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应利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712000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问题是关系公共卫生及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各地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存栏量剧增,家畜家禽多种疫病如猪蓝耳病、猪瘟、仔猪大肠杆菌病、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禽流感、新城疫及腺病毒病开始流行,病死畜禽数量增多,给无害化处理增加了难度。如果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对病死畜禽进行科学、规范、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将会导致病原扩散。
(1)无害化处理宣传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有关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政策,如《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置规程》《动物防疫法》及《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有关部门也给基层兽医人员发放宣传手册,但知识普及仍不够深入。同时由于资金和执法人员缺少,加上相关案件无人报备,监督力度和监管范围都远远不够。
(2)规模化屠宰场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部分小规模屠宰加工厂由于成本限制及屠宰量少,缺少成套的无害化处理设备,往往难以高效快速处理病死畜禽,需运出场外进行深埋,存在环境污染风险。
(3)缺少统一固定的无害化处理场所。来自农村散养户及小规模养殖场的病死畜禽,主要以掩埋方式处理,当病死率升高,死亡畜禽数量增加时,则难以及时处理。掩埋尸体的土地需间隔较长时间才能再次被利用,若不集中处理,会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
(4)政府资金投入少。真正实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需要耗费人力及运输、燃料、执法人员补助等多项经费,现阶段这方面的资金并未完全落实,多由农户或养殖企业自己承担。由此一来,更易导致无害化处理不能规范、彻底地进行。
(1)完善无害化处理设施。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尽快健全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对养殖场内病死的畜禽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规范施工、科学选址、合理规划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无害化处理池。使用消毒池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和被污染的动物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与分解,实现消灭传染源、阻止疫病扩散的目的。市县级养殖场应建立1个集约化、机械化的无害化处理中心,每个乡镇都应当设立1个无害化处理场,存栏奶牛50头、生猪500头、家禽10000羽以上的集约化养殖场都必须具备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2)规范无害化处理程序。应当组织和召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宣讲会,介绍畜禽尸体无害化处理的方法,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进一步规范畜禽无害化处理操作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无害化程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监督和指导养殖场工人对病死畜禽开展无害化处理。
(3)做好防疫工作。落实好畜禽防疫工作,确保防疫质量,设置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减少疫病发生,降低畜禽死亡率。搞好圈舍环境卫生,定期对器械和圈舍进行消毒,并对养殖场周围的老鼠、蚊蝇等有害动物进行驱杀,阻止疫病传播。
(4)建立养殖档案。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畜禽养殖档案,规模化养殖场还应建立无害化处理档案,要清楚地记录每只畜禽的“来历”和“去向”。驻场的防治人员也应做好治疗记录工作,认真追踪每只患病畜禽,对无法治愈的畜禽及时隔离和扑杀。
(1)加强宣传工作。认真做好《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及《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基层养殖人员的法律意识。
(2)快速推进养殖业转型。推广科学的养殖理念,推进养殖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建设,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型。
(3)落实责任。病死畜禽处理的第一责任人为畜禽养殖场,每个养殖场都应当具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基层畜牧兽医站应当履行好监管职能,明确规模养殖场应为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负主要责任,所有的养殖场都必须守法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严禁病死畜禽产品和污染的生物制品流出,自觉接受监管部门监督。
(4)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出售病死畜禽制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全面做好对养殖场相关工作的监督。设置举报热线,设立黑名单,将不按规定对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养殖场列入其中,并对这些养殖场进行重点监控和曝光,取消其补助,禁止其贩售动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