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艺术设计化的推动方案研究

2018-04-10 03:27肖永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

肖永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引言

作者已在本课题的两篇文章中阐述了乡村艺术设计化的概念、必要性以及思路,此处不多加赘述,本文试图阐述乡村艺术设计化实施及推动方案。

费孝通先生早在《乡土重建》中指出,城乡经济一旦与文化上的传统关联发生断裂,乡村地方的自治系统遭到了全面破坏,洪流冲击之下的中国乡村必然逃不掉溃败的命运。2016年“乡村建设及其艺术实践”学术研讨会上学者邓小南、渠敬东,艺术家渠岩等学者提出“在我国努力现代化之路上,农村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至今日,三农问题和农村的危机非但没有缓解,反而随着资本的入侵,陷入空壳化、原始化境地。”①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社会发展与乡村经济建设的担忧。以及一些艺术家和学者在艺术介入乡村复兴做出的积极探索,为乡村建设思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艺术设计产业和观念介入乡村建设——乡村艺术设计化,探索我国乡村建设更为广泛应用和有效实施的路径。

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国内有不少的案例,如山西的许村、安徽碧山、河南信阳等等,总结建设的宝贵经验:一是从文化特色入手,与外界沟通交流,吸收外界资源;二是通过艺术补充发掘乡村文化,重构乡村理想;三是发展乡村旅游,推动经济转型。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实践中也存在几点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只是艺术家的产出带动的交流互通,经济增长缓慢;二是大量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农家乐竞争激烈,出路单一;三是脱离现代工业化大生产趋势,脱离乡村现代化产业发展趋势,乡村发展建设短板较多,动力不足。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看,工业革命催生了现代文明形成,工业革命诞生在英国,然后辐射欧洲,再到美国、日本等等。人类发展史上没有一个文明体系在英国工业革命前自己演化成现代文明,究其原因是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效率和社会分工。机械化生产和分工协作成为现代化决定性作用,乡村产业逃离不了工业化大生产背景和现代社会的分工协作。乡村现代化必须依托现代工业协作体系,走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道路。农业技术和设备已经不是农业现代化的羁绊,而是土地,2015年国家鼓励农村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转型,未来农业发展合作社、农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庄园经济主体。借助当下互联网思维、新营销思维、新物流技术、新基础设施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国内、国外乡村艺术设计化的建设经验

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先生开始其乡村改造实践,时至今日乡村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其主要思想结合今日社会发展总结为五点经验:一,乡村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基;二,乡村必须发展工商业,而工商业必须以农业为依托;三,乡村发展必须要靠农民合作来完成;四,乡村发展需要外部手段来提高农民素质唤醒农民。

江西婺源、皖南宏村、浙江安吉这些典型美丽乡村代表,都借助天然的资源,借助社会大资源,分工协作,使一产二产三产通过艺术设计产业融合,乡村农业制造业旅游“三位一体”持续发展。

国外先进的乡村建设主要三种有不同模式:自然资源丰富的美国型现代庄园经济;自然资源短缺的日本型高价现代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的荷兰型效益农业。

(一)庄园经济模式

土地开发商(企业公司)购买土地所有权,并实行统一规划、经营、管理的一种土地资源开发运作模式。统一集中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由开发商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集中统一心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统一核算。包括项目的选择与实施、物资的供应、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产品的加工销售以及市场的开拓,即产业化经营规划、布局、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经营一体化,以开发商为中道路。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农业开发的全过程突破了传统技术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走的是资金、技术密集型农业发展道路。(表1)

> 表1 传统农业与庄园经济对比

(二)日本型高价现代农业

日本的“造村运动”,从乡村的产业结构做出调整、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地方吸引力。日本在1955—1965年进行乡村物质环境改造,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5年开始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满足城市农产品的大量需求。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推行了“造村运动”, 培植乡村的产业特色、人文魅力和内生动力,强调对乡村资源的综合化、多目标和高效益开发,以创造乡村的独特魅力和地方优势。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于1979年提出的“一村一品”运动,针对一、两项特色资源充分开发运用,运用艺术设计手段,面向都市高品质、休闲化和多样性需求、资源综合开发实践。例如取得巨大成功的“无印良品”,就是将日本许多乡村产品,经过设计整合获得巨大成功。

