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如果说起历史上那些漂亮的飞机,你绝对可以数出一大串。但是如果你的名单上没有德哈维兰DH.91“信天翁”,那则是重要遗漏。虽然“信天翁”总产量只有7架且没能大红大紫,但是它那绰约身姿仍然深深印在许多人的心里。
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德哈维兰飞机公司向英国航空部寻求支持,希望借此开发一款新型运输机。德哈维兰的理由很有说服力:英国还没有出与美国等国水平相当的运输机。1936年1月21日,航空部终于被说动了,发出了代号36/35的技术规范,要求德哈维兰开发一种能够跨越大西洋的邮政飞机,并决定订购两架,帝国航空公司也马上跟进,决定订购5架客运型。德哈维兰把新型运输机定名为DH.91“信天翁”。
德哈维兰公司派出了阿瑟·海格(Arthur E. Hagg)担任总設计师,他不负众望,拿出了一款外形极为流畅典雅,而且几乎全部是用木材作为主要结构的4发单翼飞机。为了提高速度,降低阻力,海格对飞机进行了锱铢必较的齐动优化修形,想方设法地减小飞机迎风面积,并率先在这款运输机上采用了层板/轻木三明治硬壳结构机身。
最终设计完成的“信天翁”拥有迷人的美感:修长的圆形截面机身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均匀速率向后收缩直到尾部,让机体呈现出海豚般秀丽的弧线。机身主要采用三明治层板粘合结构,中间是轻木,两侧则是雪松或桦木。客舱部分结构致密,甚至有望实现增压,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设计。“信天翁”的机翼采用杉木作为主体结构,外覆两层纹理斜向交叉的杉木层板。整个机翼的粘合工艺十分出色,密封性不错,即便落水也能提供相当一部分浮力。控制面部分采用织物蒙皮。
“信天翁”采用双垂尾设计。起初,两个垂尾距离机身较近,后来由于控制问题,改为挪到平尾末端以增加控制力矩。“信天翁”的起落架是当时飞机典型的后三点设计,主起落架向内收起,可以全部藏入机翼中央部位。尾轮不能收起。
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德哈维兰公司自然不会轻视。“信天翁”配备4台德哈维兰“吉普赛”12(Gipsy 12)带增压气冷倒置V12活塞发动机,每台发动机驱动一副两叶恒速螺旋桨。起飞时,每台“吉普赛”12能输出525马力(391千瓦)的功率。
德哈维兰公司为这些发动机精心设计了流线形超酷的短舱整流罩,整流罩与发动机之间的间隙极小——看来设计人员的几何功力相当了得。机翼前缘设有冷却空气风压流道,流道开口被精心布置在发动机短舱两侧,位于在螺旋桨滑流之中。从前缘进入的冷却空气会流经发动机缸体外侧,从后向前流经散热片,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冷却。短舱下方有冷却空气排放调整片。
邮政型“信天翁”可以载运454千克邮件飞行4 023千米,而客运型“信天翁”则能够载客22人(不含4人机组),飞行1 609千米。邮政型机身两侧各有4个舷窗,客运型有6个。邮政型采用开裂式襟翼,而客运型是开缝式襟翼。邮政型的机舱内设有4个330加仑(1 250升)油箱,而客运型在客舱地板下方装有一个270加仑(1 022升)和一个170加仑(644升)油箱。邮政型每台发动机配有2个9加仑(7.5升)滑油箱,客运型只有一个。“信天翁”翼展32米,机长21.8米。邮政型最高速度357千米/小时,最大航程5 311千米。
第一架建造完工的“信天翁”是一架邮政型。1937年5月20日,这架邮政型原型机完成了首次飞行。10月,尾部进行了修改后,这架原型机被重新注册为G-AEVV(原注册号E-2)。1938年3月31日,这架“信天翁”由于起落架故障进行了一次机腹迫降,修复后该机于1939年8月加入帝国航空公司服务。实际上,全部DH.91“信天翁”都被交付给了帝国航空,成为F级(Frobisher)飞机,这些飞机每架的名字都以字母F开头。G-AEVV就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者法拉第的名字命名为“法拉第”(Faraday)。
1940年,帝国航空与不列颠航空合并组成了英国海外航空公司(BOAC),“法拉第”也由此归入BOAC。9月1日“法拉第”被投入从不列颠到冰岛之间的紧急穿梭空运任务,机身编号也改为AX903。1941年8月11日在雷克雅未克降落时,“法拉第”不幸与一架费尔雷“战斗”撞在了一起,宣告彻底报废。幸运的是,机上的5人毫发无损地逃了出来。
第二架完工的邮政型“信天翁”注册号为G-AEVW,被命名为“富兰克林”(Franklin)。这里的“富兰克林”和美国那位同名大人物可没有关系,而是英国皇家海军19世纪中期著名北极探险家约翰·富兰克林爵士(Sir John Franklin)。然而“富兰克林”的运气很糟,在1938年8月27日的重载着陆试验中机身意外断成了两截,表明机身强度存在严重缺陷。事后“富兰克林”被修复,机身结构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也被推广到其他的“信天翁”们。1940年7月8日,“富兰克林”被转交BOAC。1940年9月1日,“富兰克林”也参加了冰岛穿梭空运,结果也如同中了魔咒般在1942年4月7日雷克雅未克的一次着陆中彻底损毁:当时飞机起落架突然折断,但机上4人无人受伤!
