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2018-04-11 13:43仝泽民
关键词:青年教师思政政治

马 欣,仝泽民

(东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 20162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校是我们党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沿阵地,教师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具体实践者,中国教育事业的路怎样走,学生的魂铸成几何,决定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建设“双一流”大学,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时代,高校肩负着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型的历史使命。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石。2018年是教育部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提升年,“在教师教学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已经写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可以说,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决定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而紧迫

(一) 青年教师对在校大学生影响深远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师队伍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教育部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我国高校专任教师的规模已经超过153万,其中45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占专任老师的65%以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课堂上、实验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很关键,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政治立场以及政治态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青年教师承担大量的教学科研工作,是联系学生最为紧密、影响学生最为直接的群体,他们与学生接触较多,且与学生年龄接近代沟小,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道德情操都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为直接。毫无疑问,青年教师是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 党中央对高校教师思政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3年5月,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文,就“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给出了具体意见。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号召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并把“有理想信念”放在好老师标准的第一位。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实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1],并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也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宏观部署。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再次强调“教师思想政治状况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并且把“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视为与“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等重要的战略工作。

(三) 高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地区。随着我国高校开放式办学的不断深入,留学归国、交流互访的教师人数也在增加,一些西方意识形态观念也趁机而入、不断渗透,且传播更加隐蔽,高校防不胜防。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促使青年教师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奋斗的实践活动,自觉抵制西方社会思潮。青年教师的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学校的指导地位,巩固广大青年教师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做好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现状与主要问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得益于此,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整体较好。但近些年来,常见互联网曝光损害师德师风的事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不少青年教师存在思想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依然有不少改进空间。总的来说,主要有三点。

(一) 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参与感不强

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参差不齐,南北方高校的政治氛围存在差异,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有待加强。很多青年教师参与政治热情不高,缺少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比起政治理论学习他们更热衷于专业水平的提升[2]。部分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对思想政治问题重视不够,对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缺少关注热情,一些青年教师由于在国外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海外学习和培训,意识形态弱化,可能产生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传统价值观淡漠甚至抵触的现象,个别人对共产主义信仰抱怀疑态度。

(二) 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选择功利化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高校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如今我国正处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经济改革,利益分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凸显,青年教师深处其中,思想观念不免受到多方面侵扰。在全媒体时代,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受网络空间中各类社会思潮影响较大,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思想已经影响到青年教师的价值选择,一些不良价值观念的渗透、片面的舆论引导也对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 职业责任感弱化,核心价值观模糊

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相对优越,成长经历较为单纯,容易受不良思想的侵蚀,部分青年教师心理素质现状不容乐观。“重科研轻育人”“重学术轻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术考核较实,育人考核较虚”,一些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科研水平的提升,忽视教师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忙于发论文、搞课题、评职称,未能树立起坚定崇高的职业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3]。

三、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思想状况的原因分析

(一) 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导致青年教师思想产生问题的主因。一是,职业成就感不强。教书育人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显现的过程,短时间内对于人才培养的效度无法直接量化体现。在教学一线承担大量课时的青年教师往往在工作量考核中并不突出,甚至不如发表几篇论文来得更为直接,教书育人在有些人的观念中成为一种“负担”和“任务”。此外,新时期青年教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更加关注自我,更加独立并向往自由,淡化了集体主义理念,不愿意接受管束,不是完全讲求奉献,而是有功利倾向。二是,科研压力较大。科研压力是许多青年教师都面临的一道关卡。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短期内无法独立承担大的科研项目,多数都在教学科研一线,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加入,承担科研工作较多,科研压力大,而其科研成果相对比较小,难免存在对教师岗位认同感不足现象。三是,生活压力较大。现实问题影响青年教师的自身发展。大部分高校青年教师收入不高,并且高校的收入在地域上的差距并不明显,赡养老人、抚育子女、购房安家等生活压力较为沉重,尤其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青年教师面临较大的生活、购房等压力[3]。长此以往,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缓解,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想,甚至会出现逃避社会责任、不愿履行政治义务、消极工作等现象。

(二) 高校因素

高校体制机制的漏洞和缺失会间接引起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的问题。一是,人才招聘环节对思想政治状况把关不严。高校在人才招聘环节注重科研水平和学历职称的考量,缺乏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把关。平时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也相对滞后。选拔任用机制存在局限性,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现象,机遇意识相对不足,有能力有想法的青年教师容易受到大环境影响而懈怠。二是,考核考评制度不尽合理。部分高校在对青年教师业绩考核方面依然存在“重业务轻思想”现象,在主要的考核评价标准中缺乏对思想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把控,“软条文”缺乏“硬约束”,往往形同虚设。很多高校一直沿用的“学生评教”也存在制度性缺陷,不能够科学地衡量教师的师德师风。三是,跟踪培养关怀制度不到位。青年教师面临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以及生活和生存压力、精神和经济压力,而舒缓压力的过程更多由自己完成。高校在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的力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某种层面上讲,现在青年教师要承担的压力比以往要大得多,但高校的很多制度性安排并没有及时完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能及时跟进新时代的要求。

