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伟
“婚姻是远比两个人相伴的快乐更为严肃的大事。”——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单身的你被逼过婚吗、相过亲吗?节前的各种“春节自救指南”派上用场了吗?在当下,父母辈仍大多秉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而年轻人则往往认为结不结婚、何时结婚、跟谁结婚都是自己的事。在婚姻这件事上,两代人表现出巨大的、难以调和的分歧,甚至成为一点就燃的战事。
婚姻一直是人类重要的社会制度之一。从前,它泛指男女之间的结合、一方到另一方家落户成亲,形成人际间亲属关系的社会结合或法律约束。但在当今语境中,婚姻的词义扩大化了,因为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同性婚姻已经合法化,婚姻也不再是只关乎男女间的事情。
德国社会学家L·穆勒曾将结婚的动机归为三种,即经济、子女和感情,并认为它们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例如,在古代社会,娶妻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劳动力,因此“经济”成了婚姻中的最重要因素。而到了人类婚姻史的第二时期,随着妇女劳动范围的逐渐变小,以及财富继承问题的日渐突出,“子女”因素便取代了原先的“经济”因素的地位。第三时期,在个人自由增强和妇女地位提升的背景下,“爱情”因素开始“反客为主”,成为婚姻中的主导动机。
不过,以感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否就是最牢靠的?对此兴许要保持怀疑。随着离婚率的提高,现代家庭看似越来越不稳固。正如《伤逝》中那坚持自由婚姻的涓生和子君,最后仍不敌封建时代的摧残,走向了爱情与婚姻的末路。不过,这也不能成为完全否定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理由,毕竟《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达西,《仲夏夜之梦》中的赫米娅与拉山德,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典型,满载着幸福与美满而归。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sandfun)选取9本和爱情有关的图书,为你拟一份被逼婚的自救指南。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1.班纳特太太整天为5个女儿的婚姻操心。在一次舞会上,新来的邻居宾利对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却非常骄傲,这引起了二女儿伊丽莎白的反感。四人的爱情故事也由此展开。
2.婚姻是这本小说的主线之一。通过这条主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庭里不同的婚姻观:班纳特太太唯利是图,对女婿的考量只是钱财和名利:莉迪亚敢爱敢恨,愿意与心上人私奔:伊丽莎白则注重对方的道德和品质,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同时,描写各种婚姻观也是作者奥斯汀的写作意图之一。她甚至在小说中“写”出了自己的婚姻观:仅仅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也应考虑这些物质因素。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只因两情相悦而结婚的做法。
3.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偏好描写忧郁、感伤的情调,甚至有些故作呻吟的毛病,而奥斯汀却用喜剧的手法写下了这部《傲慢与偏见》。在这本被称作,“最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的佳作中,你可以感受到真实的嬉笑怒骂和有血有肉的灵魂,会被故事情节所逗笑。另外,书中各种婚姻观的“交战”引人深思,“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也能让你顺便感慨下真爱的来之不易。
威廉·特雷弗《在外一晚》
(收录于《出轨》一书中)
1.一个晚上,51岁仍然独身的伊芙琳通过婚姻介绍所与一位47岁的业余摄影师认识并约会。在一间酒吧里,他们有些拘谨地开始聊天,然后又转移到一家餐厅。最后,他们礼貌道别,各自消失在无尽的夜色中。
2.这是一个尴尬的相亲故事。两人的相亲理由也耐人寻味:伊芙琳是想摆脱孤独的单身生活,哪怕是去看电影有个人陪都好;男人却只是想找一个有车的妻子,好让他在外出摄影时能省时省力。这样看来,两人的出发点都有些“现实”,却又可以理解,尤其是伊芙琳的处境,反映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想通过婚姻摆脱孤独与迷茫,寻得长久的陪伴与温暖,但事实上这是否可行?对此也许要打一个问号。
3.特雷弗经常站在女性的角度写作,这在今天的男作家里实在是难能可贵。他笔下的女性,有在婚姻冷暴力中挣扎的中年妇人、有出轨后为爱奋不顾身的年轻女子,以及伊芙琳这种努力相亲的老年人……特雷弗用干净、不带个人喜恶的笔调写出她们平凡的生活和情感,就像一个安心讲故事的人一样——他只负责述说她们的生活,以及在那平凡日子里的小人物才有的喜怒哀乐。“比起黑白分明的成功,我觉得人身上怯懦的一面倒是来得更有趣、更好玩。”
