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

2018-04-14 08:03周仪
消费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网络经济产业结构特征

周仪

摘要:在二十一世纪的网络经济环境下,人们逐渐进入网络经济时代,而网络经济是信息社会的经济。主要是依据互联网实施资源划分、生产以及消费等行为。以现阶段网络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是网络经济发展的重点,明确网络经济对产业结构构成的影响,全面分析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

关键词:网络经济 产业结构 特征 信息技术

经济全球化的急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促使人类进入到网络经济时代,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生产等形式,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依据,更为未来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拓展网络经济,全面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社会发展环境的重要方案,有助于达到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平稳的发展,经济增长率达到了百分之四左右,失业率低于百分之五,通货膨胀控制在百分之三前后,百分之八十的工人不需要担心自己失业的问题,这一发展背景在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是不存在的。经济发展具备周期性,经济危机也在不断涌现。但是美国的经济为什么可以持续发展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提出了“新经济”的词语,这是因为其与以往经济的发展形式存在差异,在发展中的边际效益是不断提升的,所以美国经济可以持续发展,并且这一时期美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较低。同时,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和合作组织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其主要是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划分和应用为基础。直到现阶段,知识经济的理念得到了各个学界的支持,并构成了相对来说统一的理念。知识经济是依据新发掘、新理念以及分析、创新,结合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促使新的超越旧的,旧的逐渐退出市场,并让新的占据市场重要地位。

在工业经济发展时代,高速公路是基础设施的重点,而在知识经济发展时代,数字网络是基础设备的中心。整体经济并不是依据地理位置进行设计的,而是依据网络位置进行操作的,网络空间是知识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计算机产业和通信产业是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速度最快的产业,而这些与网络技术相关的产业经济也构建了网络经济,在发展中的特点是以信息行业和服务行业为主导。网络经济的价值不但可以展现出整体经济发展效益,且可以为整体经济的发展创造全新的平台,促使整体社会经济得到质的飞跃。

二、网络经济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部门的比重和关联。产业结构中包含了较多的内容,不但包括构建经济系统各产业部门占有的比重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和各自的作用,结构和内容的改变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引导作用。产业结构既可以展现出生产结构的改变和市场结构的改变形式,也可以展现出社会结构和经济形态的改变。总体来说,网络经济对产业结构构成的影响主要分为三点:

第一,知识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引导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网络经济自身就是一种知识产业,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中心,需要在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最先发展。计算机行业、软件业和电子通讯业在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最快。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促使知识的传递速度越来越快,且受到知识共享性特点的影响,依托于网络一起开发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网络可以将参与者整合到一起,构建庞大的智能团,促使新知识不断深化和落实。由此可知,网络可以让知识产业更快拓展。

第二,网络经济让传统产业具备轻型化和软化的特点。这一特点是指在社会生产阶段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资较少,脑力劳动的投资较大。在未来发展的社会经济中,网络是中心,每一个想要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都需要与网络结合,同时产业的内部资源也可以依据网络进行整改,促使产品的设计和销售等工作更具优势,在发展中最直接体现在产品的推广广告和销售工作中。

第三,产业间的划分模糊化。工业经济的重点就是制造业,一般情况下划分的第一产业有农业和发掘业;第二产业有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在现今社会环境下出现的信息产业,人们称为第四产业,实际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而信息业自身也与制造业、服务业相关,这样促使服务产业尤其是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的内容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的中心。

三、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

第一,构建不断优化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可以构建不断创新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素质培训工作,并在发展中构建创新型市场系统,为企业创造优质的、宽广的经济环境。

第二,高起点发展知识产业。因为受到历史发展中各项因素的影响,中国错过了两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机遇。而我们以往工业经济的劳动生产效率,是英国的三十分之一,美国的三十六分之一,日本的四十分之一的背景下,整体世界经济发展又出现了改变,从以往的工业经济发展向知识经济开始转变。因此,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随着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科技技术的应用,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高度传递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信息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信息也演变为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传统产业的知识化再造。产业结构一定要展现出和谐性,以往产业影响着一个国家发展的平稳性和持续性。若是以往产业得不到发展,知识产业的发展也将会获取资金和市场的约束,难以得到全面发展。随着网络经济的拓展,信息传递速度也将越来越快。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资源,也会增加人民需求数量。一个优质的产品并不代表它是一个好的产品,只有符合消费者个性需求、知识含量高的產品才能得以长久推广。在网络经济发展背景下,所有产品都可以被模仿,只有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的知识含量,企业才能持续发展,传统产业的知识化再造也将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点。

第四,构建国际化的产业结构。网络经济的发展展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是全球化,另一方面是信息化。在中国发展历史中,跨国公司正在结合其国际分工系统优化中国产业。在中国进入到WTO后,国内的产业调节也是发展的重点。对于传统产业而言,要有选择的调节,那些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影响较大,或是具备强大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要进行重点发展,其余没有竞争力的企业要选择放弃。

四、网络经济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具备网络外部性特点的“网络产业”提出了大量的市场规律,在这些规律的影响下,厂商的言行举止、产业构成等都展现出了新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分析,可看出“新经济”在发展中是存在的,且影响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相应特征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厂商可以自主选择技术,配备强网络外部性的市场,且是“赢者通吃”的市场。在市场当中,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第一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可以轻松达到第二大厂商市场份额的多倍,而第二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也会成为第三大厂商市场份额的几倍。这种特殊的市场结构表明,就算N很小,第N个厂商的市场份额也依旧是微乎其微的。通过调查分析可知,若市场中只有四个厂商,在平衡发展的情况下,前三位厂商的市场份额将会达到百分之六十四,百分之二十三和百分之八,第四个厂商占据的也只有百分之四。这种形式下导致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存在区别,且是市场在网络外部性和非兼容性技术影响下的自然平衡结果。新企业的进入难以整改现阶段的市场结构,致使竞争水平过低。同时,在位企业可以结合结构壁垒和方案壁垒获取更多的效益。

第二,在网络外部性的影响下,一个产品拥有的市场规模越大,其构成的网络收益也就越大,这样导致消费群体剩余和生产者的剩余过多,也就是说垄断可以提升社会效益。由此可知,所有可以让市场均衡发展的影响方案都是没有意义的。若是构建一种全新的市场构成,最终的结果也只是让市场在新的发展水平中构建“不科学”的平衡。

第三,虽然市场的“不公平”是其自身平衡发展的结果,在没有进入到壁垒的背景下竞争也无法整改市场结构,但并不是说竞争是微乎其微的。在发展中,要想成为市场的引导者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进入企业之后,可以结合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方案构建优势,拓展发展规模,解决问题。在竞争激烈的发展环境下,具备优势的厂商难以依据垄断定价获取垄断效益,只能依据技术创新和产品联合的形式构建兼容产品群体,有效应用网络外部性,促使其可以规模化的发展。由此可知,创新是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四,高科技企業具备的行业结构特征。对持续发展的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若是可以依据技术生态系统展现网络外部性的引导性,将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占据重要地位。对政府而言,若是可以提出公平、公开以及公正的政策推广环境,保持符合发展的垄断和竞争格局,将可以为产业发展和获取社会福利提供动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网络经济的持续发展,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提升,必将会为国内外的投资人员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网络经济也将在发展中,成为世界的主导经济,促使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整改。

猜你喜欢
网络经济产业结构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