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丽霞 黑龙江工业学院 158100
牛瘤胃臌气是因为牛采食了大量容易发酵的饲料,产生了大量气体,气体在瘤胃和网胃内迅速积聚,膈与胸腔脏器受到压迫,引起呼吸和血液循环障碍,甚至窒息死亡的一种疾病。通常多发于牧草茂盛的夏季,每年于清明之后,夏至之前期间多见。
原发性瘤胃臌气最为常见,主要是采食了大量易发酵的青绿饲料,特别是舍饲转为放牧的牛,最容易导致急性瘤胃臌气的发生。采食堆积发热的青草,或经冰霜冻结的牧草,霉败的干草以及多汁易发酵的青贮料,特别是舍饲的牛突然饲喂这类饲料,往往会引起本病。过多采食开花前的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如苜蓿、紫云英、三叶草、野豌豆等,或鲜甘薯蔓、萝卜缨、白菜叶等,产生大量气体而引起。舍饲的耕牛,长期饲喂干草,突然改为青草或放牧而采食过多,或误食毒芹、乌头、白藜芦、佩兰、白苏等有毒植物,或桃、李、梅、杏等的幼枝嫩叶,均可导致急性瘤胃臌气的发生。奶牛和肉牛饲喂的饲料配合或调整不当,谷物饲料过多,而粗饲料不足;或给予的黄豆、豆饼、花生饼、酒糟等未经浸泡和调理;或饲喂胡萝卜、甘薯、马铃薯等块根饲料过多;或因矿物质不足,钙、磷比例失调等,都可成为该病的发病原因。继发性瘤胃臌气,最常见于前胃弛缓。其他如创伤性网胃腹膜炎、食道阻塞、食道痉挛、瘤胃与腹膜粘连、瓣胃阻塞和膈疝等疾病,都可引起排气障碍,使瘤胃壁扩张而发生臌气。
急性瘤胃臌气,通常在采食大量发酵性饲料后迅速发病,有的甚至在采食中突然呆立,停止采食,食欲消失。病初期举止不安,不断起卧,回头望腹,腹围迅速膨大;左肷部凸出;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下腹部触诊瘤胃内容物不硬而呈粥状。瘤胃蠕动出现短暂的增强,但很快就减弱或消失,呼吸困难,头颈伸展,张口伸舌,呼吸数增至60次/分钟以上。心悸,脉搏急速,脉搏数可过100~120次/分钟以上。后期心力衰竭,脉不感手,病情危急。结膜先充血而后发绀,颈静脉及浅表静脉怒张,但体温一般正常。
泡沫性臌气,常有泡沫状唾液从口腔中逆出或喷出。瘤胃穿刺时,只能断断续续地排出少量气体。瘤胃液随着瘤胃紧张收缩向上涌出,阻塞穿刺针孔,排气困难。病的后期:心力衰竭,血液循环障碍;目光恐惧,出汗;有时肩背部皮下气肿,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往往突然倒地、痉挛、抽搐,陷于窒息和心脏麻痹状态。
慢性瘤胃臌气,多为继发性因素引起。病情弛张,瘤胃中度臌胀,时而消长,常在采食或饮水后反复发生,通常为非泡沫性臌胀。但继发于食道阻塞或食道痉挛的病例,则发病快而急。
该病的病情发展急剧,抢救病畜,贵在及时,采取有效的紧急措施,排气消胀,方能挽救病畜。因此治疗原则着重于排除气体,止酵消沫,健胃消导,强心补液。
(1)排除气体。病的初期,使病畜头颈抬举,适度地按摩腹部,促进瘤胃内气体排除。病情轻的,使病牛立于斜坡上,保持前高后低姿势,不断牵引其舌;或用木棒涂煤酚皂溶液,给病牛衔在口内,同时按摩瘤胃,促进气体排出,也能奏效。当发生窒息危险时,首先应用胃管放气或作套管针进行瘤胃穿刺放气,防止窒息。
(2)止酵消沫。 用松节油 20~30mL、鱼石脂 10~15g、酒精30~50mL加适量温水,或8%氧化镁溶液600~1000mL一次内服。非泡沫性臌气,放气后通过胃导管或穿刺针注入稀盐酸10~30mL,或鱼石脂15~25g,酒精100mL,常水1000mL;也可用生石灰水1000~3000mL,放气后用0.25%普鲁卡因溶液 50~100mL、青霉素100万IU注入瘤胃,效果更佳。
(3)健胃消导。用2%~3%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瘤胃,调节瘤胃内pH。若因采食紫云英而引起的,可用盐类或油类泻剂;或用毛果芸香碱0.02~0.05g;或新斯的明0.01~0.02g,皮下注射,排出瘤胃内易发酵的内容物,促进瘤胃蠕动,有利于反刍和嗳气。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机能状态,及时强心补液。泡沫性臌气,药物治疗无效时,应立即进行瘤胃切开术,常可获得良好效果。接种瘤胃液,采用健康瘤胃液3~6L,并应用青霉素或土霉素适量,灌入瘤胃内,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