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最近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我在创作经历中从弯路上徘徊了很久,才领会了这一句话的含义。
我这个人很笨,经历简单而平凡,所以只有多学习、多干活,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历练自我,增强自身学识本领。三十年的雕玉过程也是感悟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前几年入行,只雕些传统的佛道、关公和寿星一类,简直算是“混饭”吃。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行情不好的压力和自己的视野开阔,发现并不是行情不好,而是自己所知道的太少了,于是我像采摘山花一样从自然界中摘取美丽的花朵。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本来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在活动,或者喜怒哀乐,或闲逸劳作。我渴望看到他们在毫无修饰自然而然的生命状态中流露出美的东西,我有晨练的习惯,每天早上到公园跑步,在路上总是不经意发现各种各样的人,一个眼神,一种体态,无时不刻在传递着一种信息。我逐渐在生活中确认出属于最真实的美,并想尽办法地把体现这种美的形象素材拿回来,在此基本点上逐渐完善了我由生活而雕玉的创作程序。
一件好的玉雕作品是“我”与“玉”相结合的产物,既不全是创作者自己,也不全是玉的本身。就像婴儿,既不全是父体,也不是母体。而是由父母生命结晶出的另一个独立的生命。有时一个从身边走过的人,偶然出现的动态使我心头为之一震。这是造型与我相撞的一团电火花——使我产生及时捕捉住这一现即逝的动态和冲动。
曾经有一件生活小事意外的启示了我:家里来了贵客,我告诉他,我做的糖醋鲤鱼好吃,今天要请他尝尝我的手艺。就到街上去买鱼,可跑了几家鱼店都没有买到上好的鱼。正当我面对普通的鱼作难的时候,满街的羊肉嫩鸡和新鲜蔬菜却使我改变了主意,根据眼下的材料,重新设计了一桌丰盛的家宴。我由此想到创作与生活。正如食谱与采购,要么先设计再去找材料,要么先看材料再设计。但经验告诉我,前者想起来很合情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后者却给我极大的灵活性,它的优势在于生活的资源无比丰富和生动,并能充分利用我从生活中采集的原始材料。
我在杭州看展览时,常常遇到两种情况。有一些作品看上去很完整构图、做工、用色、各方面几乎找不出什么毛病,但是不感人,看完之后也就忘掉了。另一些作品看上去并不一定很完整,甚至在某方面还能挑出毛病来,但它很感人,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忘怀。正如罗丹在评价加里埃的作品时说的“在每次展览会里,大部分的画不过是画而已,至于其他画幅,在别人的作品之中,好像开向生命的窗子。”我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发现一件作品的命运关键不是构图,不是做工,也不是形象,而是一个凌驾于所有雕刻因素之上的一个无形的东西,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到的是什么?确实很难用语言说清楚,赶紧有点像老人们口中所说的“魂”,没有具体的大脑、骨骼、皮肤。一个人一旦“魂”不附体,就只是一具僵尸。只有当“魂”附到人的肌体上,才会动,会哭,会笑,会说话,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一件作品的关键在于“魂”。
找到一件作品的魂之后,我们怎样围绕这个雕出我们的“玉魂”来,用什么形式来体现,这中间有一个内容和形式协调统一的关系问题。一件好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总是协调平衡的,一旦这种平衡关系失调,就很难达到作者预期的效果。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生动感人的形象通过恰到好处的于表现给观众,让别人也被这种造型深深打动的话,那么我认为这件作品是成功的。
完美的造型是看不见造型,它已因它所表现的内容融化成一个完整的东西了。就像铝合金一样,你很难把它里面各种成分区分出来。但如果这种内容和形式比例失调,作者再花多的功夫到做工上,让观众看不到那感人的形象,那么我认为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大家的艺术创作路子也应該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但对于每一个具体的雕玉人来说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都表现出来,一个人的长处往往只在某方面。区别在于有的人范围大些,有的人范围小些。这跟个人的素养,才气,个性,知识修养和艺术趣味有关。只要能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爱好选其中一个侧面甚至一个小的方面去深深挖掘充分地表现这就很不容易了。
生活是美好的,但也有丑陋的一面。我喜欢生活中美好的东西,这在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让人一看能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我喜欢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我渴望我的作品,也能像他们的作品那样用最朴实、最自然的语言传达我对生活的真实感受,这是我的目标。
在这个目标指挥下,我必须脚踏实地,从我生活的中原大地出发,在我坚持了三十年的道路上往前看,有一段话对我有很大的启示:
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朋友,让我们珍重这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朱光潜《谈美》)
在对这段话的反复品读中,我更加清晰了自身的艺术使命。国家工艺美术馆把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块完整的东海水晶原矿交给我们创作地藏菩萨时,面对这块天地间亿万年的精华,我被它深深地教育了,那就是天地为良师,开启万物的钥匙,寻求美的本真。经过师徒三代无数个草稿、讨论、推翻、修改,最终形成了合乎法度的一个设计。一个工艺美术史上前所未见的大型水晶地藏菩萨像,在经历了五年多的设计、雕塑、刻字、打磨之后,将会在不久的将来陈列在国家工艺美术馆的殿堂,供世人瞻仰。
也许未来的人们在我们今天创作的艺术品面前,会追忆一个时代的历程,那些不被时光掩埋的美和善,那些丰富了人们日常审美和情趣的装饰,那些传承了古老中华智慧的物质载体,会打上创作者的烙印,长久带着创作者的个性,传递着创作者对于生命过程的思索,对文化功能的实践。
这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我们拼尽全力,专注一生。
雕出自己的“玉魂”,期待用作品来发声。
作者简介:王东光,男,1972年生,河南镇平人,现任河南省应汶玉文化研究院副总设计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天工奖评委,非遗传承人。从事玉石雕刻三十年,酷爱玉石雕刻,擅长多种玉石创作,对造型艺术有着极高的悟性和理解能力。2011年荣获天工杯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