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邮政敦豪集团旗下品牌DHL与埃森哲近期联合发布了《DHL全球贸易晴雨表》(以下简称“《晴雨表》”)。这是DHL对大数据应用的一次尝试。《晴雨表》以中国、韩国、德国、印度、日本、英国和美国这七大经济体为样本,分析其进出口数据,以预测未来3个月内的贸易指标。物流公司天然具备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但如何应用现有的数据是个难题。DHL全球货运亚太区行政总裁梁启元认为,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是将数据拆分到极致,并理解每一个细分数据对整体的影响。在物流行业,面对客户不断更新的要求,主动加速是最有效的应对方法。
L:第一,每一家公司供应链的变化很快,而且频率很高。以往的供应链在过去很多年间都是差不多的,现在一年都要看几次,看看供应链的变化需要怎么提升、改变,以配合生产。跟客户面临的竞争环境也有关,因为大环境竞争激烈了,一些供应商会想要提高效率和控制成本,很多以前不会考虑的,现在都会考虑到。此外,供应链涵盖的面积可能大很多,比如一些比较偏远的供应商,以前可能不懂市场,但是现在因为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它们接触到了过去没有办法接触的信息。这些客户的供应链需求和物流的需求变化更多,也更复杂,相应地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第二,有许多外来因素改变了供应链,包括人为因素,比如罢工、国家政策、国际贸易、竞争等等,甚至天气的原因,下雪飞机不能飞,或者港口出现情况等等很多不同的外在因素。有很多突发状况,在物流上反应得最多,也最复杂。信息时代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比如系统被黑客攻击,致使整个运作都停顿下来。这些是以前没法想象的,但是现在都会发生。一次停顿,就会使整个供应链断裂,需要马上实施后补计划。这些情况比过往增加很多,客户对我们的要求自然会提高很多。
L:中国的物流发展在过去20年的成长速度非常可观。我在其他地区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成长速度,好像是一个奇迹。根据《晴雨表》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相较其他6个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指数值最低,但前景依然乐观。中国的出口,特别是消费品、机械零部件和化学品制品,将成为中国贸易近期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拉动中国空运量的持续增长。但由于中国对工业原材料的需求下降,中国的海运贸易正在失去增长动力。此外,物流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我们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中国还没有提出“一带一路”倡议,那时候我们还是用卡车、货车把货物运送到东盟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提出后,铁路沿线的国家物流运输高效便捷了许多。政策给我们的机遇远远比挑戰多。
L:可以分为几方面。首先是供应链的变化,频密度和附加性在未来会不断增长。很多以往经验告诉我们的东西,可能会变得不可预测,有很多没有想象到的东西在未来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在供应链跟物流行业方面,对于提前准备、快速反应方面的要求,会在未来的3到5年不断增加。第二,我个人认为是技术方面的进步。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仓库已经开始了机器人的应用,这在3年前是根本没有的。未来技术和科技会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应用有所增加。不仅是机器人,还有数据分析模型,在未来3到5年的使用率会更高,涵盖的层面也会更多。第三,未来整个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可能会不断地发生变化,DHL总部跟科创中心有很多科学家、数学家。像很多传统行业,比如制造业现在对于IT人才的需求增加了,汽车生产商以往生产的是车,现在生产的是一台可以走的电脑,是软件与硬件的结合,而不单单是一部车。物流行业也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因此对于人才的经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会有所增加和调整。(采访:郑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