他的简化字、不规范字。不属同音型替代的别字占17.3%,错别字所替代的本字都是最常规、最常用的字,如吃、得、不、坐、道、再等。
2.句子表达的毛病包括用词不当和句法毛病。用词不当中,不理解词的习惯用法的情况最多,最突出的是词的适用对象和搭配关系上的错误。句法毛病主要有词性混用、成分残缺、名词错用、句式杂糅、歧义、随便组合等。
3.标点符号的运用,问题很多,按严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如下:①顿号、逗号、句号不分,都用点表示。②逗号和句号混用。③停顿混乱,该停顿处无标点,不该停顿处却标个逗号或句号。④引号乱用,该用时不用,心理活动加引号,引号落掉后半边,引号写在方格中间,见说就加冒号和引号。⑤见疑问词使用问号,不管有无疑问意思。⑥叹号滥用,绝大部分学生是该用叹号而没用。
4.在调查上述的项目中,总体上看不出犯错误与男女性别有什么联系,有的班级男生比女生错得多,有的班级却正好相反,男女生差异不是十分明显。
5.学校之间差异明显。薄弱校与九年制学校相比,出错人数更多,错别字、病句总数更大,出错人的错误率更高。
四、讨论与分析
1.写错别字的原因:学生没能正确掌握汉字的音、形、义。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只注意了字音,忽视了字的形和义,说明在汉字教学中没有注意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汉字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表意因素的符号体系来记录语素的,与表音文字截然不同。目前,小学识字教学采用的是“注音识字”方法,其优点是绕开难写难认汉字,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只重字音,不重字形。初中语文教材涉及了汉字造字规律,但作为一项语文常识,而不是识字的门径。由于忽视汉字的表意特点,出现同音替代字。另外一方面是师生对习作写字的重视程度不够。
2.作文中词不达意、思路不清、结构混乱等问题出现不少,用词不当反映出:学生掌握的词汇有限,对词义和用法不够了解。句法上的毛病是对书面语的句法规则掌握不够,如句子成分残缺。
3.对标点重视不够是标点出问题的主要原因。课堂中因时间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对标点知识讲得较少,课后练习往往忽略这一问题,而习作中又很少纠错标点,由于平时不够重视,学生逗号、句号混用严重,对句号、叹号、引号用法不清楚,用起来随意性更大。
4.在文体与句子表达上对比,不同出错现象令人意外。或许与抽样文的体裁有关,或许抽取的班级语文水平在本质上有差异。
5.因是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积累的素材相对较少。因此,习作内容空洞、干瘪、有骨无肉。缺乏一定的韵味和情调,缺少感染力。教学点问题最严重,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水平低下。
五、建议
为了改变现状,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针对农村学校学生的实际提以下几点建议:
1.联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实际情况,各校重视抓学生语法的教学。
2.平时课堂教学中,应涉及标点的有关知识,对标点符号的应用重点辅导,并注意课后巩固。
3.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增加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量,积累好词佳句,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4.在学生写作上多加指导,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特别教给学生推敲词语的方法,教会学生修改习作。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火神庙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