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攀
【摘 要】人类在发明了核电之后,虽然为世界能源的紧缺贡献了一份力量,但与此同时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恐慌。自从人类开始利用核能源开始,全世界已经发生过好几起核泄漏事故,例如日本福岛核电站和美国三里岛核电厂。核电在解决能源的问题的同时,核泄漏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所到之处皆为不毛之地,同时对后世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核电厂的安全运行便成为人们开发和利用核能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核电厂;安全性;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 TM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4-0212-002
随着人类对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全球的能源逐渐紧缺,同时由于能源过度开发和使用,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于是人们转而对新型清洁能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而核能因为具备高效率、低污染、低成本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所利用的最主要的新型能源。想要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核能,首先要确保核电厂安全的运行。核能虽然解决了世界资源紧缺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因此人们对安全利用核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1 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问题
1.1 核电厂运行系统失效
在核电厂运行的安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核电厂运行系统失效这一问题,不仅后果严重而且会产生联合反应。例如,如果核电厂发生了核泄漏或其他严重性事故,这些事故同时可能影响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致使冷却剂系统大量失水。在核电厂的运行系统中,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如果核电厂中的蒸汽发生器出现问题,则会导致系统中传热管的破裂。此外,出系统异物事故、放射性物质丢失等问题也属于核电厂运行系统的失效问题。在核电厂的运行中,这些安全问题是不容小觑的。
1.2 核电厂运行管理不到位
在中国的核能行业,由于管理和监管部门的设置比较琐碎、繁杂、且具有一定的碎片化,因此很难统一集中地去管理核电厂的运行安全。与此同时,国防科工局和国家能源局设置的界限不清晰,在核能開发、新反应堆的研究、国际开发和后端管理这些方面上存在职能分工不均匀的问题。
1.3 核电厂设备出现故障
在核电厂运行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设备有损坏或失灵的问题,从而阻碍整个核电厂的正常运转和工作。例如,如果核电厂的蒸汽机超速运转,将有可能导致整个轴系出现断裂,引发其他的安全问题。除此之外,设备问题同样也包括大型变压器、轴瓦和发电机的损坏。设备故障可能由电气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控制系统失灵和热工保护的举动操作导致,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高重视。
1.4 安全器具的养护不当
据统计,核电厂中安全工器具的损坏大多是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和养护不到位等造成的,特别是在核电厂中,经常有操作人员在完成作业之后,不通过传递绳将安全器具放置稳妥,而是直接从高空抛掷,导致器具使用寿命降低及损伤。除此之外,一些技术人员直接将工具暴露在风吹日晒下,导致器具出现磨损和锈蚀等问题,这些现象都体现出工作人员对正确使用和养护安全工器具意识的缺失,势必会对接下来安全工器具的使用造成恶略影响。
2 核电厂运行安全性目标的建立
核电站安全性目标包括核设施的设计、施工建造、调试、运营和管理者几个方面,主要目的是以更高的效率促使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达到国家行业有关规定的最高安全标准,将核电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并使得事故发生之后对周边公众安全、环境安全的影响达到最小。因此安全性目标首先应当让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和接受。
安全性目标依照其特点可以分为定量的、定性的、概率论和确定论的。一般情况下,对安全性目标的要求越高,那么此目标则越可能是定性的,这是由在建立安全性目标的过程中其他复杂、不确定的因素决定的。在实际运用安全性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对定量的、定性的、概率论和确定论的安全问题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加以全面地考虑,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安全性。到目前为止,对于安全性目标,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对现在已有的核电站对环境辐射的安全性目标,很显然是确定论的,分别是:(1)在核电站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每一座核电站对人类的辐射影响应不大于0.25mSv每人每年。(2)如果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核电事故,公众个人有可能受到的甲状腺剂量当量以及有效剂量当量应当分别小于50mSv和5mSv;如果发生一次规模重大的事故,公众个人有可能受到的甲状腺剂量当量以及有效剂量当量应当分别小于1Sv和100mSv。除了环境辐射安全性目标外,我国安全管理部门还即将建立核电站技术的安全性目标,比如反应堆堆芯损坏概率的安全性目标。核电站安全性目标的建立和运用对核电站的安全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需要企业予以足够的重视。
3 提高核电厂运行安全性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措施
