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美辉
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脱贫攻坚作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本文在对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脱贫攻坚现状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域,以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为例,来研究武陵山区脱贫攻坚问题。根据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得出该地区应从精确供给对象、改善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调整存量、培育增量、增加关键要素的有效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从而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脱贫攻坚 武陵山区 大溪镇
一、引言
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位于渝湘鄂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腹地,东与湖南省龙山县桂塘镇和本县可大乡交界,南与酉酬镇接壤,西与偏柏乡相靠,北与五福乡和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毗邻。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分析,得出了该地区脱贫攻坚存在贫困对象识别不合理、扶贫项目安排不当、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生产方式落后、关键要素的供给不足、产品生产过剩等问题。所以要从精确供给对象、改善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调整存量、培育增量、增加关键要素的有效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
二、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武陵山区脱贫解困对策思考
(一)精确供给对象、合理安排扶贫项目
供给对象的精准性决定脱贫目标群的真实性,所以必须实现扶贫对象、项目安排的精准供给。扶贫资源供给谁、扶持谁的问题,是扶贫开发最根本性问题。粗放式扶贫的目标对象不够精确,“扶贫”与“扶农”边界模糊,缺少对“人和户”的精细关注,“大水漫灌”和扶贫对象的错误认定的结果都会降低扶贫资源利用效率,使部分需求最迫切的真正贫困人口得不到有效帮扶,这样就会导致扶贫资源供给的错位和扭曲。实施精准扶贫,就要进一步细化精确扶贫对象,利用建档立卡、大数据平台等手段,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紧紧锁定贫困人口,真正把资源供给对象切换到贫困村、贫困户和具体贫困人口上。在项目安排上,要注意分析贫困户对项目的承接能力,注重项目安排的渐进性。对于一些承接能力较强的贫困户,可以安排一些前期投入较高、生产成本较大的项目;而对于一些承接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则适宜安排一些投入较低,收益较稳定,风险较小的项目。
(二)改善供给方式、强化贫困户自身创造力
大溪镇要聚焦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以“户和人”为扶贫单元和供给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政策,着力实施“六个一批”的具体脱贫举措,下沉重心,转变方式,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因人扶持,一户一户帮,一人一人扶,切实把扶贫资源供给到村到户到人,扶真贫、真扶贫,实行“帮扶干部负责制”,对干部要实行问责制,防止形式主义,不搞“权宜之计”,要对扶贫供给方式的长效性进行评估。同时,要通过教育、技术培训、金融借贷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能够独立的实现就业、创业,通过提供粮种、劳动工具、畜禽等实物,为贫困户的发展创造一些基础性的条件,逐步引导贫困户发展产业等,从而克服贫困户对扶贫资金的等待和依赖。
(三)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
大溪镇应紧扣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增加扶贫供给总量。
1.要在补短板上下功夫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尽快解决大溪镇2793人的贫困问题一方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补的是城乡区域发展“二元短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短板”、全面小康建设“最大短板”。大溪镇要在国家政策和和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改善贫困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较快地改善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条件。
2.要提高供给质量上下功夫
在推进脱贫攻坚的人过程中,由底线保障向优质保障转变。妥善处理脱贫措施的精准性和系统性、基础改善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公共服务的优质性和共享性、产业培育的主导性和多元性、技能培训的差异性和长期性等扶贫供给领域的主要关系,在扩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富民产业、科技文化等要素供给中,既要注重快推进,尽快实现贫困村户全覆盖,更要坚持高标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层次,着力推动扶贫开发从保生存、保基本向促发展、促小康迈进。
(四)完善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管理
供给机制的科学性决定脱贫攻坚的高效性。健全完善扶贫要素的组合机制、落实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是提高供给效率、加快脱贫进程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健全贫困人口识别机制、项目资金监管机制和脱贫退出机制,能够有效防止一些地方存在的扶贫对象错位、扶贫资金挤占挪用、为享受政策红利不愿“摘帽,等现象。
(五)培育和扩大供给主体
培育和扩大供给主体,即是形成和培育新主体、提高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激发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消除贫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切实改变以往靠政府单一供给、单方推進的局面,注重资源整合,坚持多方联动,统筹用好行业部门、驻村帮扶、社会扶贫和农民主体等各种力量,形成强大的攻坚合力,尤其要把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作为最根本的内生力量,帮助其树立脱贫信心、坚定脱贫志向,在外力帮扶下,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六)调整存量
面对大溪镇青蒿产业的衰退,百合产业的消失,以及其他诸多农产品的滞销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对存量的调整。如果不能将存量问题解决,则增量问题也难以培育起来。由于保鲜、加工措施、销售市场开拓滞后,许多农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造成亏本,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调整存量、控制生产规模是克服产能过剩的有效措施。政府要科学引导农户,通过提供产业信息和对市场变化的分析判断,科学预测市场趋势,通过划片等手段为农户提供指导。加强农户对市场信息的把握度,可以有效防止农户在盲目扩大对某一作物的种植规模。农户的“一哄而上”不仅不能让农户脱贫致富,反而会使一些农户返贫,甚至对整个市场产生不利影响。
(七)培育增量
培育增量主要是尋找新的动力,发展新的产业,开拓新的空间,形成新的模式。大溪镇要加速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符合消费结构升级方向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助推器”,合理地安排扶贫产业项目和扶贫资金,立足“增收可持续”,千方百计让农民的产业兴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大溪镇产业发展的走过的弯路证明:销路是农产品的关键依托,流入市场是农产品的最终归宿,没有销路就没有产业。所以,大溪镇必须大力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着力将农村产业全部覆盖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带动的链条下,通过全产业、链条式发展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还要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桃花源赶场天、网上村庄等电商平台优势,构建现代物流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加快推进农产品变商品。这样就能将“一产”的原料(农产品)、“二产”的加工、“三产”的物流加以融合和延长。通过产品的研发和升级,把产品做到极致,龙头企业在得到利润的同时,农民也实现了增收。同时,加快推进佛山坉、金银洞、冠军山、状元桥、杉岭村提督坡土家特色山寨、大溪民族风情街、跃溪坝笔山坝休闲观光农业、酉水河野生鱼垂钓休闲、水上娱乐等旅游项目建设,挖掘和传承土家民俗文化,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八)增加关键要素的有效供给
增加关键要素的有效供给包括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资本的有效供给、资源的有效供给、人才的有效供给、技术的有效供给和政府管理的有效供给是应对大溪镇在劳动力、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要素的供给不足的必然之策。大溪镇要加强联系、出台政策、建立平台,让更多在外人士宣传、推介大溪,鼓励更多在外人士返乡创业。特别是通过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系列措施来吸引农民工返乡,努力保障当地的劳动力供给,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要用好用活人才资源,通过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职业培训可以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改变农民的传统农业成产方式,从而改变农民的生计方式。要充分发挥在家各级干部、党员、居民的智慧和力量,让他们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推动者,也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努力发挥人才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九)加强供给机制建设
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决战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同样要借助大数据平台等工具,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估机构,从锁定供给对象到增加供给总量到评价供给效果,建立健全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识别机制、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管机制和评估机制,以到户到人的精准化管理,不断提高扶贫供给效率,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结语
总之,大溪镇应从精确供给对象、改善供给方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调整存量、培育增量、增加关键要素的有效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不断克服脱贫解困的体制机制障碍,从而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