(三)设计现行的效益产业

德国是世界现代设计诞生地,早在1919年包豪斯就开始艺术设计实践,二战后乡村进行彻底新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实现现代化。该时期运用艺术设计手段对建筑、道路进行合理规划,发挥村庄地方文化和生态环境特色,区别与城市的特色村落。20世纪90年代后,将现代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农村建设,已经成为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与经济生产的结合体。荷兰是低地国家,1/5土地属于围海造田,资源紧缺。荷兰的“农地整理”将土地、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精细化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艺术设计化改造,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服务,形成良好的水利、手工业、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乡村艺术设计化推动方法

德语称艺术是Kunst,指人造的、人为的、即艺术。不是指绘画、音乐、文学等,而是泛指一切人为的,用一定符号、形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人生再创造的过程和心智。正因为艺术再创造的是第二个自然,艺术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新符号、新秩序、新形式、新思路的过程。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型活动,是集科学、艺术和技术一体的交叉体系,涉及到经济、文化、美学、材料、工程、营销等要素。艺术设计的功能包括工业设计与产品开发、信息可视与视觉传达、环境与建筑设计、服装设计与时尚。艺术设计一方面将社会生产导向满足人生物质需求的生产活动,另外可以将文化生活转化为生产创造性。艺术设计的成果是生产生活观念、行为方式的体现,也是民族创造力的重要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发展驱动着整个世界的变化发展,亨利·凡·德维尔德1914年在德国工业制造联盟大会上指出:艺术设计和艺术、艺术家和设计师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体系,最内在的本质区别上说,艺术家是强烈的理想主义者,是天生的自由创造者;然而设计师是建立一种规范和标准的实用主义,是现实科学化改造的实践者。乡村艺术设计化是将“实用主义”“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等现代艺术设计观念融入乡村的生产生活。乡村艺术设计化是培养乡村设计实践者,提升商品生产技术、营销手段、美的信念。乡村艺术设计化推动归结为两方面:第一是观念,第二是技术。观念指引方向,提供方法、动力;技术可以将观念转化成为现实的工具。

> 图1

艺术设计根本目的是解决人的需求,虽然这种“需求”有不同的层次之分,达到“需求”的手段有差异。大卫·瑞兹曼在《现代设计史》著作中阐明消费与设计的关系:“毫无疑问,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消费以及经济的增长一度支配着设计的实践”,“无论是强迫还是自由,在我们进入第三个千年之际,消费成为驱动和影响设计向前发展的一个普遍要素”,其中明确指出消费决定设计,优秀的设计是对欲望的唤起、审美体验提升、消费的促进。消费、设计、审美相互作用的循环,设计是提升这一循环螺旋上升的动力(图1)。基于目前乡村设计教育和观念远远落后于世界这一现状,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将领先的设计成果和观念带入乡村,使村民直接体验,激发其融入社会分工协作的大潮中,寻求立足点。

(一)优秀艺术设计成果深入乡村,淘汰落后设计,革新设计观念

要构想艺术设计化的乡村,首先要做的是激发村民对艺术设计化乡村的向往,对生活用品审美的提升,对艺术设计观念的认知。对于创造性的活动是从自身的认知出发,扎根于乡村的村民通过对艺术设计的认知,做的设计必然是具有乡村价值、特色、秩序、形式、思路的新设计。通过这种乡村设计的原生性,将形成一个持续完善的乡村设计结构体系。乡村具有的是乡村本身的特性,缺乏的是现代设计思路和技术。乡村本身具有着自我完善的设计追求,人们或多或少的进行着生活改造,但是缺乏现代设计先进思路,所以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将现代设计观念植入乡村。

