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引领 推进精益管理 确保设备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2018-04-13 07:57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电力设备管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供热机组设备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2017年,华能集团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整体部署,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强化设备管理标准化,狠抓节能精益化管理,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持行业领先,超低排放提前完成国家计划任务,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中巴经济走廊首座清洁高效大型燃煤电站-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煤电项目建成投运、柬埔寨桑和二级水电站两台机组投产发电。

2017年华能集团完成国内发电量64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供电煤耗完成300.11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24克/千瓦时,截至2017年底,集团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6554万千瓦,同比增长3.9%;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31%,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一、2017年设备运维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一)持续推进设备全过程标准化管理,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一是全面推进设备标准化管理,梳理完善各项生产相关管理制度,积极推进设备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通过开展大修现场督查和检修月度跟踪分析,强化检修现场安全和质量的管控;通过规范技改项目立项审核工作,加大重大技改项目的可研审查力度;优化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跟踪重大技改项目实施进度和实施效果;依托西安热工院开展技改项目设备监理等,多措并举做好技改项目过程管理,确保改造项目取得预期效果。

二是继续深化“降缺陷、控非停”工作。深入开展可靠性指标对标,加强机组非停的统计分析,加大对非停较多电厂的指导;充分利用机组调停机会,加强设备隐患排查和缺陷治理,提高设备可靠性。2017年,公司系统等效可用系数94.31%,同比上升0.02个百分点。伊敏电厂5号机组实现连续运行712天,刷新集团公司60万千瓦等级机组长周期运行记录。在能源局、中电联联合组织的2017年电力可靠性指标评价中,华能有7台机组进入各类机组排行榜,占总数的16%。

三是扎实开展生产管理领域提质增效,严格大修技改项目以及生产费用的管控,深入开展生产费用的对标分析。优选安全、供热、节能、煤场封闭、码头改造等能够明显提升安全性和经济性、社会效益的技改项目实施。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取得明显效益。临河电厂在国内首创供热期间切断低压缸进汽技术,以极小的投资和灵活的方式实现了热电解耦,机组供热能力显著提升。

四是建立电力技术监督管理新模式,实现技术监督集约化、规范化、专业化管理。2017年集团公司将所属发电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及节能技术集成应用等14项专项技术服务工作委托西安热工院统一开展,调动和整合了热工院全部专业力量与仪器资源,加强共性和难点问题的集中攻关,充分发挥了公司科技产业对发电主业的产业协同优势。西安热工院成立了广州、济南、苏州、太原、昆明等五个技术监督服务中心,保证了现场应急服务快速响应。

(二)节能精细化管理成效突出,能耗指标领先实现新突破

一是深挖机组节能降耗潜力,持续推进优秀两型企业的创建工作。2017年华能集团以推进煤电节能降耗技术集成应用为主线,以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全面提升、能耗指标实现“两个领先”为工作目标,“抓两头,带中间”,深入开展节能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强化节能深度对标,组织开展30万及以上等级机组提质增效竞赛,深挖机组节能降耗潜力,深化小指标达标治理工作,持续推进优秀两型企业的创建工作。开展华能系统联合循环机组指标体系研究,编写完成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指标评价导则及节能改造技术指导意见。2017年能耗指标完成值和领先工作实现新突破,供电煤耗全年完成300.11克/千瓦时,同比下降2.24克/千瓦时。

二是积极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节能技术创新取得新突破。临河电厂在国内首创供热期间切断低压缸进汽技术,通过全关汽轮机低压缸进汽蝶阀,以极小的投资和灵活的方式实现了热电解耦,机组供热能力显著提升,供电煤耗降至160克/千瓦时。伊春和长春热电厂固体电蓄热调峰装置建成投运;沁北、长兴、玉环、海门、德州和秦岭等电厂进行了启动过程中提前投入脱硝试点;丹东电厂通过优化低压缸进汽流量实现了供热期间深度调峰;营口电厂在深度调峰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干湿态一键转换。行业首创的沁北电厂1号机组煤粉加热和包一电厂空冷岛互连改造示范项目推进顺利;大坝、日照、铜川等电厂供热背压发电机相继投运,大幅降低了厂用电率及供电煤耗,充分实现了供热抽汽能量高效梯级利用。

三是2017年清洁能源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修订完成了8项风电监督标准,编制联合循环电站燃气轮机监督、光伏电站能效监督等6项行业技术监督标准,清洁能源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二是积极推进风电区域集控中心和风机振动监测平台建设,开展三北地区特高压直流外送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涉网特性改造;三是新能源公司开展区域公司同品牌风机对标工作,有效降低风场设备故障率;澜沧江公司开展水电站数字化、智能化课题研究,功果桥水电8站率先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管理模式。2017年风电厂用电率完成1.03%,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燃机供电煤耗209.83克/千瓦时,同比下降7.38克/千瓦时。水电等效可用系数完成95.16%,同比提高3.44个百分点,实现水电可靠性指标的新突破。

