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君
摘 要 旅游空间开发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尤其对物理空间相对有限的旅游风情特色小镇(下称“旅游小镇”)而言,创新、融合、拓展旅游空间,对于破解区域空间资源瓶颈、实现小空间大聚合具有显著意义。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本文通过借鉴瑞士达沃斯小镇的经验和浙江富阳旅游小镇空间开发的逻辑起点、作用过程、空间效果,并以无锡省级旅游小镇为基础,以旅游内容、旅游手段为主要方向,提出了旅游聚焦、“旅游+”产业、“产业+”旅游3个优化建设方案,从要素挖掘、要素集聚、要素耦合等角度思考了旅游小镇优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旅游空间开发 优化建设机制 旅游小镇
一、优化建设背景
2017年,长江沿岸中心城市(长信联)工作计划和常务理事会均指出,要做好长江沿岸城市旅游360度全景开发工作。在全域旅游开发大背景下,无锡市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3 ~ 5年分批培建旅游小镇。目前,灵山禅意小镇、湖父镇茶旅文情小镇、阳山桃源风情小镇获批省级旅游小镇创建名单。从旅游小镇开发的深度、广度看,无锡市的优化建设思路与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任务一脉相承,也将为无锡全域旅游开发提供一种基层探索、经验积累。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以无锡的3个省级旅游小镇为空间样本,综合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无锡旅游小镇的优化建设方案和对策。
二、旅游小镇空间的开发机制
(一)关键环节:“三个一”
1.逻辑起点:游客需求。客户需求激发是价值网络形成的起点,传统的旅游需求已逐步进阶到商、养、学等新内容。旅游需求驱动旅游形式更加多样、旅游内涵更加丰富、旅游空间更加宽泛。优化建设旅游小镇的最终目的是给游客提供最优的旅游体验,给居民带来惬意的生活空间。
2.作用过程:“旅游+”。一是挖潜。通过旅游内容,深挖旅游资源存量增量。关注传统旅游业外的其他要素,诸如临近地区旅游资源的“飞地式”利用。二是集聚。围绕核心资源优势形成要素集聚、群落。三是耦合。旅游小镇需要伙伴关系而非配置关系,需要加强产业耦合;需要通过“旅游+”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等方面的智慧链接。
3.空间效果:空间网络。旅游内容推动旅游小镇空间扩大,呈现纵向深耕、横向拓展的特点。纵向深耕:如旅游创意营销提升了旅游空间存量;横向拓展:如旅游工业、农业、文化等,挖掘了旅游空间增量。“旅游+”手段能够推动旅游小镇空间有序化,实现旅游空间功能互补。
(二)两大要素:核心要素、节点要素
一方面,旅游小镇需要丰富核心旅游要素,通过“旅游+”,吸纳更多相关元素,扩大旅游小镇空间;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节点旅游要素,通过“旅游+”,强化节点要素对核心要素的支撑,扩大旅游小镇活动、环保空间。旅游核心资源借助交通等节点要素,实现核心资源之间的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立体式旅游空间网络,丰富旅游空间维度。
三、国内外相关经验及比较分析
(一)瑞士达沃斯小镇
1.得益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舒适的气候、美丽的风光、恢宏的山脉等资源优势铸就了达沃斯小镇的特色,为它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得益于独特的人文生态、文化积淀。达沃斯人文生态主要来自世界经济论坛(世界经济领域最高级别会议)以及其他高质量的国际会议、体育盛会,集聚了相应领域的世界级优秀人才,奠定了小镇的人文生态,有利于文化积淀。
3.得益于独特的经营管理、市场运作。一方面,运用高端会议对旅游的放大效应,如世界经济论坛放大了滑雪胜地的优势,使游客剧增;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论坛带动较多国际会议,会议收入纳入旅游业软硬件提升之中。
(二)浙江富阳模式
1.方向一:“旅游+”内容。存量空间提升模式,如湖州市安吉县“大年初一”风情小镇在营销方面引入特色文化体验街等新业态,加入隐居西湖等旅游配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住宿方面,以明、清等古建筑设计为轴,建设形成包括临水别墅等在内的乡村酒店聚落;时间设计方面,创新设置夜晚“驻地休闲游”,拓展多元化旅游体验。