1.艺术设计作品“大篷车”下乡巡展

不仅是在乡村,包括我国城市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对艺术设计毫无判断和感知的,其中包括现代艺术设计观念、艺术设计审美,才导致大量低俗、不实用形式夸张的设计盛行。比如乡村暴发户家里到处充斥着奢华复古而不实用的家居装饰,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外表华丽品质低劣的产品,具有优秀品质、设计实用,然而形式低调的产品反而销售低迷,这也是市场到处可见不诚实设计②的原因。德国工业同盟成立至今仍在组织的“艺术设计大篷车”形式的流动设计展览,提高德国村民设计制造的认知。通过好的设计下乡和交流,在乡村引起现代艺术设计产业的思考和认知,通过这样吸引乡村生产者的关注点与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就可以形成以当地资源为出发点的创造性产业。其次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当地资源优势为出发点,通过行业协会发现和收集优秀的设计展品,建立起一定的认知关注平台,将形成村民与各界设计人士互动交流基础。其次将组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师生、设计专家深入乡村实践,将设计教育融入乡村,一方面通过深入乡村指导交流、成果转化打造设计村落典型;一方面满足了高校设计教育乡村采风和艺术实践,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活力。再次结合设计产品,区域联合打造艺术设计产品市集,结合休闲和旅游业使设计产品转化为经济收入。通过“艺术设计大篷车”下乡巡回展览促进交流,增长村民见识,是发展乡村艺术设计产业的第一步,也是提升乡村审美的有效手段。

2.艺术设计介入的“社区营造”

改变乡村艺术设计水平和认知,最好的方式就是将现代艺术设计的成果转化为人的真实体验,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来对村民进行影响教育。居住环境可以改变人、培养人,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日本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以地域现有资源为基础,进行交融衍生,使得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得到改善;生活情境上的美学层次、人文素养逐步提升。在乡村建设中发掘核心价值,利用艺术设计形式,激发居民美的意识,主动参与到建设中。日本村民自觉发起“造町运动”,持续推进乡村社区营造,至今取得了不凡成就③。

艺术设计介入的“社区营造”,是以艺术设计观念和认知为基础,为美化居住环境体验、多样化生活休闲方式、方便生产等所做的改造活动。日本宫崎清教授将“社区营造”议题区分为“人”“文”“地”“产”“景”五大类。艺术设计观念介入,激发美的意识、道德情操的感染来满足“人”基本生理需求,从而融洽人际关系、创造生活福祉、达到精神的愉悦;通过物质的艺术表现使“文”得到文化认同和延续;通过充分的功能利用使“地”得到保护开发和本土性特色延续;通过延长产业链,产品的开发到营销结合艺术设计,能充分发挥经济活动的产业经营的“产”的潜力;通过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生活用品设计等改造、生活环境及“景”的营造,使得居住环境、生产环境全面提升。

艺术设计介入乡村的“社区营造”需通过样板实验,将具有生命力的、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的、符合生产生活习惯的的优秀设计推介到乡村。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这一构想引入乡村:一是聘请一流设计师到乡村公共设施进行项目建设和改造,加强村民与设计师的协作和交流;二是可以通过出租土地和房屋给有情怀的设计师,无成本的将他们引入乡村,通过他们的建设改造,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营造样式带入乡村。通过村民的具体项目和优秀设计社区的真实体验,也会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得乡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逐步可持续的提高。随着艺术设计观念的提升,艺术设计化不断深入,村民主导的建设改造将注重特色风貌,改变千村一面、千街一景的现状,乡村更加特色化、艺术化,人民生活幸福感随着家园的艺术变化而提高,也会形成乡村文明自觉。

