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容
(大唐四川电力检修营运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74)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水利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水利工程遍布全国。毫无疑问,小型水电站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节能减排和应急救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在小水电快速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1-6],如机构职责不清、制度规程不健全、运行管理力量薄弱、日常检查维护及观测流于形式、缺陷隐患排查不及时、大坝安全经费不落实等,造成了一些小水电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事故时有发生,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小型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模式[7]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管理模式、总厂管理模式、流域梯级(或区域化)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简约管理模式等。传统管理模式是对单座电站进行的大坝安全管理形式,是一个企业管辖一座水电站的主要形式。总厂管理是对邻近的几座电站进行大坝安全集中管理的形式。流域梯级(或区域化)管理模式是对所辖流域梯级或较大区域范围电站群进行的大坝安全集中、统一管理的形式。委托管理模式是针对地理位置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小水电站,成立控股公司,采用的一种委托管理形式。简约管理模式适用于地理位置偏远、较分散、规模小且不便于集中管理的小水电站,电站配备尽可能少的运行维护值班人员,仅负责水电站的日常运行及简单设备维护,控股公司则组织开展生产综合整治,消除设备隐患。
《关于加强小水电站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水电〔2009〕585号)虽然明确了小水电站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主体是审批、核准小水电项目的地方人民政府,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政府监管部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始终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政府对于小水电的有效管控[4],有许多小水电大坝至今未注册登记就是最好的例证。某公司13座在役小水电站,仅4座大坝在当地主管部门办理了安全注册,其余9座小水电站大坝由于找不到相关部门,无法开展大坝安全注册工作,未完成注册。
小水电运行管理单位普遍存在重发电、轻大坝安全管理的现象,对发电设备的检修技改投入较大,但不重视水工建筑物和水工机械设备运行维护,导致建筑物或设备缺陷不能及时消除,也造成水工工作人员的岗级、待遇往往低于发电运行人员。
与不重视相伴而生的就是企业安全风险意识薄弱,认为小水电大坝不高,库容不大,不容易出事情、出不了事。在这种意识主导下,违规运行、违章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如闸门单人操作、无监护人;不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库调度、擅自提高运行水位,常常出现表孔闸门翻水、坝有多高库水位就有多高的危险景象;缺少安全监测设施也一直不整改等。
多数小水电的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比较缺乏[8]。由于机组容量小、人员配置少,大多数小型水电站都未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技术人员,部分小水电站只配备了少数兼职技术管理人员。尤其大多数小水电站水工人员岗位、待遇与检修、运行同等岗位相比偏低,更无法与中型、大型水电站相比,因此留不住优秀的水工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小型水电站开展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大坝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查并消除,隐患不断扩大,有的甚至导致漫坝、垮坝等严重事故。
由于多数小水电站所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分布分散,点多面广,多数电站防洪标准低[9]、所在河流陡涨陡降,普遍无水情测报系统,加之装机容量小,水工建筑物占比大,防洪度汛压力巨大。例如某公司在役小型水电站共22个,发电机组共63台,但总装机容量仅286 MW,分布在10余条河流,地理位置分散,大多为日调节或无调节水库,均未建水情测报系统,防汛工作压力大、风险防控难度大。另一方面,水电站一旦发生洪水等突发事件,由于现场人员少、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不强,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都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导致水电站整体的应急处理能力处在一个较低水平,极易导致事故扩大。
一方面,大多数小水电站未建立有效的大坝安全管理体系;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员缺乏,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达不到要求[11-12],多数小水电不能从专业上很好地开展大坝的技术管理工作。部分水电站,大坝、金属闸门及启闭机的检查维护、日常监测外委管理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技术监督管理不到位,大坝日常管理工作流于形式[3]。
小水电站以民营企业建设运行或从民营企业收购的小水电为主,几乎无专职档案人员,建设期技术档案资料不齐全,如建设期设计变更相关文件、建设期大坝施工及施工期安全监测资料,蓄水验收资料、运行期水情资料等多数未归档,导致大坝安全技术档案资料缺失较多。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科学的管理模式是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必备条件,水电站要平稳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13]: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成立大坝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岗位职责,集中对大坝安全技术进行管理;统筹大坝年度工作计划,统一制订大坝安全管理制度及标准,从而提高大坝管理水平,确保大坝安全稳定运行。
企业应定期全面梳理和修订大坝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建立大坝安全管理制度规程体系。依据国家部委最新水电站大坝运行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大坝安全运行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以及水工技术规程,如大坝安全责任制、水工建筑物日常检查、防汛管理、水库调度管理、水工技术资料、图纸管理等制度,大坝垮坝、水淹厂房以及防汛抢险等应急预案,水工建筑物维护检修、水工金属结构(检查、运行操作、维护及检修)、闸门启闭机(运行操作、维护及检修)、水工建筑物观测规程、水库调度运行规程、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运行规程、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运行规程、水工安全作业等技术规程。
