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颂
循序漸进
帮朋友校对一本书稿时,看到一个故事。有位农民特别爱喝酒。一天,老婆叫他去刨地,他说得给点酒。知夫莫如妻。老婆取出一瓶酒,递给他时,觉得多了点儿,又将这瓶酒倒出了大约二两,交到他手里。
这位老兄怀揣着酒瓶上了山。刨地前,他先喝上两口,然后将酒瓶用力往前一扔,举起镢头,眼盯酒瓶,动作麻利地开始忙活。待刨到酒瓶处,再喝上两口,歇息一会儿,又将酒瓶用力往前一扔,动作麻利地往前赶。到达酒瓶处后,还是先喝上两口,歇息一会儿,第三次将酒瓶子扔出老远……转眼到了晌午,老婆看丈夫刨地还没回来,干脆做好了饭,将早上留下的二两酒捎上,给丈夫把饭送到山上去。谁知一到地头,老婆气得七窍生烟。丈夫非但没完成任务,还躺在地里呼呼大睡。老婆拽着他的耳朵将他唤醒,问:“怎么剩下这么一块地不刨到头,就睡觉了?”丈夫答道:“唉,还差二两酒啊!”原来,这位老兄在刨到离地头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发现酒没了,扔酒瓶也没用了,身子一下子瘫软到地上。老婆一看这个情景,赶快将那二两酒拿出来,放到地头上。丈夫一见前方有酒,呼地蹿起来,抡起镢头,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到了地头。迫不及待地拿起酒瓶,一仰脖,二两酒就全倒进了肚里。
这位老兄虽然嗜酒,但他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人干什么事情,都得有个指望或目标。有了指望,就有了盼头,就有了动力。而失去了目标,就失去了动力,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
最近读了贾平凹的长篇散文《我是农民》。有一个细节发人深思。贾平凹与父亲、弟弟上山砍柴,返回时,要先在河滩里走十里路,再爬上河边的半坡。那是砍柴人最头痛的一段路。“因为一边靠坡一边临河,沿途有固定歇脚的地方,走不到每一歇脚地,你是无法停下来的。歇脚地与歇脚地的距离是砍柴人久而久之形成的,是人负重能力的极限点。” 平凹与弟弟因为力气小,未等走到就坚持不了了,但坚持不了也得坚持,“我咬着牙,默数着数字往歇脚地赶”。许多人在知道了贾平凹早期的生存环境后,惊讶于他的坚忍和执着,说他是真正的男子汉。贾平凹笑着说:“这有什么呢?我在小时候走过无数的歇脚地呀!”
人生在跋涉的途中,都要有一个个的目标,都需要一个个的歇脚地。一马平川的大道走到底,其实是不可能的。正如爬山,再陡的山也有曲折,有坡度。曲折和坡度就是一种缓冲、一种暂停、一个歇脚地。我们要做的,是克服一个困难,征服一个高度,到达一个目标。歇一歇,再往下一个目标前进。困难的渐次克服,高度的渐次征服,最终就会成就辉煌绚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