增量空间挖掘模式,如嘉兴嘉善县巧克力甜蜜小镇在“旅游+工业”方面,建立了斯麦乐巧克力工业旅游示范区;“旅游+农业”方面,依托“碧云花海”项目,变农业生产空间为旅游空间;“旅游+文化”方面,引入婚庆等文创基地活动,变文创空间为旅游空间;“旅游+休闲”方面,利用山水资源开发休闲项目,变生态空间为旅游空间。此外,充分预留乡园环保空间。
2.方向二:“旅游+”手段。智慧旅游发展模式,如杭州丁兰街道智慧小镇,将智慧项目应用于景区、社区管理。智慧景区方面,设置多个智慧接点,实现游客中心、主入口无线网络全覆盖;提供登山游客可穿戴设备等技术服务,帮助游客智能规划登山路径。基础设施方面,将移动平台设备纳入“监控云”,实施“集中研判—分级共享—智慧调度”的联合管理模式。
(三)國内外旅游小镇的词云挖掘对比
运用R语言编程程序进行文本挖掘,对国内外旅游小镇的特质进行词云图谱分析。从图1看,字号越大,代表这个特质越显著,反之则不显著。按照字号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前四位的字号相当,分别为旅游、禀赋、投诉率、区位,分别代表旅游产业特色、生态禀赋、游客投诉率、小镇区位人口密度等含义。
富阳旅游小镇堪称全国样本,但与世界一流小镇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旅游产业特色上,横纵向的“旅游+”内容还不够丰富;在生态禀赋上,建筑垃圾等“环境死角”有待改进;在投诉率上,硬件尤其是软件仍需完善;在人口密度上,除国情差异外,富阳是达沃斯的9倍左右。
四、无锡建设旅游小镇的优化方案研判
(一)省级旅游小镇的现状
1.灵山禅意小镇。灵山禅意小镇特色景观是灵山小镇·拈花湾,拈花湾规划面积1600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有禅意主题商业街区、生态湿地区、度假物业区、论坛会议中心区、高端禅修精品酒店区及胥山大禅堂。
2.湖父镇茶旅文情小镇。茶旅小镇位于江苏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含4平方公里水面),其中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相关设施较为完善。2017—2019年,着力打造唐贡茶文化村和深氧度假综合体,助推湖父旅游提质发展。
3.阳山桃源风情小镇。桃源小镇位于无锡阳山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2平方公里。小镇围绕“生态宜居、特色农业、休闲度假、文化养生”四个特色,融合创新、情怀、生活、人文四个要素,依托“万亩桃源”与“乡村景观”两大主题,形成了亿年火山等特色景观。目前,东方田园二期正稳步推进,项目整体开放后将形成150万人次的年客流接待能力。
(二)旅游小镇特质的数据挖掘
以携程、百度、新浪等官网为数据采集来源,通过数据爬虫方法,可得到无锡3个省级旅游小镇产业、功能、开发、盈利4个方面特质的数据挖掘情况。从产业特质看,网络舆情认为产业资源集聚很重要,但不是为了发展产业而集聚资源,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文居住;从功能特质看,休闲排名第一位,原因是游客消费需求已由传统观光上升至休闲享受,预示着小镇消费功能开始释放;从开发特质看,空间平台排名高于产业内涵、定位,这说明旅游小镇不只是一个物理旅游空间,而是创新创业、人才、金融、科技、情怀等方面的综合空间;从盈利特质看,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收入排名并列第一,这说明从长期考虑,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多元收入将引领旅游小镇的盈利增长轨迹。
(三)基于特质的优化建设
从旅游小镇优化建设的经验看,由于富阳模式起步早、创新快、成效明显等原因,造成无锡略逊色于富阳。但无锡市也有别于富阳旅游小镇的特质,如在世界享有盛名的灵山禅意小镇等。因此,无锡旅游小镇的优化建设既要借鉴富阳的三个模式,也应该立足空间现状,做好三个“突出”的创新。
1.突出旅游元素的创新。优化存量增量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产业微规划。扩充吴文化游赏体验,开创禅意、茶旅、桃源的旅游新模式,构建发展新优势、新格局。
2.突出“旅游+”的创新。构建智慧旅游网络,统筹落实项目引进、营销策划、交通路线等产业要素,推动无锡城市旅游从单一旅游观光地向多元化度假目的地的模式转变。
3.突出“相关产业+”的创新。构建文创、科普、田园示范园等综合空间系统,助推旅游小镇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全方位呈现全域旅游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无锡实践特色。
五、无锡旅游小镇优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旅游用地科学规划,强化旅游空间规范管理
