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海兵
为全面掌握全国城镇内部土地利用情况,2009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组织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每年对全国所有城市和建制镇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逐级汇总。自2014年起,我院先后三次将2009—2013年、2009—2014年及“十二五”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向社会进行公开发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6年覆盖全国698个城市、18883个建制镇的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现已公布。同时,我院结合该项工作开展了部分村庄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以及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土地利用效率效应、土地利用热点等专题研究分析工作。
目前,该项工作数据成果也已经在“地耗”评价与监管体系建设研究、土地资源承载能力及优化配置专题研究、全国城镇土地资产总量测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估等国土资源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该项工作数据汇总的成果已经为国家税务部门的“以地控税”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机制和方法,提高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分析,加大数据成果发布力度。强化城镇土地利用汇总数据成果在节约集约用地、以地控税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扩大城镇土地调查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和成果应用范围,更好地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年底,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在京发布《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成果》,该报告系统介绍了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及汇总成果。
为全面掌握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情况,从2009年开始,国土资源部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汇总工作,按照“建制镇—县—市—省—国家”方式,对城镇内部的每块土地利用现状,逐级汇总形成全国城镇土地利用数据。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所有698个城市、18883个建制镇连续八年(2009~2016年)的城镇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详细掌握了我国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状况,并开展了数据的分析工作。现将主要汇总数据及分析结果公布如下。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943.1万公顷。其中,城市面积占46.0%,建制镇面积占54.0%。
在区域上,东部地区城镇土地面积占全国城镇土地总面积的40.0%,中部地区占23.3%,西部地区占26.6%,东北地区占10.1%。
在地类上,住宅用地面积315.9万公顷,占33.5%;工矿仓储用地267.9万公顷,占28.4%;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17.5万公顷,占12.5%;交通运输用地110.3万公顷,占11.7%;商服用地69.8万公顷,占7.4%。
2009—2016年,全国城镇土地面积增加218.1万公顷,增幅为30.1%,年均增长3.8%。增长速度总体呈逐渐放缓趋势,年度增幅由2010年的4.7%下降至2016年的2.9%。
城镇土地面积增长向中西部地区、建制镇集中,用途结构持续向商服、工矿仓储用地倾斜。区域上向中西部地区偏移:2009—2016年,中部、西部地区城镇土地增幅分别达到40.6%和41.9%,均明显高于全国总增幅。东部、东北部地区增幅较低,分别为19.4%、23.2%。层级上向建制镇集中:2009—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面积增幅为22.9%,低于建制镇增幅13.6个百分点。用途上向商服、工矿仓储用地倾斜:2009—2016年,全国城镇各类土地中,商服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增幅最大,分别增长了51.7%和46.3%,大大超过全国总增幅。
城镇住宅用地增幅与全国城镇土地增幅基本接近,增长向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偏移。2009—2016年,全国城镇住宅用地面积累计增幅为31.6%,年均增长4.0%,与全国城镇土地增幅基本接近。2009—2016年,中、西部地区的城镇住宅用地年均增幅介于5%、6%之间,均大于东部、东北部地区的年均增幅。对于不同规模城市,2009—2016年,其住宅用地的年均增幅由高到低依次为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及超大城市。
城镇工矿仓储用地、商服用地产出效益不断提高,商服用地产出效益的增长速度逐步超过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的增长速度,区域上呈现由西到东,由内陆到沿海递增的规律。2016年,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为655.1万元/公顷,较2009年累计提升48.6%;商服用地产出效益为5419.5万元/公顷,较2009年累计提升68.4%。2009—2016年,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的增长速度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商服用地产出效益整体增长比较平稳,从2012年起,年度增幅超过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年度增幅,平均值维持在7%左右。2016年,商服用地产出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东部地区的商服用地产出效益为西部的2.7倍。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东部地区的工矿仓储用地产出效益为东北部的2.6倍。(本刊记者林凤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