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华早报》4月11日文章,原题:研究称中国北方地区有害臭氧污染加剧北京大学发布的研究显示,尽管中国已在全国范围大力治理空气污染,但北方地区地面臭氧浓度在上升。
冬季严格的限制工业、运输等措施,已使该地区达到至关重要的2013年至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然而,北大课题组对中国北方33个城市的污染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尽管这些城市空气中的有害颗粒PM2.5浓度已下降,但白天平均臭氧浓度大幅上升。臭氧是由太阳光与氮氧化物和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量不受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互作用所产生。交通堵塞是其主要源头。臭氧是被中国官方空气质量指数列入监测范围的6种常规污染物之一。
本周公布的研究报告中,10个北方城市2014年至2017年的臭氧浓度上升40%。据认为,其他种类污染物降低反而加剧当地臭氧浓度上升。报告称:“区域内PM2.5和PM10的下降导致空气中悬浮物的减少,提高了产生臭氧所需光照的强度,促进了臭氧生成的效率。”
中国研究人员去年发布的报告将臭氧列为与日俱增的健康风险之一,会导致中风和心脏病死亡病例增加。“PM2.5每年导致100多万人过早死,臭氧导致10万人以上过早死”,绿色和平组织的劳里·密利沃塔说,中国臭氧浓度骤增,应受到更多关注。▲
(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