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
1.拉山德、狄米特律斯同时爱上了赫米娅,而赫米娅恋着拉山德,她的好友海伦娜又恋着狄米特律斯。为了反对包办婚姻,赫米娅和情人拉山德私奔,来到约定好的森林里。海伦娜将这一消息告诉了狄米特律斯,两人也跟着赶到了森林里。一场在仲夏之夜的闹剧,在仙王、仙后和小精灵派克的加入后变得更加精彩。
2.《仲夏夜之梦》讲了一个反抗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的故事。赫米娅不希望自己的婚姻被自己父亲决定,却又不想因忤逆父亲而被判死刑。走投无路的她便只好选择与情人拉山德私奔。这不仅是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这两种婚姻观的对决,也是女性对父权社会的反抗。虽然故事的背景设定在古希腊,但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标准却完全以当时16世纪末的英国现实生活为标准。这也让这部冲破社会桎梏的喜剧有了更强的现实意义。
3.作為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仲夏夜之梦》通篇洋溢着欢快的调调。青春活力的青年们、热情似火的恋爱心思以及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都让这部作品有着阳光般的灿烂以及仲夏夜那样的浪漫气息。仙王、仙后和小精灵的加入也让故事多了份童话色彩,再加上“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仲夏夜之梦》便更让人喜爱。
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
1.15岁生日之际,玛丽娅姆在家里看到了因绝望而上吊自杀的母亲。这让她的童年嘎然而止。随后,玛丽娅姆被父亲安排远嫁喀布尔40多岁的鞋匠拉希德,几经流产,终因无法生子而长期生活在家暴阴影之下。18年后,少女菜拉的父母死于战火,青梅竹马的恋人也在战乱中失踪。举目无亲的她别无选择,被迫嫁给拉希德。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两名阿富汗女性在战乱中相濡以沫。
2.无论是对玛丽娅姆还是莱拉来说,这段婚姻都是可悲的,充斥着来自丈夫的暴力与冷漠。更可悲的是,这对身处于战乱的她们是唯一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不过好在在经历了猜忌与敌对之后,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渐渐对各自敞开心扉,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到了故事的最后,玛丽娅姆甚至愿意为了莱拉放弃自己的生命,坦然接受了死刑。毫无疑问,两人那真挚的情感是这出悲歌中最动人的乐章。
3.《灿烂千阳》原名AthousandSplendid Sun,出自一位著名诗人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热情赞颂的一首诗:“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提及创作初衷,胡塞尼说在完成《追风筝的人》后,自己想写一本关于阿富汗女性故事的书,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胡塞尼希望这本小说能为阿富汗传统妇女增添更多深度、细致与情感的内涵,以及让外界更加了解这块土地的苦难与动乱。
川端康成《山音》
1.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每一个人都似乎在有气无力地活着。垂暮之年的信吾面对家中不堪的处境也无能为力:儿媳菊子明知丈夫有外遇,却只能用回娘家、堕胎来抗议,最后依然回到夫家,继续过原先的日子;儿子修一外遇、妻子堕胎、情妇怀孕后又和他分手;信吾的女儿房子,生了两个女儿却依然遭受丈夫的苛待。这样的一个家庭,到底何去何从?
2.小说的时代背景为日本二战战败、天皇投降、政权为美国所接管。这对日本人来说,绝对是奇耻大辱。整个社会也弥漫着由失败带来的消沉和堕落。这样的境况映射到家庭里,便是死气沉沉的日常与破碎的关系。在婚姻里,暴力与不忠也比比皆是。就像故事里的几段婚姻,没有一段是圆满的,都充斥着陰暗与污秽:出轨、冷暴力、弃妇……这是时代带来的恶果,也是人性之恶的膨胀。
3.在书中,川端康成以惯有的唯美笔触,冷静地将战后的世相融于日本自古以来的“物哀”愁绪中,俨然一幅细腻的浮世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他被这样评价:“极为欣赏纤细的美,喜爱用那种笔端常带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
1.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却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他同居,成了他情妇。不久后,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苔丝却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克菜尔,一气之下把他给杀了。