(三)环保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圆满完成排污许可证申领任务,112家火电厂全部按期取得排污许可证,海口电厂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火电企业。

二是超额完成超低排放任务,截止到2017年底,集团公司已有260台、1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容量占比已达90%以上;其中位于东部地区的机组万成改造任务的105%,中、西部地区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占比分别为95%、68%,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任务。

三是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监督,达标排放水平持续提升,三项污染物达标率均超过99.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绩效分别较上年下降47%、26%和48%,继续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四是认真落实特殊时期环保应对措施,圆满完成空气质量保障任务。

五是认真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前部署节水与废水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废水排放情况调查摸底,加强废水排放风险管控力度。

(四)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一是关键前沿技术研发取得新进展,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完成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顶盖扣盖等里程碑节点,IGCC机组性能进一步提高,700℃试验验证平台累计运行1.5万小时。

二是科研项目取得新成果,二次再热机组应用技术研究等25项国家和集团重大科技项目通过验收;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关键技术等10余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燃煤电站经济运行关键技术研究等22个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清能院参与的“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开发、研制与工程示范”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2017年度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一)项目开工及投运情况

2017年华能集团公司电力工程建设项目新开工装机容量467.7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装机容量373.28万千瓦,占比79.8%。

2017年投产新机679.32万千瓦,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建设项目实际投产装机容量分别为313万千瓦、125.5万千瓦、154.86万千瓦、85.96万千瓦。投产低碳清洁能源项目532.32万千瓦,占当年投产装机容量的78.36%。

截止2017年底,集团公司境内外全资及控股电厂装机容量达到17181.9万千瓦,其中火电工程装机容量12927.6万千瓦;水电工程装机容量2226.1万千瓦;风电工程装机容量1785.1万千瓦;光伏工程装机达到容量243.1万千瓦。华能集团低碳清洁能源装机达到5325.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31%。

(二)工程建设管理经验及成果

1.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制定《集团公司电力建设项目现场安全检查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年”和“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年”活动,加强安全监管,落实管理责任,强化安全培训,提升安全意识。121个在建电力项目全年未发生人身及设备事故,实现基本建设安全“零事故”目标。

2.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以质量监督、设备监造、工程创优为着力点,强化监督,坚持闭环整改,及时消除隐患,提高工程质量,各基建工程质量管理可控在控,未发生工程质量责任事故。

一是全面加强质量监管,认真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组织完成了73个项目共计230次重点阶段的监检,发现质量问题11597项,均已整改完成。

二是加强设备监造,严把设备制造质量关。西安热工院完成了101个项目的设备监理工作,发现设备质量问题4233件,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理。

三是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积极开展创优工作。小湾水电站工程荣获2016~2017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荆门热电、东山燃机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伊春热电获得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格尔木光伏项目获得电力优质工程奖。

3.技术创新持续提升。

罗源电厂炉后烟气岛综合治理应用了公司近年烟尘超净排放的技术积累,创造性地提出了高低温烟气相结合喷雾蒸发结晶的技术路线,开拓了用低造价简单工艺系统实现脱硫废水安全永久处理的环保新领域;完成大型数字化智能风电场技术研究及示范科技项目;在新华电厂开展北方寒冷地区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示范工程。如东海上风电在大孤岛、CPT、尾流特性、运维平台、控制策略等方面取得应用成果;数字化大坝施工管理系统在黄登水电站全面应用,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为电站投产发电后大坝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大华桥水电站上游采用胶凝砂砾石(CSG)过水围堰,经过了两个枯期三个汛期安全运行检验,降低了围堰造价,为CSG筑坝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4.基建专业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017年修订了关于基建业绩效考核、新能源项目施工准备及开工、新能源管理概算编制、机组投产奖励、水电达标投产等工作等9项相关管理制度及办法。基建管理标准更加健全,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强设备监造工作,将设备监理工作向前段延伸至产品认证,即对风险较大的设备、部分关键设备、首次使用重大新工艺的设备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认证),使用“TPRI认证”品牌,力争“TPRI认证”首先在华能系统内使用,被市场接纳后逐步推广。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风电新增生产基地的考察评估。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建设单位、监造人员人员对新增生产基地进行考察评估,准确判断新基地的生产及管理能力,提前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确保产品供货质量及进度要求。

三、2018年电力设备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是高质量发展对安全生产提出高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公司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设备治理质量、检修技改质量、节能降耗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过程管控,提高科学化水平,加强新技术应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提质增效水平。

二是严峻的电力形势对安全生产提出要求。当前我国电力装机增速大于用电需求,煤价持续保持高位,电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效益同比大幅下降,这给公司安全生产和降本增效工作提出了更严的要求。

三是火电机组调峰灵活性及低负荷经济运行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部分电厂参与深度调峰后,能耗指标大幅上升的程度已严重偏离合理值,未采取相关措施或措施执行不到位,也未开展相关改造工作来提升机组低负荷运行的经济性。