3.日常生活审美化体验驱动

艺术设计化具有美育功能,“美育:化美启智,立德树人”④丰子恺谈美育是培养美的鉴赏力与创作力,以美养成其美的感情,使受用于其生活。培养生活的艺术家是美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用艺术的审美融入生活、社会、人生。运用美育提升乡村人民的审美能力,做生活的艺术家。村民发现日常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在对美的改造创造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促使精神和物质艺术化,达到人生的完整性。叶朗在谈美育功能的两个层次:一是“美育的功能主要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审美心胸、审美能力、审美趣味,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⑤二是“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去追求人性的完满,也就是学会体验人生,对人生产生无限的爱恋、无限的喜悦,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才符合美育的根本性质。”美育使人更具有幸福感,在艺术设计化的过程中就会更具有创造力和生产力。

乡村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村民对美好家园的向往,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处境的反思,来源于艺术性的生活方式。设计是实现创造力的过程,改变生活的过程,无中生有的过程。艺术和设计相结合,必然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的方式、生活的观念产生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就以人为本、实用性第一、注重艺术性、具有设计的前瞻性,不让建筑形式浮夸,不让象征意义大于实用。艺术设计产业倡导的原生态、就地取材、实用、反对形式主义、反对资源浪费等设计理念对农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从而推动旅游等产业发展。村民的休闲娱乐不再是单纯的打麻将、广场舞,而是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建设休闲度假设施,如游泳池、共享林区绿地,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也将带动旅游业,形成良性循环。通过积累,进一步改善道路交通、物流业,带动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达到实用的基础上符合文化特色,从而为用户带来愉悦的生活感受实现更加美好、健康的生活。

乡村美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润泽、濡染、陶冶,逐渐将高雅的审美趣味渗入村民的心灵。在乡村美育中,“美”的陶冶是手段,村民通过对“美”的感知、参与、创造,让“美”扎根在心中。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陶冶,让美的生活进入乡村,多一些美的器物在生活中的使用,多一些美的精神娱乐活动在乡村中开展。物质层面可以从建筑到环境,从生活器具到家用电器,从服装到饰品。精神文化层面的要以乡村文化为基础。首先要将优秀设计商品引入乡村,发挥优秀设计的美育功能,引起乡村对生活与生产的思考。当下农村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内心生活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通过艺术设计产品美育和艺术设计产业的推动,农民通过日常艺术设计活动感受自然之美,体味情景之趣,从而达到艺术设计产品生产与艺术化生活的互相促进作用。

优秀设计可以促进消费,消费又作用于设计,基于这样相互作用的循环,审美就是将这一循环变成螺旋上升的要素。产品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审美对消费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提升乡村审美是改变设计的根本动力。“好设计就是好生意”⑥,小托马斯·约翰·沃森认为设计是一种强有力的商业成功的推动力,好的设计可以在本质上帮助一个好的产品发挥它所有的潜力。然而通过艺术设计的“日常生活审美化”⑦,产生审美体验的同时加深人对于产品和生活的认知。所以好的艺术设计产品进入乡村,会引起反思与关注,提升乡村审美,作用于社会的消费观念,消费观念又将提升后的审美作用于商品,从而形成互动循环的、具有内生动力的链条。

4.不断革新和发展的设计观念融入乡村

德国工业同盟创始人赫曼·穆特休斯(Herman Muthesius,1861-1927)在1907年发表《实用艺术的意义》文章中明确指出实用艺术,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设计,同时具备艺术、文化和经济的三重意义。先进思想为我们提供方向指导,在艺术设计融入乡村的同时,要将先进的设计观念带到乡村,通过设计作品、交流、展览引起反思,革新落后观念,改变乡村面貌。

