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坤,祁洪玲,盖玉妍,叶苏平
(大连民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50)
通过走访少数民族地区,与民族地区旅游企业经理、企业家对话,了解民族地区行业发展状况及对民族旅游人才的需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立足沿海、服务民族是大连民族大学办学特色之一,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是学校的服务面向定位。但是落实到具体专业,究竟应该如何服务,怎样体现在专业建设方面,思路一直不清,认识不统一,经常摇摆。服务内容断片式,碎片化。
民族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相关民族文化旅游特色课程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课程设置雷同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民族地区缺乏了解,人才培养与民族地区企业用人需求严重脱节,导致不能完全符合民族地区旅游企业需求,学生在民族地区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普遍偏低。[1]
目前全国旅游管理专业偏于理论研究教师,对实践操作性教师轻视,在评定职称和定级方面强调学术研究,致使大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心灰意冷,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2018版旅游教学质量标准”中突出强调,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由双师型教师授课的规定,目前,旅游双师型师资的匮乏也带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限制,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本专业和企业的合作主要有参观、进校讲座和学生进企业定岗实习等。其中企业定岗实习期限最长,通常由旅游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场所,并根据企业岗位设置及工作特点安排学生短期实习,实习期一般三个月或半年,岗位非特殊情况不调动,仅仅对实习学生进行各项专业技能短时间培训。实习模式非常单一,双方互相渗透性不强。
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面临创新转型发展,民族地区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内市场潜在需求推动着低成本民族地区旅游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对民族地区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进入了量的新高点;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商业与服务模式进入多元发展时代,对民族地区旅游行业服务与管理人才提出了质的要求。
目前,民族地区周边国家是重要的旅游客源。东北、西北民族地区接壤俄罗斯、蒙古,东北地区与俄罗斯文化交流机会多,逐渐发展成旅游热点;西北穆斯林民族与中亚诸国和土耳其、伊朗、埃及等中东国家在宗教文化上相近,是增长中的潜力市场。西南、华南民族地区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临近,交流频繁,渐趋热点。南亚的印度是新兴经济体和金砖国家,近五年来华旅游人次增速保持在10%以上,在主要客源国中表现显著。
可以预见,这些区位优势条件使民族地区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业对外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和核心竞争优势。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沿线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必将迎来重大拓展机遇,而民族地区旅游人才的需求也会出现巨大的缺口。根据2017年旅游年鉴统计数据整理,预计2018年全国民族地区旅游直接从业人员缺口100万名,间接从业人员缺口300万名以上,对民族地区旅游服务和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属专业性、实用性非常强的技能型专业,要求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训练须达到操作规范,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民族学专业知识须具备一定水平。校企合作办学,顺应时代,既符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又依托强大的行业背景,满足学生成才就业多元化需求。校企合作办学需要校企双方加大行业资源、实训基地、学生就业等方面的投入。
(1)内部认识统一。针对民族旅游教育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教师一致认为,民族院校应该以服务民族地区为己任,在制订培养方案和目标实现上,应该主动适应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岗位群要求,充分考虑到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整。
(2)校企合作共建。尝试和本地区旅游企业、民族地区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混编师资队伍、共编教材、共同指导学生竞赛、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
(1)突出民族地区特色。制定实施符合民族地区旅游业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方案。充实并完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使其适应民族地区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与民族地区企业开拓协同实践型课程。立足于学校实验室,汇聚校内外、民族地区优秀双师型师资开展教学+实践课型研究。根据民族地区旅行社和景区需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育人,实现专业改造与升级。
(2)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依托旅游创新工作室,校企之间深度融合,搭建校企双赢的更大平台,以“行业专家”为首,带领学生参与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创业,提出多种创业模式和营销平台,以微小资金投入启动创业,以创新理念开拓新的领域。
引导旅游管理专业紧跟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明确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深化体现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2]。另外,大力支持和组织学生以民族地区为选题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探索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机制。
注重共建共组合作,培养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根据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积极通过与民族地区企业交流、互聘、互派等形式,构建了高校与民族地区政府部门、行业联合培养教师的有效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企业相关学习、交流和培训,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申请研究项目,促进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本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
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和民族地区共同建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建了企业化课程,将课堂放在企业,由校外指导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度,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开设民族旅游学、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策划等相关课程。还推出“3+1”人才培养模式,三年在校区上课,一年在民族地区企业学习,学生第七学期开始专业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论文调研,学生专业实习与第八学期毕业论文(毕业调研)结合、企业导师与专业教师,根据实习任务设计毕业论文题目和论文内容,从旅游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出发,搭建全过程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平台,完成实习任务和毕业论文,实现“协同育人”工作任务,最终实现旅游职业生存能力、行业就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力、创新拓展力。本专业从2013年开始实际操作,完成相关企业毕业论文从全体毕业生的60%直至100%。每年印制1本实习案例集,每个实习学生提供实习案例,由院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校稿[3]。
(1)本专业以品牌旅行社导游、出境领队及外联人才培养培训为主,培养国际化导游。为此从2013级学生入校开始,一是推行国家导游人员资格证书考试。从一、二年级学生入手,连续三年有针对性进行国家级导游证辅导、培训,以举办学校导游大赛推进辽宁省导游知识大赛,以导游竞赛带动全员培训机制,国家导游证考取率由最初的10%,到2017年(2015级学生)专业考取率47%,实现多人次考取中文导游和外语导游证,所有老师看到了努力的结果;二是培养民族地区景区、旅行社带团服务人员,学生从考证课程到实习全过程监控管理。
(2)以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为主。注重和民族地区开展对口服务,2012年以来,鼓励和支持教师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及时掌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最新动态,构建科研反哺教学的长效机制。本专业连续六年以武陵山片区的贵州省铜仁市瓦屋镇、贵州铜仁地区相关旅行社、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龙潭镇、辽宁阜蒙县赫图阿拉城等为案例点,开展了科学研究、专业实习、毕业调研和就业工作。
推动民族地区人才事业发展是民族院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服务民族地区的重要举措,今后本专业将牢牢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教育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学校和民族地区,加大旅游教育的软硬件投入,以双师型队伍岗位培养为切入点,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继续开展民族地区旅游企业深层合作,总结办学经验,强化互动,协同育人,不断探索本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为民族地区提供优质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