为保证核电厂安全、顺利地运转、工作,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方面。(1)建立完善的核电站应急管理小组。建立成熟的核电站应急小组可以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对核电站进行有效和及时的基础上支持,这同时对提高技术人员核电站安全监管能力也有很大帮助。这一点,在很多发达国家核电站的成功案例中都有所提及。(2)建立合格的核电站应急科学技术小组。当事故发生时,核电站应急科学技术小组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针对现场情况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在组成应急科学技术小组时应当严加筛查,有丰富经验的核电站工作者及知识丰富的科学院士优先。(3)建立专业的核电站卫勤小组。当发生核泄漏这一类事故时,核电站卫勤小组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抢险救灾,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大大减小这一类突发事件对整个核电站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4)提高工作人员应急救援的能力。比起发达国家核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我国的还比较传统,效率也不是很高。为此,应当引进新型应急技术,做到能够让核电站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合格的应急救援能力,从而更好地确保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3.2 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
核电企业在开办核电站之前,首先应当依照国家核安全法规制度及相关的行业规范,在大体上建立安全管理方法,并细化到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各类章程、突发事件应急办法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中去,加强核电站运行和操作的规范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核电站运行的安全。除了监督管理之外,企业还应当加大建设道德激励制度的力度,并将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融入其中,利用道德激励制度将整体的道德风险落实到个体员工的道德风险之上。有研究表明:道德风险越高,则更容易出现行为败坏的人,即个体行为的成本与其道德风险成正比关系。如果道德风险越高,则个体的行为成本也相应越高,这对于监督管理制度来说就应当加强。
3.3 提高操作安全性
对于核电站的安全运转,机器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作业的环境这三点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是由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的,同时作业环境和条件也是由工作人员的维护程度来决定的。由此可见,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很大一部分上还是取决于工作人员操作的安全性。由于近些年来几起核泄漏事件的发生,核安全文化也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在开发和利用核能的过程中,应始终把安全作为首要原则。因此,企业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核安全知识进行学习并总结出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要点,在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避免因工作人员小小的疏漏而酿成严重的后果。只有工作人员熟悉安全操作的流程,严格地遵守企业制定的安全的规范进行操作,才能够保证核电站运转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当在社会上进行核电安全问题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正确地认识核能,避免公众对核能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并提高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4 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定期养护和检查
企业应针对安全工器具的养护和检查制定一系列的规范,要求管理安全工器具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自己管理名下的安全工器具进行质量检查,周期间隔应不得超过一个月。如发现安全工器具有严重磨损或超周期等不合格的情况,应立即将器具封存处理,并在器具上做好禁用标志,放置不合格的工器具再次被人使用。同时,在遇到这类情况时,管理人员还应当积极上报,交由相关部分讨论不合格工具的处理办法。在每次检查完毕之后,管理人員应当认真做好检查情况的记录。在检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注意不能随意拆卸安全工器具的零件及任何部门,防治对工具的后续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5 及时进行核电站运行工作的总结和反馈
就经验来看,目前核电站的安全事故在发生之前都有一定的征兆,一次安全事故彻底发生之前会出现好几次将要发生而未发生安全事故的现象。例如,在核泄漏真正发生之前,有可能核电站就已经出现好几次将要发生核泄漏而未遂的现象。因此,工作人员在发现这些安全问题的征兆时就应当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将这些情况记录下来并上报给上级组织,共同商议解决办法。由此可见,当有安全问题的征兆发生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对其总结,针对作业环境对问题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安全隐患的源头,并及时地进行反馈。在发现问题之后,工作人员应当主动采取措施,解决和调整从而解决问题。核电企业在处理核电站的运作时,应当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处理安全问题的同时总结经验,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是核电厂运行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核电企业应当从制度、工作人员素质、安全工器具这三方面入手,依照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制定详细、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人员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通过定期对安全工器具进行检查和养护,减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核电厂运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兵华.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核安全监督管理基本问题及策略[J].建筑知识,2016,(1):57-58.
[2]宋瑞祥.我国核电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与对策——对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地基的调查[J].环境保护,2016,(2):234-235.
[3]冯婉兰,张崇岩.国家核安全局在核电厂调试和运行期间的核安全监督管理[J].核电工程与技术,2015,(3):35.
[4]郭松,李晓钟,王宇翔.核电厂安全阀维修策略优化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7,(s1):18-21.
[5]马旺发,肖朱强.核电厂气动阀可靠性研究与维修策略的建立[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5):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