(三) 社会因素

外界环境对高校教师思想状况的影响越来越不能忽视。一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不减。随着高校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高校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阵地,各种暗流涌动的社会思潮斗争从未停止过。青年教师多数受过一定的国外教育,专业教育有余而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缺乏对西方文化与社会思潮客观科学辩证的认识,缺乏对本国国情民情世情的充分了解,在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间容易出现偏差。二是,网络信息渗透加剧。全媒体时代,信息渗透无所不在,网络世界鱼龙混杂,网络信息泥沙俱下。信息技术革命正在颠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输、价值观教育,网络信息对青年人的影响远大于传统知识教育对他们的影响。随着互联网价值渗透的深入,如果网络信息无法有效监管,意识形态无法有效引导,那么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就会出现问题。三是,教育培训影响力弱。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对于青年教师面临的迫切现实问题选择性忽略,形式主义、本本主义、照本宣科的倾向严重,无法调动积极性。教育方法单一,没有能够深入到教师成长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法持续进行和推陈出新,教育方法很难保证连贯和统一,浅尝辄止,很难入脑入心。

四、 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提升路径

(一) 加强党建驱动,抓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简称“思政”)工作,离不开党建工作的坚强引领,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是做好教师思政工作的根本所在。一是,提高工作认识,落实好党委负责制。学校二级党委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思政工作,把教师思政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密切合作的工作格局。学校二级单位党委书记要落实好教师思政工作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将抓教师思政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督促党政领导班子按照责任抓落实。二是,完善基层党建,发挥支部引领教师作用。规范组织生活,强化政治功能,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教工党支部要围绕“正常化、受欢迎、有实效”的工作目标,按照“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的基本规范,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落实好“三会一课”基础制度,落实好“两学一做”基本内容,定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和教学经验交流,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构建优良的师德师风。三是,创新党建工作平台,丰富青年教师生活。坚持党团联动模式,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依托团委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教师思想文化活动。重点做好海归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和思想引领工作。加强党建在青年教师群体中的存在感,通过组织开展交流会、联谊会、沙龙论坛、文体活动等形式,凝聚青年教师,为他们搭建交流分享的平台,疏解工作生活压力。

(二) 完善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障

从制度上保障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推进。一是,建立健全管理工作体制。依托党委教师工作部,建立校一级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健全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青年教师思政工作的目标、任务,校领导统筹,组织、人事、宣传、科研、教学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要将青年教师思政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二是,不断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师德师风量化评价机制,注重培育宣传教学一线青年教师和岗位能手,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4]。通过专题辅导报告、交流访谈、社会实践、学员论坛、思想调研培训等形式,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师德师风教育、职业成长教育等,牢固树立育人意识。坚决贯彻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有效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搭建教学科研帮扶机制。为青年教师创造深造、出国的有利条件,针对青年教师设立科研启动专项资金、专项课题,配备带教老师,促进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支持鼓励青年教师在校内外挂职锻炼,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此外,为缓解生活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津贴发放过程中,优先考虑青年教师的现实需求。

(三) 着眼现实情感需求,解决实际困难

高校应以情感为核心,人文关怀为重点,以化解实际困难为着眼点。一是,注重情感融入。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需求,主动倾听一线青年教师对于思政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关注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多种途径和方式搭建科研和教学团队,积极推动青年教师在团队中成长成熟。二是,解决实际困难。青年教师正处于提高业务素质阶段,却面对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高校领导要适时了解青年教师的困难,着力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解决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困难。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建立青年教师思想状况监测机制,及时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现实困境,尽可能加以解决。三是,发挥组织活力。依托群团组织做好服务引导,探索成立教工分团委,增设教工分团委副书记、活动部部长和副部长,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体生活。增强工会、妇联组织对青年骨干教职工的凝聚力和服务功能,建立青年教职工工作委员会,并按学科组建分委会,有效发挥青年教师在学校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

(四) 畅通沟通联系渠道,关注思想动态

要为青年教师打通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要为校领导架起关心青年教师的桥梁。一是,建立对话沟通机制。高校有关部门要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尝试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心、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与青年教师保持情感互动、思想交流,征求各方面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并将处理意见及时反馈。二是,建立校领导联系制度。学校党委领导要定期听取教师思政工作汇报,对青年教师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及时回馈,对教代会中涉及青年教师权益的提案多加关切,着力解决困扰青年教师生活发展的现实问题。三是,准确把握思想动态。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是会随着周围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高校需要定期做好师德师风状况滚动调查,注意准确把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状况。

(五)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注重实践锻炼

着眼未来,抓好青年教师思政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水平、理论素养、宏观视野、实践能力。一是,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利用好教育培训资源,提升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的质量和水准,引进培训专家开展培训,及时解答时政热点、舆论焦点问题,筑牢教师理想信念根基。加强社会实践锻炼,通过实践提升、观察学习、走访调研,提升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二是,抓好实践教育。既要注重理论教育,也要重视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广大青年教师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各高校培训体系中,可根据需要增加实践内容,如深入乡村、工矿企业、改革前沿、不同高校等,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校情[5]。三是,用好网络平台。网络新媒体是青年教师业余聚集的主要空间,很多教育领域的热点、焦点问题容易在网络上发酵[6]。需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的重要性,对青年教师的教育引导,要改变传统教育培训的说教式和灌输式,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运用好微信、微博、科学网和教育网等青年教师使用较为频繁的网络平台,主动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