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杀菌剂对葡萄灰霉病的药效试验

2018-04-12 02:19超,刘薇*
新疆农垦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花穗灰霉病病斑

杨 超,刘 薇*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林木种苗管理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灰霉病是果蔬栽培中的一种常见病害,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侵染引起,是葡萄栽培中普遍发生并且危害严重的病害,危害时期主要在花蕾期和开花期,危害葡萄的花穗,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品质和贮藏效果的重要病害[1]。据统计,葡萄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产后损失在20%~30%,严重时达50%以上,甚至更高,是当前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2-3]。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速克灵、多菌灵、百菌清等农药进行化学防治,长期盲目性施用农药,极易引起葡萄灰霉病原菌出现抗药性[4-5],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致使生产投入成本加大,但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却并不理想,甚至影响葡萄的品质,最终导致农民收入减少。

为减轻葡萄灰霉病的危害,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探索葡萄的无公害化技术,本试验选取了生产上目前常用的4 种化学药剂,以田间试验结合室内接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明确不同药剂对预防和治疗灰霉病的效果,为葡萄不同时期预防和治疗灰霉病的药剂选择提供理论基础,为葡萄的安全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作物:巨峰葡萄,树龄4年。

供试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由广州市中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多菌灵)由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40%嘧霉胺SC(施佳乐)由拜尔作物科学公司生产;50%异菌脲SC(扑海因)由山东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7年在兵团第十二师林木种苗管理站试验基地进行,试验地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在3%左右,碱解氮含量50 mg/kg,速效磷15 mg/kg,pH 为中性偏高的壤土,土壤肥沃。葡萄树龄4年,株距1.5 m,行距2.0 m。

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分为室内接种和田间试验两部分,分别设5个处理,处理1: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1 000 倍液; 处理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多菌灵)800 倍液;处理3:40%嘧霉胺SC(施佳乐)1 000倍液;处理4:50%异菌脲SC(扑海因)1 000 倍液;处理5(CK):清水喷施。

田间试验:选择处于葡萄灰霉病发病初期的地块用于设置灰霉病防治效果试验;同时选择未感葡萄灰霉病的另一相邻地块设置灰霉病的预防效果试验,2个试验地块所用药剂种类及计量相同,均按说明使用。小区采用完全随机排列,2个试验每种药剂处理重复3 次,共30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面积10 m2,共施药3 次。采用CD-16型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分别于葡萄开花前(5月23日)进行第1次喷药,坐果期(6月21日)进行第2 次喷药,果实膨大期7月23日进行第3 次喷药,要求叶片的正反面都喷湿,直到叶片药液欲滴为止。喷药后不再施用对葡萄灰霉病有控制作用的其他药剂,其它田间管理措施与常规管理一致。

表14 种药剂对葡萄接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表24 种药剂对田间已染灰霉病葡萄的防治效果

室内接种试验: 采集试验地无伤病的葡萄果实带回实验室供试,用不同浓度的上述药剂浸泡10 min,以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晾干备用。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用针刺破葡萄,并在刺伤处接种灰霉病菌,接种后将葡萄放入培养箱内,20℃恒温培养箱内培养[6],分别在接种3 d、5 d和7 d 后统计已染病葡萄果粒数,调查病情级别,以此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1.4 调查方法

施药后及时进行治疗效果和预防效果调查,采用分层随机调查的方法,按树体上、中、下3个部位各随机取20个果穗和叶片调查发病情况,同时在施药期间观察各药剂对葡萄有无药害现象。

病情级别按以下7个标准分级,花穗病害分级方法,以花穗为单位:0 级:无病斑;1 级:花穗病斑少(<5个);3 级:花穗病斑多(>5个);5 级:花穗病斑>5个,且穗轴有1~3个病斑;7 级:花穗病斑>10个,且穗轴病斑>5个[7]。其中: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对室内离体葡萄接种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对新鲜无病害的果实进行灰霉病接种3 d 后,对照处理病果率即达到了100%,病情指数达到29.4,而经过4 种药剂处理的果实均表现未发病。在接种5 d 后,处理2 和处理4 出现病果,病果率分别为4.6%和5.1%,病情指数分别为2.66和4.13; 处理1 和处理3 仍未出现病果。接种7 d后,处理2 和处理4 的病果率和病情指数略有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趋于平稳状态。

2.2 不同药剂对田间已染灰霉病葡萄的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次施药10 d 后,处理1和处理3 对葡萄灰霉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分别达到65.1%和67.9%,且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第二次施药10 d 后,处理1 和处理3 的药效持续性较好,仍在67.4%以上,且与其他处理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3 的治疗效果最好; 第三次施药10 d 后,处理3 的防效持续效果最好,防效达75.3%,相比之下显著高于处理2 和处理4。

2.3 不同药剂对田间未染灰霉病的葡萄植株的预防效果

从表3可以看出,第一次施药10 d 后,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处理1 >处理3 >处理2 >处理4;处理1的防效为74.7%,与处理3 相比差异不显著,与处理2 和4 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第二次施药后10 d,处理1 的防效最高,达76.6%,与处理3 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1 和处理3 药剂防效的持续性较好。第三次施药后10 d,处理1 的防治效果最高,为79.8%,但与处理3 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相比有显著差异。

表34 种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预防效果

3 小结

通过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可以看出,葡萄灰霉病侵染速度快,在3 d 内对照处理即全部染病,目前生产中常用的4 种药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均有一定的效果,在治疗葡萄灰霉病效果方面,40%嘧霉胺SC(施佳乐)处理3 的治疗效果较好,为67.9%~75.3%,其次是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在预防葡萄灰霉病方面,处理1 喷施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的效果较好,为74.7%~79.8%,其次是处理3 喷施40%嘧霉胺SC(施佳乐)。

4种药剂对葡萄的生长发育均无明显的药害现象。根据田间调查结果发现,葡萄的灰霉病主要发生在葡萄的花蕾期和开花期,因此,需要掌握好施药时间,于最佳时期进行施药才能有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兵团第十二师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的灰霉病发病率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区域内葡萄的产量及品质,因此,为降低病原菌对药剂的抗药性以及提高区域内的葡萄品质,建议采用不同的药剂进行交替使用以有效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花穗灰霉病病斑
阴雨寡照天气枇杷花穗腐烂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探讨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花穗整形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散叶莴苣灰霉病药剂筛选试验
核桃叶斑病发生动态及病情扩展进程研究初报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疏剪花穗对石硖龙眼开花座果的影响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苹果树腐烂病斑季节扩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