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刘柏龄教授的补肾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18-04-17 08:59潘贵超赵长伟赵文海通讯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34期
关键词:通督腿部麻木

潘贵超 赵长伟 赵文海(通讯作者)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1

130000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吉林长春2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腰痛”范畴,为临床中最常见的腰腿疼痛病因之一,多因腰椎的纤维环出现破裂,或退行性变导致髓核向椎管内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腰腿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此病的发病率占骨科门诊的约80%左右[1],且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诸病源候论》记载:“肾经虚损,风冷乘之,故腰痛也”,本病病位主要在肾,故刘老认为治疗上应以调理肾脏为主,2016年1月-2017年12月运用刘柏龄教授的补肾通督法,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进行分析,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38~65岁;平均(45±3.86)岁,病程2个月~5年。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诊断标准而制定。诊断标准:①大部分患者有外伤史,疼痛均易发于下腰部,并伴有下肢放射痛;腰部可触及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阳性;受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肌力以及腱反射改变。②X线片:腰椎生理曲度消失或脊柱侧凸,椎体边缘增生;CT或MRI可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程度与部位。③中医辨证标准(肾虚夹瘀):腰痛绵绵,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剧而不能转侧,手足不温,尿急、畏冷、自汗,舌质红,或淡红,脉沉细无力。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其他原发病、伴有骨折或脱位、恶性肿瘤、结核等患者;无法坚持持续治疗、影响疗效判定等因素的患者不在观察之列。

治疗方法:主要采用补肾通督壮腰的方法,给予刘柏龄教授经验方(由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饮片药房提供),组方药物:熟地黄30 g,鹿角霜20 g,肉苁蓉15 g,仙灵脾15 g,熟附片10 g,山茱萸20 g,枸杞果15 g,鸡血藤20 g,骨碎补15 g,川杜仲20 g,紫丹参15 g,淮山药15 g,广陈皮15 g,上药水煎,取汁300 mL,150 mL/d,2次口服。连续服用1个月,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部负重及适当进行腰腿部锻炼。

临床疗效评定: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标准,根据疼痛、麻木、体征、日常活动进行疗效评分。疼痛程度的评分(VAS评分)。患者根据疼痛情况选择相对应的刻度位置,进行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价,见表1。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计算方式采取尼莫地平法[2]。①临床痊愈: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消失,积分≥95%;②显效: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积分减少≥70%;③好转: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改善,积分减少≥30%;④无效:腰腿部疼痛、麻木等症状、体征未改善,积分减少<30%。

结 果

本组60例患者,均按照疗程完成治疗,根据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显示治愈 8 例(15.00%),显效 18 例(30.00%),有效 29 例(48.33%),无效 5 例(6.67%)。总有效率93.43%。治疗前后症状的评分比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见表2。

表1 临床疗效评定

表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疗效比较(±s)

注:治疗前后症状比较,★P<0.05。

症状治疗前治疗后腰痛 5.34±1.18 2.53±3.02★下肢痛及麻木 2.36±1.21 0.55±1.50★日常生活能力 7.85±2.52 2.01±2.97★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3],在反复长期的不良剂型符合与创伤作用下,导致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突出,而发生炎性刺激、免疫反应,最终引起疼痛等一系列症状。椎间盘主要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终板构成,其物质基础是细胞、富含蛋白多糖、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及水等。郑启新等学者研究结果[4],在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过程中,最早发生变化的是髓核组织,主要是髓核细胞减少和胶原纤维断裂,随着年龄不断增加,退行性变逐渐加重。中医中虽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名,但对于此病早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如“腰痛”“痹证”“痿证”等,《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中所述:“腰者,肾之腑,转摇不能,肾将惫矣”,从脏腑方面阐明了肾与腰之间的关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本病主要由于肾虚不能濡养筋骨,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凝滞于筋骨,闭阻经络,或外伤、劳损过度,导致筋脉受损,经络瘀阻,不通则痛而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很多,如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牵引、理论以及自我功能锻炼,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式。刘老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针对肾虚夹瘀型患者,采取补肾通督法中药方进行治疗,其方用熟地黄为君药,以其甘温滋肾以添精,此本阴阳互根,于阴中求阳之意;鹿角霜、仙灵脾、肉苁蓉、熟附子温补肾阳而祛寒,山茱萸、枸杞子之养肝血,助君药滋肾养肝,鸡血藤、紫丹参通经活络而住痛,杜仲、骨碎补补肝肾壮筋骨,淮山药、广陈皮之补中养脾,以辅佐君药,发挥其补肝肾,养脾胃、通经活络之力。在治疗过程中,益以参术之补元气,强脾胃,于是先天之肾气得补,后天之脾气将复。此方尤以肾虚、血瘀为佳,是以“治肾亦治骨”的学术思想为主的诊治方法,其疗效显著,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特色,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新的途径。

猜你喜欢
通督腿部麻木
分体式腿部气动按摩装置设计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通督泄热刺络拔罐法联合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无题(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regulating Conception Vessel and unblocking Governor Vessel by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uina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青霉素对腿部疏松结缔组织炎反复发作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