小水电站运行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规定对所辖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开展检查维护,正常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各类检查、维护应均有记录。每年按照防汛检查大纲开展汛前、汛后水工建筑物安全大检查[3],对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泄洪设施和水情测报、通讯、照明等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对泄水闸门、启闭设备、保坝电源进行试运转检查,对防汛物资的管理进行检查;每次暴雨、地震后,及时组织人员对大坝、近坝库岸、水库边坡、公路边坡等进行特殊巡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及时整改落实。
多数小水电工作人员少、地理位置偏僻,且库容小、调节能力差,在无水情测报系统的情况下,应加强流域内各电站运行单位之间的联系(机组、水情信息),并加强和地方气象部门、水利部门的联系,签订相关协议,及时掌握更加全面准确的水情信息,在准确的水情信息下加强与调度部门的联系和沟通,提高水能利用率,降低耗水率,减少弃水,坚持“丰水期做量、枯水期做价”的营销策略[14]。
各小水电站在建设期或者运行期应制订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制度,并配备专人负责水电站基础资料收集并按要求归档,构建完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同时,加强对运行期大坝安全监测、巡回检查、水情资料、大坝及其附属水工建筑物维护消缺、大修及技改等资料的管理,为及时掌握大坝安全运行工况提供科学依据。
小水电普遍存在技术人员水平欠缺、专业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且大坝安全管理任务十分繁重,人员管理能力急需提升,以适应大坝安全管理的要求[15-16]。所以应利用一切内外交流机会,加强水工专业人员法规及专业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大坝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大坝运行安全监测、维护及闸门启闭操作培训,持证上岗。每次培训返回后及时整理课件或心得并开展讲课,提高各级人员大坝安全管理意识,组建专业化管理队伍,逐步推进大坝的专业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
大唐四川公司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人力资源熟悉区域特点、具有较强工作基础的条件,整合组建了一支专业化水工管理队伍,采取集中管理模式对大坝安全技术进行管理,同时在较大区域范围的水电站群组建三级公司,对大坝安全进行集中、统一化管理,部分三级公司根据电站分布广、容量小的特点组建多个总厂,分别对邻近的数座水电站进行大坝集中安全检查、日常运行管理。
各三级公司可根据自身特点统筹计划各站或各厂大坝年度工作计划,合理策划大坝维护、大修工作;统一制订大坝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通过各站或各厂横向对比提高大坝管理专业水平;大坝安全信息集中管理,便于及时传递、及时发现隐患,并组织分析消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专业人员可服务多个电站;同时,专业仪器、设备购入减少,可集中利用,提高利用率,减少管理成本。
大唐四川公司成立大坝安全管理中心,挂靠安全生产部,统一开展公司所属发电企业的水电站大坝和水工设施安全管理工作。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利用汛前、汛末及年度详查工作,全面组织运行单位排查大坝及其附属设施隐患,督促一般隐患及时消缺,做到闭环管理,对重大问题进行专项或专题分析评价,研究重大问题解决方案,对重大问题挂牌督办,并建档登记,监督消除大坝安全隐患,确保大坝安全稳定运行。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监督指导各水电站大坝运行工作,组织开展大坝安全评估,做好大坝安全运行分析,定期或不定期通报大坝安全运行情况,对各水电站大坝运行单位的大坝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实现了大坝安全工作的集中管理。
为发挥大坝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对大坝安全注册登记、备案及定检工作程序、工作流程比较熟悉的优势,大唐四川公司统一由大坝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组织所属大坝的大坝安全注册登记、备案及定检工作,指导编写相关专题报告及协调相关事项,使注册、定检工作能顺利开展。
大唐四川公司从公司层面统一组织开展大坝安全监测及信息报送工作,实现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集中管理,及时掌握各水电站大坝运行工况,提升所属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在解决部分小水电站人员缺乏、无法开展监测工作的同时降低公司的管理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水电站建设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也得以应用,小型水电站在水电行业的发展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小型水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问题日渐突出,大唐四川公司就小水电管理模式提供了一种借鉴参考模式,小水电想要平稳发展,需要不断寻找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小型水电站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小水电站运行安全,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更好的体现。 ■
[1]张文亭.保证水库安全渡汛的几点建议[J].治淮,1995,(5):27.
[2]齐萍,刘祥,周健,等.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应注意的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2):41-42.
[3]王顺利.中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2):50-51.
[4]塞买提·艾海提.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5):65.
[5]杜德进.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管理刍议[J].大坝与安全,2015(2):21-26.
[6]李宗坤.土石坝结构性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
[7]陈德忠.大唐集团小水电管理的特点及经验[J].红水河,2015,34(6):95-98.
[8]蔡跃波,盛金保.中国大坝风险管理对策思考[J].中国水利,2008(20):20-23.
[9]李悦锋,郭便玲,张改利,等.浅谈水库汛前检查在防汛工作中的重要性[C].水利青年科技论坛.2007.
[10]李卉君.浅谈水库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资讯,2009(1):58.
[11]孙继昌.中国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J].中国水利,2008(20):10-14.
[12]孙勇,邢涛,王守军,等.浅谈水库大坝安全与管理[J].科技风,2010(14):162,171.
[13]宋明富,闵四海,杨银辉.二滩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管理[J].大坝与安全,2017(2):28-32.
[14]刘万田.完善水库大坝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268.
[15]袁坤,傅蜀燕,欧正峰,等.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技术现状与发展[J].人民珠江,2013,34(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