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于粉娟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在中西方的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观,是现今国际先进的教育方法。关注点放在学生“学到了什么”,学校、教师“教了什么”。其理念是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促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从重视资源投入转变为重视学生学习成果,以使人人都能学会。这正符和我国的职业教育观,即通过培养学生的“C语言”算法设计能力和编程实现能力,促进学生并发展求解工程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
“C语言”课程程序设计概念和语法细节多,如果采用传统章节式教学方法,学习过程枯燥,学生普遍感觉抽象。而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实施 “精讲狠练,贯穿项目,适时适量的引入微课教学模式” 进行脚踏实地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做中学,同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课程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项目开发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编程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获得了成果的体验,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升。
随着招生政策的改变,单招学生占到50%,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文理兼收,即使参加高考录取来的学生,高职的录取分数线也都很低。C语言也有它的特点,再按照传统的章节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更不利于工程思想的培养,学生学到的东西也难以和企业对接,就业难以保证。
对于学生而言,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全新类型的课程。编写代码必须严格遵守语法规则,又要考虑逻辑关系。尤其挫败初学者学习信心的是:比如语句漏写了分号,编译器会在其他没有错误的地方报告很多错误信息,使其无法排错;比如变量没有初始化,问题严重,但编译器却报个告警,致使程序运行时,时对时错。这对于没有经验的初学者感觉很无奈,这使得很多没有耐心的学生就没兴趣学下去。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一般都采用2节多媒体的理论教学加2节的机房练习。理论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师往往注重语法规则的细抠和细讲,学生在听讲时难以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各章节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从而逐渐对这门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更重要的是在多媒体教室学生听到老师的满堂讲,尤其对指针的讲解时引入地址、内存储器学生就听不下去了。从而对这门课产生畏惧心理。
课程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同时也要有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而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教师须“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结构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发掘学生的个人价值和潜力。而C语言是一个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很强操作性的要求。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接就业岗位变化,进行C语言项目设置。作为成果导向教学的关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以问题设计算法、以算法带出程序的策略,加强设计环节、多淡化语法细节。要以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要由“灌输课堂”转变为“对话课堂”,实现课程改革、课堂改造、方法改变。同时,教学应该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巧妙地将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到项目教学当中。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生的编程训练,要按照“模仿程序、改写相关程序、进一步学会编写程序”的方式,通过程序跟踪、程序改错、自由设计等类型的训练,激发学生编程的兴趣和成就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协作—问题讨论—难点分析(教师参与)—完成任务—提交任务完成清单,完后师生共同评价该任务。
成果导向教育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C语言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模仿实练,体验式等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所参与学生都有成就感,也保护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推行“精讲狠练,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构建做、学、教一体的教学环境,学校有专门的项目化课表和专用机房。取缔了一次机房一次多媒体教室的传统章节式的教学,实现“做、学、教一体”的机房教学。按照项目对学生分组进行,并把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层次化教学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形成立体化教学体系。同时在精讲时突出循环、数组、指针、地址、存储器、函数、结构等重要知识点。
互联网上的在线课堂可以说都是优秀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自己掌控学习的节奏,这样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课程。但是面对现在高职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观看超过15分钟,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了,时间再才长点甚至于就放弃观看了。但是现在的学生都是信息化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善于接受网络。那么我们的老师可以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机房适时适量的引入网络教学,最好教师自己通过观摩好的网络教学,设计符合本校特色的微课教学,让学生爱学,乐学。这样观看自己老师录制的微课,一则可以掌控学习的内容、时间、进度和节奏,可以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再则,看自己老师的微课,学生不容易分散注意力,感觉和老师有上课的情景感,同时能随时在课上课下及时的有针对性的交流学习。
为了使学生“爱学”,采用任务引领,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其“会学”,引入程序调试的机房实践教学,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并逐一更正问题,在此过程中,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使其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为了使一部分尖子生“博学”,尽量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为其搭建多功能网络教学平台,为后续大赛提供准备,同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攀登知识高峰的愉悦感,如果在大赛中取得名次,也能带动身边其他同学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机试成绩占40%,主要考核基本概念、阅读程序、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算法设计等内容。一周的实训占20%,包括系统实现和实验报告(其中实验报告,要求必须画有相应的流程图,描述程序结果和加强关键算法的培养、程序代码及注释、测试数据及结果分析、记录问题、总结心得。)平时的考勤10%、作业10%、课内实验20%。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是检验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成果的一种形式,是促进校企合作的桥梁,技能竞赛充分发挥了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调动了高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大赛。凡是参加大赛获得省赛的同学在这门课期末考试时都可以免试,成绩计为85分;也可以参加期末考试,高于85分,按实际分数计;如果低于85分,按照85分计,其次还有物质奖励,及优先评优等政策,这就从制度层面上给予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清晰明确的学习成果蓝图,并为学生成功创造机会与环境。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才能,倡导人人皆能成功,学习应基于合作而不是竞争,教学效果评价改革既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也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更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