例如象征意义在我国的设计中根深蒂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这种设计观念的位置还没有被实用主义所替代。在设计史上所谓的形式与功能的探讨,设计先驱达成的共识是形式要服务于功能。在乡村形式夸张、不实用的现象极其普遍,例如在乡村的建筑上,总要比邻居家的房子高一头,不考虑舒适尺度,在象征的寓意方面的思考远远大于其实用价值上的思考。路易斯·沙利文认为“建筑风格的形成必须与其功能相适应,一种真正的建筑风格是建立在明确的实用性上的,实际的需求都必须在设计之初就规划好,没有一个建筑信条、传统或是迷信的行为能够阻挡”同时他也扩展了他的思维领域,“人的需求或许才是创造区别的平台”,这些为我们健康思想铺平道路的伟人都知道,设计不是为了设计本身存在,而一直都是为了人而存在的。人是设计思想的基础,功能为人类所做的任何事情提供了指导和方法,并且基本的使用功能以及对材料和技术的忠实使用是唯一的,但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只有将先进的设计思想融入乡村,引起村民对设计的反思与批判的兴趣,才能将世界先进设计思想转变成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提升艺术设计产业的品质,提升设计创造力。

5.艺术设计观念为乡村全方位建设提供动力

在当代,设计与生活的关联已超越了以往任何时代,紧密的融合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用品、人居环境、文化服务等诸方面都有设计,而且设计直接影响着生活的品质。改变乡村生活必须从设计开始,设计成为人类生活艺术化的工具。在生产方面,设计首先是生产的一部分,即作为整体生产阶段的前奏。另一方面设计也是一种生产,一种创意生产,生产着生活中的文化,创造着生活中的文明,影响着人类的认知。

艺术设计驱动下的乡村是有活力的乡村,是人向往的乡村,是不断进步的乡村,这样的乡村会吸引大量的知识分子,这样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就会有基础保障,可以提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使群众在特色村镇能够享受更有质量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艺术设计产业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动力来自于村民对美好家园的向往,来源于对自己生活处境的反思,来源于艺术性的生活方式。设计是实现创造力的过程,改变生活的过程,无中生有的过程。艺术和设计相结合,必然会使我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的方式、生活的观念产生转变。

(二)乡村艺术设计产业精准定位、区域分工协同,提升生产工艺

根据经济学界公认的社会分工才能提升效率理论,每一个乡村都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单元,都应该加入到社会分工协同的大形势,精准定位中。分工协同的大形势需要乡村产业做支撑,然而一个乡村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区域联动。艺术设计产业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先锋力量,有着其特殊的生命力。因为社会分工带来的生产的整体把控和成就感,需要更强的协同配合,然而我国乡村属于转型的初级阶段,相对于大生产更加细化的分工和高技术要求,艺术设计产业有着其巨大的发挥空间。

1.技术配套、区域联动,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

打造“一村一品”升级版,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在原来“一村一品”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为支撑,以特色产业为主攻方向,推动产品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推动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实施特色主导产业、来料来样加工业“一村一品”工程,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多元化拓展,面向市场高品质、多样化需求。自上而下的整合乡村资源,结合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尽可能发挥产品潜力,提升供给侧产品品质、品种,使得乡村产业特色、人文魅力和内生动力有着力点。

区域联动是指在地理位置靠近的区域,产业链相互联合依靠,相互分工协作。核心思想是从经济目标出发,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例如徐州铜山区马坡镇前八段村玻璃瓶产业聚集区,把玻璃瓶生产、瓶盖生产、包装箱生产、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流、道路等产业进行联动发展,形成品种相互补充、资源共享、你离不开我的我离不开你的产业集群。“一村一品”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促进了玻璃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条制造和网销的链条越拉越长,同时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近年来,马坡玻璃园区共新上生产线20多条。园区制盖厂四年前仅有5家,目前增加到30家。玻璃模具厂增加到8家。包装箱厂增加到10家。物流产业也得到迅速发展,仅园区销售一条街就有中通、申通、圆通等快递及物流公司代理点30余家。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一部分人依托园区物流搞起了运输,现在每天进出园区的载货车辆达200余台。配套设施也纳入其中,形成马坡电商园,形成具有高效率的日用玻璃贸易集散地。再例如宜兴紫砂产业集群、盱眙小龙虾,通过区域联动的“一村一品”降低了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2.振兴乡村手工业,培养乡村工匠艺人带动工业化技术融入

