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永善
(一)现实意义:纵观兰考三年脱贫攻坚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共识--适时循势创新金融扶贫理念(即“兰考模式”的金融创新理念),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是推进精准扶贫取得明显成效的关键性因素。正是在这种金融创新的理念主导下,兰考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一方面,扶持贫困户兴产业稳脱贫;另一方面,利用“金融杠杆”解决农户发展产业的资金问题。"创新的理念,敢为人先的精神,终使得全国第一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落户兰考县。
(二)路径选择:201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联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兰考县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试验区自批复以来,紧扣总体方案开篇布局,围绕“普惠、扶贫、县域”三大主题,坚持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强调夯实基础与重点创新并举,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共同发力,全方位推进改革落地,“初步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普惠金融模式,找到了普惠金融落地的有效路径。
(一)初步探索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模式,找到了普惠金融落地的有效路径。
1.通过建设"普惠金融一网通"数字普惠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普惠金融落地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风控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创新推广普惠授信,找到了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有效办法。
3.通过实施"信用信贷相长"行动计划,推动解决了农民信用空白、信用意识弱及信用建设难问题。
4.通过建立"四位一体"、"分段分担"的新型风险分担机制,有效解决了普惠授信过程中的风险分摊难、权责利不对等问题。
5.通过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中心),促进普惠金融服务与便民政务服务高效结合,既增强了线下金融服务能力,也确保了服务的规范和可持续。
(二)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大幅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改善。
1.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大幅提升,"边界距离"得分居全省首位。2.覆盖面指数改善,金融服务广度拓宽。3.可得性指数明显改善,金融服务深度显著提高。4.满意度指数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持续改善。5.评价性指数向好,金融扶弱能力提升。
(三)金融发展明显提速,金融资源向重点和薄弱领域普惠配置态势明显。
1.各项存款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2.各项贷款增长强劲,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3.存贷比状况改善,信贷结构明显优化。4.薄弱领域利率下行,定向发力效应初显。5.资本市场取得突破,融资渠道有效拓宽。6.保险市场迅速发展,保障效应显著增强。7.支付、征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深化。
(四)金融助推产业升级效应凸显,重点及薄弱领域发展能力增强。
1.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优化。
2.投资消费增长迅速,县域发展动能增强。
3.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增强。
围绕"普惠、县域、扶贫"三大主题,确立了近期"推动金融服务人人全覆盖、普惠授信户户全覆盖、金融服务站村村全覆盖"、中远期"建立普惠金融兰考培训基地、举办数字普惠金融峰会、探索建立兰考数字普惠实验银行"为目标的工作思路。
(一)基础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2.建立工作机制。3.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下沉公共金融服务。二是金融机构推出特色化产品。三是设立奖补政策和风险分担体系。
4.发展资本市场。
一是培育发展股权融资。二是发展债务融资。
5.普及农村保险。
一是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二是创新推广民生类涉农保险。
6.强化基础支撑。
一是推广移动支付。二是以农村和中小企业非银行信息系统建设为核心,打造新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四是运用动产融资登记系统、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试行应收账款融资。
7.加强金融投入的产业支撑。
8.强调政策引导。
一是政府倾斜资源。二是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三是实施差异化监管。
9.深化金融宣传教育。
(二)重点创新工作
结合建设初期深度调研情况,以事关改革全局、最迫切解决的五大关键难题为突破,谋划"普惠金融一网通"平台、普惠授信、"信用信贷相长"行动计划、"四位一体、分段分担"风险分担机制、普惠金融服务站五大重点创新,形成"一平台四体系"普惠金融模式。
1.打造"普惠金融一网通"数字普惠服务平台。
2.创新开展普惠授信。
3.实施"信用信贷相长"行动计划。
4.建立"四位一体""分段分担"的风险分担机制。
即在普惠授信中探索建立新型分担机制,一是引入政府、保险及担保机构与银行共担风险,形成"四位一体"格局;二是分段担责,2%以内的不良损失由银行自担;超过2%的部分分段分担,其中2%-5%的部分,银行、政府、保险、担保按2∶4∶2∶2比例分担;5%-10%的部分,银行、政府、保险、担保按1∶5∶2∶2比例分担;超过10%的部分,银行不再担责,由政府、保险、担保按6∶2∶2比例分担;三是设置"风险隔离"机制,有效防控风险扩散。
5.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站。结合村委党群服务中心提质改造,建设"4+X"功能的村级普惠金融服务站,将基础服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银行特色服务整合到服务站,提供综合性线下金融服务。
一是紧密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分解落实改革任务,将总体方案的具体任务逐项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探索。推行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权限下沉,落实"尽职免责"、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等差异化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三是围绕普惠金融可持续做文章,加快探索数字普惠金融在县域的有效落地路径。
四是继续完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的具体做法和细节,使模式更成熟更全面更具有复制推广意义。
五是深化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加强普惠金融领域理论研究,强化改革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