第一,在发展理念上树立可持续的旅游小镇空间开发观,在旅游定位上“去功利化”,在项目选择上“去盲目化”,在发展方式上去“去粗放化”,在发展速度上“去急躁化”。将旅游小镇空间开发深度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中,根据区域空间发展需要因势利导,优化布局,协同发展。第二,在旅游用地规划上,推进“多规合一”,充分对接社会经济发展等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用地统一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旅游相关用地的空间性质。以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指导,统筹利用旅游项目建设等用地,细化相关细则,落实旅游小镇的多元供给方式。在旅游空间管理上,一方面以《意见》为指导,明确各类旅游空间的管控细则,加强空间管理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落实专项空间建设和管理的责任单位,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旅游空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深挖旅游资源特质基因,创新旅游空间开发模式
以游客需求为起点,以保障环境保护空间为前提,以“旅游+”为手段,以特色旅游资源为基础,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小镇空间开发格局。一是对于旅游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小镇(如灵山禅意小镇),重点加强对核心旅游要素的挖潜和节点旅游要素的整合。创新“旅游+”发展模式,鼓励尝试“旅游+异域风情”等元素,注重应用整合营销的传播模式;鼓励尝试“智造+旅游”等元素。二是对于旅游资源基础相对薄弱的旅游小镇,重点加强空间开发中旅游元素的全过程植入,从旅游特色定位等方面全方位思考旅游要素的植入方式。对于旅游关联度较低的旅游小镇空间开发,加强小镇的智库指导和政策倾斜,鼓励学习浙江富阳旅游小镇的建设经验。鼓励走“創意设计—商务休闲—时尚游娱”等新型空间开发路径。
(三)深化“旅游+”功能叠加,推进“小空间大聚合”
有效把握旅游小镇空间开发中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深化功能聚合程度。一方面,推动形成各类旅游专项功能区,保障旅游空间供给;另一方面,有效协同旅游空间与区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动态平衡,保障旅游空间有序。一是叠加好“旅游+产业”功能。湖父镇茶旅文情小镇可以系统梳理历史元素和茶旅产业特质,开展以“参观、体验、学习”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灵山禅意小镇可以开发以“交流、游学、佛教会展展销”等主题的旅游活动,利用会议效应实现旅游发展。二是叠加好“旅游+文化”功能。深挖地区文化元素,开发旅游文化产品。阳山桃源风情小镇可以挖掘本地自然生态等文化,传递给游客。三是叠加好“旅游+景区”功能。积极吸纳景区剩余劳动力到旅游项目建设中,提供各类岗位,提升旅游空间开发过程中的社会效益;实现“主客共享”,优化景区生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鼓励当地居民融入旅游开发中。
(四)加强智慧信息技术应用,完善旅游公共空间配套
加强旅游空间开发过程中的“智慧嵌入”,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现代化的旅游体验。在交通设施方面,强化小镇之间、小镇内部的交通对接,完善旅游引导标识系统,通过街区等景观廊道建设,利用低碳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串联旅游小镇内各旅游项目,打造立体式的区域交通网络。在信息服务方面,加快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完善在线咨询服务功能,增强投诉咨询快速响应能力。在住宿餐饮方面,加快旅游住宿、餐饮接待设施的多元化发展。此外,充分加强旅游小镇内部之间的市场共享等多方面合作,优化配置相关服务设施。
(作者单位为无锡高新区招商发展中心)
参考文献
[1] 李金早.全域旅游的价值和途径[N].人民日报,2016-03-04(07).
[2] 唐德军.全域旅游的空间与用地管理——全域旅游的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创新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6-04-27(A02).
[3] 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