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婷
【摘要】目的 研究肝硬化腹水加压绷带专利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患有肝硬化腹水疾病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患者肝硬化腹水加压绷带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经过肝硬化腹水加压绷带专利技术治疗后,止血率为80%,死亡率为0%;对照组经过生长抑素治疗后,止血率为60%,死亡率为13.3%。结论 肝硬化腹水加压绷带专利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加压绷带;专利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4..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患有肝硬化腹水疾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35~8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腹部出血,脾脏明显肿大,均具有生命危险。
1.2 治疗手段
观察组患者60例,采用加压绷带专利技术治疗。具体如图1-3所示。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加压绑带,包括用于绑在腹部的绑带1以及用于压紧在腹部针眼上的加压模块2,所述绑带1采用网布结构,绑带1的一端固定用于固定绑带1的另一端的魔术贴11。加压模块2包括固体加压块21、第一固定层22、第二固定层23和棉花24,所述固体加压块21采用硬质发泡材料。所述第二固定层23缝合固定在绑带1上,所述固体加压块21固定于第一固定层22和和第二固定层23 之间。第一固定层22和第二固定层23采用通过针线缝合。第一固定层22和第二固定层23之间夹设有棉花24。第一固定层22和第二固定层23从内之外设置有两段缝合线25,其中一段缝合线25沿固体加压块21的下端边缘设置,另一段缝合线25沿第一固定层22的边缘设置,所述棉花24位于两段缝合线25 之间。
对照组30例患者在输血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生长抑适量后,再以250μg/h速度持续注射48h后,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
1.4 判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止血程度与死亡率的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止血程度与死亡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30例,止血率为80%,死亡率为0%;对照组经过生长抑素治疗后,止血率为60%,死亡率为13.3%。经过数据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肝硬化患者腹水经常与低钠血症、肾功能损伤等疾病合并存,并且相互关联。其发病机理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内脏动脉扩张→有效动脉血容量不足→激活血管收缩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则会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腹水、低钠血症和肝肾综合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缓解针眼处渗液流出的,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加压绑带。
加壓绷带专利技术的优选包含:①加压模块还包括第二固定层,所述第二固定层固定在绑带上,所述固体加压块固定于第一固定层和和第二固定层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更加方便固定固体加压块。②所述绑带采用网布结构,绑带的一端固定用于固定绑带的另一端的魔术贴。采用这种结构,便于绑在腹部,并且便于根据腹围大小进行调节。③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采用通过针线缝合。④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之间夹设有棉花。采用这种结构,不仅可以提高舒适性,减小压迫感,并且有助于对轻微的渗液进行吸收。⑤第一固定层和第二固定层从内之外设置有两段缝合线,其中一段缝合线沿固体加压块的下端边缘设置,另一段缝合线沿第一固定层的边缘设置,所述棉花位于两段缝合线之间。采用这种结构,棉花不易跑出。⑥所述绑带采用网布结构,固体加压块的底部固定有卡扣公件,卡扣公件穿过绑带的网孔后固定卡扣母件,所述第二固定层的底部也固定有卡扣公件,卡扣母件固定在第三固定层上,第二固定层和第三固定层分别位于绑带的两侧。采用这种结构,可以利用网布结构的特点,即布满了网孔,因而加压模块可以在绑带上自由调整位置,并通过卡扣公件和卡扣母件的卡接,从而将加压模块固定在绑带上。⑦所述固体加压块采用硬质发泡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注射生长抑素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肝硬化腹水的加压绑带通过将绑带绑在患者腹部,并通过加压模块压在腹部的针眼上,可以有效对针眼出加压,从而防止有效缓解针眼处渗液流出。
参考文献
[1] 黄加权,李艳辉,黄铁军,黄海燕,余海静,肖 非,邢铭友,宁琴.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J].中国药师,2007,10(9):861-863.
[2] 乐桥良,林克荣,张志坚.肝硬化腹水患者非肿瘤非外伤性血腹的诊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27):101-104.
[3] 刘 学.肝硬化腹水研究及临床治疗[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247-248.
[4] 邵茉莉,刘冰熔.肝硬化腹水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60-165.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