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太多、洗澡要用盆冲、没有游乐场、没有Wi-Fi……仅仅在乡下爷爷奶奶家待了5个小时,12岁的四川遂宁男孩牛牛就决定瞒着父母徒步回城。对于从小生长在城市、对农村和土地缺乏感情的“00后”来说,到农村生活一段时间尽管能够带来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新奇体验,却会给他们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围绕着回不回乡下老家,父辈和子女产生了鲜明的代沟。
【精妙解读】
父母想利用回到乡下老家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忆苦思甜的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磨砺孩子的意志,给他们的精神补“钙”,但很多时候,这“如意算盘”却会落空。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许多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与之相比,一些乡村的社会变迁明显“慢了一拍”。习惯城市生活方式的孩子们,到生活条件相对落后、没有网络的农村生活,难免会因不适应而产生抵触情绪。给孩子的精神补“钙”,回到农村进行“生存体验”并不是万能的创可贴;为了忆苦思甜让孩子接受“回乡教育”,为了吃苦而吃苦,说到底是一种教育迷失。透过“回乡教育”这面镜子,我们也可以捕捉到城乡之间鲜明的差异;缩小城乡差距,让乡村更有生机与活力,“回乡教育”才會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