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国网蚌埠供电公司 韩 辉
实施纯电动公交车推广普及是大势所趋。国网蚌埠供电公司在助力政府实施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的过程中,明确“四个立足”,采取“四优行动”,为公交集团提供“多快好省”的电力服务,彰显“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央企形象。
(1)能源之困。我国汽车产销保持快速增长,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我国形势更为严峻,原油进口占原油消耗近55%,能源大量进口危及到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国家能源安全。
(2)环保之痛。我国约有公交大巴50万台、出租车120万台,总量占全国机动车总量的1.7%,其耗油量大、运行负荷高、尾气排放多,耗油量占到了27%,排放总量更高达37%以上,公交电动化刻不容缓。
(3)发展之需。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推广扶持电动汽车支撑性政策,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电动小轿车的推广普及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对于电动小轿车的推广普及尴尬局面而言,电动公交车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普及率迅速拉升。根据蚌埠市政府的规划,至2020年,蚌埠市将完成主城区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建成“零排放”绿色城市公交的目标。
(4)司乘之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纯电动公交车使驾驶更安全、方便、灵活、舒适,且噪音小,提速快,行驶稳,乘客乘坐更加舒适。
通过广泛调研,蚌埠市在实施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推广普及的前期,主要存在“四缺”问题:
(1)供电企业缺信息。全覆盖的需求未在第一时间传递到供电公司,围绕需求优化电网的方向未明确。
(2)公交集团缺指导。公交集团在规划建设、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在充电桩使用维护过程中,在车辆试验运行的过程中,缺少供电企业的专业指导,事倍功半。
(3)生产厂家缺销路。受电池寿命、充电桩普及、销售价格等因素影响,虽然国家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电动汽车的销售总量仍处在较低水平。
(4)政府推动缺合力。未能形成政府、公交集团、供电公司等多方参与的沟通机制,纯电动公交车普及的速度不快。
经过调研,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公交集团、供电公司、生产厂家、人民群众在实施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推广普及过程中的立场和诉求,为市政府实施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部门:提升环保指数,提升司乘人员获得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提升城市形象,释放改革发展红利。
公交集团: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减少运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减轻公交车司机劳动强度。
供电公司:实践”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拓展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业绩。
生产厂家:增加车辆销售,提升经济效益,寻求战略伙伴。
人民群众:提升舒适程度和方便感,增加乘车意愿。
通过调研,及时掌握政府部门、公交集团、供电公司、生产厂家、人民群众等不同利益群体在实施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的过程中具备哪些资源,提供哪些支撑,负担哪些成本,实施哪些服务,为纯电动公交车顺利推广普及奠定基础。
政府部门:具有行政权利,有较强的投资和融资能力,可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可制订推广普及规划,分期分批购置纯电动公交车,出台优惠补贴政策,牵头督促相关利益方按照计划、方案逐步实施。
公交集团:具有较强运营优势。负责培训驾驶员,实施日常运营和管理,完善车辆场站建设。
供电公司:有一定投资能力,有专业技术优势。优化电网为充电桩提供电源,提供业务指导,实施优质服务。
生产厂家:有一定投资能力,有专业技术优势。负责无偿实施充电桩的建设,提供纯电动公交车售后服务。
人民群众:增加乘坐意愿。优先选择乘坐公交出行,是企业盈利的保证。
通过分析各方需求与意愿,通过“政府推动,电力主动,公交行动,厂家互动,多方联动”,纯电动公交车推广普及形成局面。2017年,蚌埠市投资7.4亿元,一次性购入500辆比亚迪、138辆安凯纯电动公交车,车辆生产厂家先后在13个场站建设充电桩。蚌埠供电公司采取“四优八不”行动,实践“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1)优化电网,实施不推不拖。主动融入政府纯电动公交车推广规划,做好与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车和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的衔接,推动充电设施规划与地方控制性详规无缝对接,在充电桩选址、电源点建设等方面提出积极建议。
(2)优惠电价,执行不折不扣。为鼓励电动汽车在电力系统用电低谷时段充电,提高电力系统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和客户的充电成本,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从事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服务的经营性企业,采用单独报装、集中接入电网方式的,执行大工业用电分时价格,2020年前暂免基本电费。
(3)优先保证,落实不等不靠。为公交充电桩报装提供“绿色通道”,蚌埠供电公司对业务受理到现场勘查、供电方案答复、审查施工设计图,再到施工检查、竣工验收、签订供用电合同等一系列工作流程进行时限压缩,保证公交充电桩在第一时间接入。
该公司还结合国网公司充电桩建设规划,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标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按需建设”的原则,在蚌埠区域建设汽车充电桩,探索兼容纯电动公交车的可行性,扩大纯电动公交车推广普及的条件。
(4)优质服务,行动不停不断。蚌埠供电公司在蚌埠市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推广普及的规程中,为公交集团提供“多、快、好、省”的电力服务。
“多”,即多个部门组成专业技术服务团队,根据公交充电桩长时间、大功率、大电流的特性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全方位提供各项技术支持。
“快”,即对公交集团提出的涉电服务需求,在第一时间响应,保证服务快马加鞭、快速响应、快捷办理。
“好”,即组建共产党员服务队,涵盖生产、营销、规划、电网运行等相关专业,实施“每年一次会商、每季一次走访,每月一次指导”,继电保护、电能质量、涉网试验等专业技术人员分工合作,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为公交集团充电设备做“全面体检”。
“省”,即开展上门服务、现场受理、工程对接等一系列便民措施,减少客户临柜次数和办理时间,并根据充电时间段,为客户设计最为合理经济的电价执行方式,想方设法为客户节省费用。
(1)社会责任接触点。通过政府、公交集团、供电公司、生产厂家、群众百姓之间沟通合作机制的建立,公交集团充电桩成为蚌埠供电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接触点、实施优质服务的连接点,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责任央企形象。通过服务充电桩建设,突出“什么人、什么事、谁来办、怎么办、何时办结”等重点环节,完善了“交办、催办、督办、查办”等工作制度,明确了办理范围、办理事项、办理部门、办理措施、办理时限,使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2)发展共赢新支点。在蚌埠市层面,通过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普及推广工作,比亚迪在蚌埠投资30亿建设轨道交通生产基地,成为蚌埠经济步入省内“第一方阵”极大推手。在公交集团层面,公交集团执行大工业电价,2020前免收基本电费,每年可节省基本电费987万元;晚间充电享受峰谷电价,若全部在低谷时段充电,每年可以为公交集团节约成本约1800万元。在供电公司层面,纯电动公交车充电多在晚间进行,能够有效平抑电网峰谷差。2017年下半年,公交集团充电桩增供电量1507万千瓦时,占下半年售电量的0.34%,售电量增长贡献率达3.15个百分点。
(3)节能减排闪光点。据统计,蚌埠市现有44条公交线路,除6条公交线路为燃气车辆外,其余线路均已升级为纯电动公交车,纯电动公交车覆盖率已占总营运车辆的88%。与燃气车辆相比,638台纯电动公交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2万吨,既实现绿色环保出行,又能提高车辆营运的安全性。同时,为了配合国家新能源战略,蚌埠供电公司已经在供电辖区内的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个主干道内,建设了8个充电站、32个充电桩,进一步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发展,更有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