1938年10月,第一架客机型“信天翁”交付帝国航空,成为该公司的旗舰飞机,注册号为G-AFDI,命名为“弗罗比舍”(Frobisher)——此人是16世纪英国著名海盗、私掠船主兼探险家,曾在1588年英国海军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战役中建立功勋并获封骑士。12月,“弗罗比舍”开始试验运营,在从英格兰克罗伊登到埃及开罗的首次航线运行中,飞出了350千米/小时的速度。1940年12月20日,已经转隶BOAC的“弗罗比舍”在布里斯托尔机场遭德军空袭被毁。
第二架客机型“信天翁”注册号是G-AFDJ,命名为“福尔肯”(Falcon),该名来自英国19世纪著名南极探险家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1938年11月交付帝国航空,次年1月投入运营。1940年8月27日转交BOAC。因为战争时期无法获得备件供应,“福尔肯”号最终于1943年8月被拆解废弃。
第三架客机型“信天翁”注册号是G-AFDK,名字叫“福尔图那”(Fortuna),这是古代罗马神话中的命运女神。然而,即便如此彩头十足的名字也没能罩住“福尔图那”。1943年7月16日,“福尔图那”在爱尔兰香农机场着陆时坠毁。這次事故似乎更加离奇,飞机在下降过程中一侧机翼突然断裂,飞机栽在了跑道外面,然而厄运中的幸运是,机上14人全部幸存。
第四架客机型“信天翁”注册号为G-AFDL,名字是“芬戈尔”(Fingal)——这一名字来自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爱尔兰建立的定居点。1940年10月6日,“芬戈尔”因燃油管路故障在英格兰帕克彻奇附近紧急着陆时损毁,飞机撞上了一所农舍,损坏程度已经无法修复,然而这次机上3人仍然安然无恙。
最后一架客机型“信天翁”注册号是G-AFDM,名字是“菲奥娜”(Fiona),这是来源于古盖儿语的女性名字,在大英帝国家喻户晓。这架飞机可能是唯一得以善终的“信天翁”——在BOAC服役一段时间后,该机就因“福尔图那”的坠毁而退出运营服务。1943年8月,“菲奥娜”被拆毁,和它一道被拆成垃圾的,还有“福尔肯”。
德哈维兰“信天翁”恐怕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漂亮的4发螺旋桨客机,它在运营中的性能表现也都不错。之所以出了不少问题,可能要归结于二战前的仓促制造环境。即便德哈维兰有改进愿望,但战争环境下公司早已火力全开为皇家空军生产军用装备,不可能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改进“信天翁”,甚至连提供备件都力所不及。值得注意的是,虽然4架飞机先后在着陆阶段出现坠机事故,但是机上人员却无一人丧生。“信天翁”也许算不上成功的飞机,但是该机使用的木制结构技术却直接应用在了DH.89“蚊”身上且获得巨大成功。此后海格还主持设计了纳皮尔-赫斯顿竞速飞机,从它的身上,你仍然能感受到“信天翁”那种美丽流线形的影子。无论如何,喜欢飞机的人应该记得,德哈维兰有一款漂亮的“信天翁”曾无比优雅地在天空飞过。
责任编辑:陈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