四是基建工程原材料质量问题依然突出,零部件代用现象时有发生。

原材料质量问题反映了设备制造厂商从源头把控设备质量的意识淡薄,也是设备监理须重点防范、持续加强检验力度的工作内容之一。部件代用问题在火电项目辅机设备、风电主机及变压器、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等设备仍时有发现,部分厂家用低成本、质量较差的部件代替技术协议中的部件。

五是火电基建设备分包情况依旧严峻,除各大锅炉厂外,汽机及部分辅机设备厂商也存在大量外包生产情况,由于分包商质量良莠不齐,质量问题较多;风电项目部分塔筒厂家在南方地区建设新的生产基地,采用挂牌厂或协作厂模式进行生产。新基地往往技术骨干缺失,设备配备不足,管理不到位,质量问题较多。

四、2018年重点工作

(一)突出抓设备创新管理,确保设备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以设备创新管理为主线,通过强化设备状态检测和状态检修,加强标准化管理;开展设备综合治理、提升大修技改工程质量、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建设、加强新能源生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一是注重新技术应用,积极推进以状态监测和寿命管理为基础的设备管理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设备评估机制,建立设备评价标准,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全面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二是持续加强设备综合治理,深入剖析非停原因,全面加强检修标准化管理,持续提升大修技改工程质量,开展重大检修技改项目技术监督评价,强化技术监督针对性和有效性,多措并举提升“控非停”能力。

三是创新信息化融合,推进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建设。按照三级管理模式的要求,针对集团公司、产业/区域公司、基层企业实际管理需求,创新信息化融合,集成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班组管理、技术监督、节能管理、资本性支出、可靠性统计分析等多种综合管理与辅助决策分析功能,建设与世界一流企业相适应的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平台。

(二)持续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确保能耗指标持续改善

一是开展新一轮优秀节约环保型企业的动态创建和指标创优工作,狠抓节能降耗节能、配煤掺烧精细化管理,加强小指标全面达标治理,抓好大修机组节能降耗先进技术集成应用,加大节能降耗相关技术改造力度。

二是加快节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大宽负荷高效、广义回热、排烟余热深度回收、汽电耦合等先进技术推广力度;开展空冷岛互连和冷却塔提效改造,应用先进防垢技术提升机组冷端性能和节水效果;推广制粉、燃烧、脱硝优化和多变量协同调频调峰等控制优化技术;积极开展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技改试点工作,抓好清洁能源经济运行管理,确保实现能耗指标“两个领先”的年度目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灵活性提升和高效供热,进一步提升火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水平。在认真总结临河、丹东、长春、伊春等电厂灵活性改造示范项目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他具备条件的机组开展提升灵活性方案论证优化,重点通过运行优化、精细化管理和设备系统深度挖潜提升调峰能力,以较小的投入实现深度调峰和经济运行目标。开展低负荷下运行经济性研究,提高电网辅助服务能力。采用乏汽供热、供热能量梯级利用等高效供热技术,积极开展现役煤电机组的热电联产改造,拓展煤电机组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积极拓展供热市场,增大供热量,大力发展工业用汽,加强供热调度,优化供热方式和供热参数,进一步提高机组供热经济性。

四是抓好清洁能源节能管理。落实燃气机组经济性指标评价导则和节能技术导则各项措施,进一步改善燃机能耗指标。组织水电、风电经济指标对标工作,构建光伏电站经济指标体系,深化新能源节能研究,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贡献度。

(三)认真落实国家和集团公司环保工作部署全面开展环保风险排查整改

一是认真贯彻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切实落实环保调度、污染物排放、车辆错峰运输等清洁生产措施。

二是进一步总结已经完工的超低排放改造经验,统筹改造进度与发电供热生产安排,适时推进中小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三是加快推进节水和废水治理改造。启动废水排放实时监管平台建设,按照环保领先标准开展全厂节水和废水处理升级改造。

四是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工作。对照中央和地方环保督查、环评管理要求,落实好保护区红线、生态环保红线等手续,加快开展环保设施“三同时”和验收。加快环保验收尾工整治和环保水保验收进度,确保项目依法合规建设运营。

(四)强化基建阶段设备质量管控,加大新增风电设备生产基地的考察评估力度

一是进一步加强设备监造工作,将设备监理工作向前段延伸至产品认证。即对风险较大的设备、部分关键设备、首次使用重大新工艺的设备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认证),使用“TPRI认证”品牌,力争“TPRI认证”首先在华能系统内使用,被市场接纳后逐步推广。二是加强对风电新增生产基地的考察评估。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建设单位、监造人员对新增生产基地进行考察评估,准确判断新基地的生产及管理能力,提前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确保产品供货质量及进度要求。

猜你喜欢
供热机组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运行控制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660MW亚临界机组清洁疏水系统节能改造
我国首台采用四支路技术抽水蓄能机组投入试运行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PPP模式应用于城市供热项目分析
350MW机组DEH控制系统的优化
汽轮机供热系统的技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