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策略及技术系统

2018-04-16 13:36:50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跨平台实时性电子信息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李 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用户对其需求的增加,其必须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结合实践工作发现传统电子信息传输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改善,提高传输质量,满足工作需求。

1 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

对于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系统而言,其发展时间比较早,当前技术已经成熟,现在比较普及的是传统控制系统,设计中应用了构件设计方式,设计目标就是在大系统中实现对信息的发布控制和传递,为了实现相关功能,设计了较多的软件模块,包括信息输出控制软件、信息输入控制软件、链路管理控制软件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分析这三个方面。对于系统中的信息输入控制操作而言,其可以对将要输入到系统中的信息加以处理,处理后再进行输入操作,这样系统不同部分就可以准确获取信息,使用了异步传输方式。这一技术应用之后,可以在24小时范围内随时接收相关信息,这一技术还可以对信息进行脱密,对信息拆包进行组装,对信息进行校验等,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及时有效的将信息发送到所要应用的软件系统中。对于信息输出控制系统而言,其作用就是向外输出信息,应用了最理想的输出方式,也就是非阻塞输出方式,进行信息协议封装过程中,可以根据信息类型的不同进行封装,这样对信息进行缓存,可以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信息使用的高效性,在此之后,会将信息发送到安全节点,保证信息的输出。对于链路层而言,其主要作用就是建立链路通信,并对具体功能、参数等进行设置,具体应用中可以确保整个链路层工作的可靠性,链自身具备自动切换功能,可以保证信息渠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

2 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系统结构设置

对于传输控制系统或者传输控制软件通常和其他的应用部分相关分离开,对其进行独立的设计和优化,主要作用就是对不同通信操作进行封装,这些通信包括优先级管理、信息发布、信息安全、队列管理、协议解析、信道管理等,应用部分想要工作,就必须利用这些软件或系统中的信息输入和信息输出功能。对于这种传输控制属于一款服务软件,根据传输要求的不同合理设计其架构。一般设计中包括四个层面,分别是传输服务层、管理控制层、交换服务层、系统接订层,在每一层中都具有传输控制构建,通过这一方式就能够保证信息传输和信息控制的灵活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信息传输质量。对于管理控制层而言,其可以对信道的状态进行发布,并结合实际情况做统一的管理。对于传输服务层而言,其可以对节点进行管理和监控,并做相关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还负责对传输协议进行确定、拆解、封装等,对于交换服务层而言,其可以进行信息的交换,并对信息进行拆解和封装,对于系统接订层而言,其主要对主机通信接口进行管理,确保接口的安全性,保证信息能能及时达到[2]。

3 分析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的具体策略

3.1 通过报文组合设计控制信息传输

为了确保报文传输的质量,相关人员对规定报文的长短,在实际工作中对报文的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尤其进行传输控制软件设计中,都会设置报文发送,因此要注意这方面的设计。当信息数据帧过于长的时候,信息传输的准确率将会大幅度降低,如果信息数据帧过短时,使用中就会浪费大量的信道资源,因此进行报文组合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报文长短的设计,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短报文之间的组合,报文分组传输等,通过这两种设计方式,能够将信道资源的利用最大化,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传输控制软件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设计中所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进行具体设计时技术人员必须对信道控制、安全控制、协议透明封装、发送方式等进行考虑,考虑具体需求之后,设定设计目标再安装步骤进行设计,保证整体的设计质量[3]。

3.2 确保发布信息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进行数据传输时,经常会在低速信道上传输,如果出现信息堵塞问题。这是由于设计通信控制软件过程中,其没有使用单一队列机制,将不同的信息根据紧急程度、重要性等划分为不同的优先等级,在此基础上,对每个优先等级设计比较独立的缓冲序列,之后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排序机制,当有重要信息进行传输时,根据其优先级的高度进行传输,这一一个非常合理的传输机制,尽可能将比较重要的信息优先进行发布。在此基础上还使用了流星控制方式,当信息进入到排队序列中之后,新的信息会及时将旧的信息替换掉,将在缓冲区内排队等候多时,没有使用价值的旧的信息排除掉,确保信息发布的通畅性。通过这些举措可以确保信息的及时发布,在运行过程中系统对根据制定的规则对旧信息进行处理,进而保证传输通道的通畅性,和传统技术相比,这一设置更加优化,更具有时效性。

3.3 分析跨平台设计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做好跨平台方面的设计工作,其包括的信息比较多,例如软件跨平台移植,信息跨平台传输等,下面就深入分析这两部分的设计内容。对于软件跨平台移植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平台异构问题,如果对平台进行异构设计,整体设计工作将会变得非常复杂,而且其通信接口不同,在实践操作中必须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封装,对其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这样就可以方便软件的跨平台移植,同时设计之后,软件的代码结构比较清晰,为以后的修改和完善奠定基础。对于信息跨平台传输而言,对于应用层各个平台的信息,由于其类型不同,进行最终的解析也不尽相同。统一对数据标准进行设置,有利于在以后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相关数据进行解读。

3.4 根据存在的问题做好实时传输的设计

进行数据传输时有些数据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必须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设计中要具有针对性,主要有两个指标,包括实时性和可靠性,如果这两方面不能满足,那么实际应用中工作质量将会下降。对于可靠性指标而言,在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确保信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实时性而言,传输信息必须及时快速。当具体信息内容不同时,对这两个指标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对于指令类的信息而言,其更加注重可靠性,因此在传输过程中可以能会牺牲一些实时性,对于感知类的信息而言,其对实时性的要求更高,因此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牺牲一些可靠性。当前传输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无线信息传输由于工作可靠,已经被普及。为了保证传输质量,制定了两套重发机制和三级缓存机制。

4 总结

通过以上对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控制策略及技术系统分析,发现为了保证传输质量,确保实际工作要求,必须全面进行设计,并对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全面考虑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处理,确保信息传输符合工作要求。

[1]党杰.计算机电子信息传输相关控制策略及技术系统研究[J].电子制作,2013(5x):106-106.

[2]顾华哲.试探究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1):199-199.

[3]张慧.计算机电子信息系统中信息传输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12):52-52.

猜你喜欢
跨平台实时性电子信息
基于规则实时性的端云动态分配方法研究
高技术通讯(2021年3期)2021-06-09 06:57:24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跨平台APEX接口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9期)2018-11-25 07:44:58
电子信息工程系
基于虚拟局域网的智能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仿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针对电子信息隐藏技术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2期)2017-05-17 03:54:49
航空电子AFDX与AVB传输实时性抗干扰对比
基于QT的跨平台输电铁塔监控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OPC跨平台通信的电机监测与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