工匠是乡村的稳定器,发扬“匠人精神”,培育行业工匠,乡村产业发展就有基石,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如惠安的石雕、德化的陶瓷、潍坊的风筝、苏州的刺绣和玉雕,是多少工匠的传承,并且艺术设计产业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从而带动全方位的产业发展。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 King Merton)在《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文章中,提到17世纪英国的工匠传统,有力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并使科学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应用。乡村社会的现代转型中,说到底是技术的科学化与科学的技术化过程。传统工匠的数量和技术转型是乡村工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手工艺人才真正是区域发展中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内在动力与外在的标志,传统的手工艺人通过角色转换、艺术设计观念驱动、工匠经验传统与学术理论传统联姻结子——乡村现代化复兴之路。

三、总结:乡村艺术设计化是乡村建设内生动力

在我国努力现代化之路上,农村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解决“三农问题”各界人士做出许多探索和实践,探索出乡村发展必须依托产业,产业发展需农业制造业旅游“三位一体”的道路,艺术设计产业可以形成直观的结果,可实施性强,具有感染力和示范作用,可以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发展出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新模式,能够彰显产业特色、突显苏派人文底蕴、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将艺术设计产业植入乡村,为基础设施建设、乡土空间再造、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的动力,是推动乡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在乡村建设上设计相较艺术而言是更具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相较艺术的唯美主义或艺术化的观念和方法,设计更具有科技化的观念和方法,设计是融造物、智慧、技术、情感与营销等活动为一体的,是在产业基础上的艺术创造,其遵循材料及工艺等效能的物理,解决问题的事理、情理,审美判断的艺理及商业营销的商理。德意志制造联盟宣言声称:“结合艺术家、技师、专家和赞助者的力量,通过艺术、工业和工艺的合作方式,而谋求产品的改善”。 倡导功能主义设计和现代工业技术的应用,反对任何形式的装饰,主张产品的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主张由材料、使用功能来决定产品的形态。从艺术设计观念和产业入手,使乡村在产业中精准定位、区域分工协同,提升生产工艺,乡村发展融入到现代化大潮当中,发挥其自有内生动力。■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农村艺术设计化的意义与推动研究”(2015SJB424),系列论文:《江苏农村艺术设计化发展的意义》、《江苏农村艺术设计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注释:

①邓小南等.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学术研究,2016(10).

②迪特·拉姆斯.德国著名工业设计师,提出好的设计(Good design)应具备的十项原则,其中之一是好的设计是诚实的(Good design is honest)。

③颜潇潇.台湾宜兰地区创意社区营造中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长沙: 湖南大学,2012.

④《人民日报》(2014年06月01日 07 版)

⑤叶朗.美学原理[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12+406.

⑥小托马斯·约翰·沃森(Thomas J.Wastn,Jr)发表于Thomas Schutte编,《难得的联合:美国企业中的设计》[M ].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社,1975.

⑦英国学者M.Featherstone在1988年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会”演讲提出的。

参考文献:

[1]翟墨.人类设计思潮[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6

[2]柳中悦.民艺四十年[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余池明.“三农”导向的特色村镇建设——中央1号文件“宜居宜业特色村镇”解读[J]. 乡村与城镇建设,2017(2).

[4]邓小南等.当代乡村建设中的艺术实践[J].学术研究,2016(10).

[5]李砚祖.设计之维[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4.

[6]陈可石.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2).

[7]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8]轰伟. 美丽乡村升级版,乡村现代化综合解决方案4.0[J]乡村与城镇建设,2017(3).

[9]张中波,王济远. 农村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文明耦合发展探析[J]. 北京: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

[10]杰克·舒尔茨. 美国的兴旺之城——小城镇成功的8个秘诀[M]. 谢永琴,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张学忠.设计之辩——20 世纪初关于艺术与设计之间关系的论战[J] .设计艺术研究 ,2011(4).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