2.在经历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工业的发展侵蚀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秩序,打乱了农民那乡村田园般的生活习惯。很多人也开始幻想通过嫁个有钱人以实现飞黄腾达。小说中苔丝的父亲便是这一观念的持有者,也是酿成苔丝悲剧的“始作俑者”之一。相反,苔丝与克菜尔便对这种观念表示反对,后者甚至有些刻意地“反其道而行之”:不喜欢与城市的年轻女性来往,而是钟爱于苔丝这样的农村少女。除此之外,小说中的“贞节观”也值得深思。在新婚之夜之前就已被迫失去贞洁的苔丝,是否不值得原谅?克菜尔一开始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现代,这一定不是正确的。
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洛德·西蒙曾说:“《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颗明珠,奠定了哈代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地位。”英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也曾盛赞苔丝这一女性形象,称其“早已树立在世界文学画廊之中,成为了最动人的女性形象之一”,而原因便在于“人们对传统美德有所超越,以及她所拥有的人性与灵魂深处的巨大魄力”。
鲁迅《伤逝》
1.涓生和子君都是五四式新青年。坚持自由恋爱的两人,不顾亲朋好友的反对建立了小家庭。但子君很快就陷入家务之中,他们的爱情也未能“时时更新、生长、创造”。不久,涓生被当局辞退,两人的生活便没了着落,涓生对子君的爱情也慢慢削减。最后,当涓生对子君坦露自己不再爱她的真实想法后,子君便被父亲领回了家,并在无爱的人间死了。
2.这是一篇手记,是涓生得知自己“害死”子君后,感到追悔莫及而写下的悲歌。这也是一个从自由恋爱发展到婚姻的故事,它的结局却不那么完美。在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反对婚姻包办的思潮中,涓生和子君不顾封建势力的阻挠,建立了一个“小而幸福”的家庭。但他们没料到的是,维持婚姻并不像恋爱那么简单。当柴米油盐与生活琐碎成了婚姻路上的绊脚石,只有感情作为基础的自由婚姻是否能在当时平稳地走下去?故事的结局已经给出了不那么乐观的答案。
3.作为鲁迅作品中难得的一篇爱情小说,《伤逝》将矛头对准了五四时期中知识青年的爱情与命运。当实力较为软弱的新青年与封建实力抗衡时,当自由恋爱与婚姻自主的思潮与包办婚姻传统碰撞时,是否能有新的希望出现?答案也许人各有之,但小说中的答案却是十分明显了。当涓生与子君的爱情走到末路后,这不仅表明了两人婚姻的死亡,也宣告了在那时鲁迅眼里,自由等美好事物在爱情中终究敌不过封建的壁垒。
伊丽莎白·阿伯特《婚姻史:婚姻制度的精细描绘与多角度解读》
1.配偶双方除了在一起还有什么别的选择?以死亡为终点的婚姻平均延续时间有多长?男人剥夺女性的投票权、控制属于她们的金钱、获得她们孩子的监护权、不受惩罚地搞外遇到底有多普遍?在这本《婚姻史》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2.作为人类至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婚姻既私密又公开。在阿伯特看来,婚姻是一种有关法律、习俗和宗教方面的制度,并涉及爱情、性与忠诚等多方面。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都在探讨与婚姻发展历程有关的最重要的问题。换言之,本书着笔于描绘出婚姻自始至今的模样——婚姻曾经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成了什么样子。“我们的社会总是哀叹婚姻是个即将衰亡的制度,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会结婚,还经常再婚。在研究和组织材料的时候,我频频为过去到现在的各种巨大变化感到震惊——甚至也为那些至今没什么改变的事物感到震惊。”
3.同时身为历史学家和作家的阿伯特,用严谨却并不生涩的语言写下了这本《婚姻史》,并收获了诸多好评。《卫报》曾这样称赞这本书:“她最打动人、最夺目的成就是从不走寻常路、不会选择说教或者老生常谈的文风。就像所有优秀的史学著作一样,她的书是引导读者了解陌生世界的方向标。”《随笔人生》的作者苏珊·奥尔丁也称“《婚姻史》内容宽泛而有针对性,批评尖锐又满怀希望”。
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索《婚姻与道德》
1.在这本书里,罗素以明快活泼的语言讨论了家庭、离婚、试婚、人类价值与性等问题,辛辣地批判旧有的道德观念,提出了以幸福高尚的生活为目标的婚姻制度改革设想。同时,一些在当时被视为前卫的观点,在现在看来仍然不算平庸。这让这本具有争议的书在今天也更具有被阅读的价值。
2.在第10章中,罗素写下了许多关于婚姻的观点。与阿伯特相同,罗素也认为婚姻与宗教有关,但它更与法律有关。而谈到婚姻的幸福与否的问题,他得到一个奇怪的结论:越文明的人,似乎越不能有长久的伴侣。诸如此类的看似“奇葩”的观念在这章里比比皆是。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罗素对性的平反。他认为,性是一种天然的需要,和饮食是一样的。而人离开性也能生存,但是,从心理的立场看来,性的欲望与饮食的欲望是完全类似的——性欲如果遭到抑制,就会大大地亢进;性欲如果得到满足,就会慢慢归于平静。
3.凭借这本《婚姻与道德》,罗素于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盛赞思想高超。究其原因,诺奖委员会解释,“是因为他能够把一般性的哲学思想成功地介绍给人们,他这样做,是对哲学家始终保持兴趣最成功的范例”。
本刊整理自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