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2018-04-10 09:17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唐艳华谢国萍
安徽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输液成功率科室

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唐艳华,谢国萍

(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安徽合肥 230051)

静脉输液治疗经历了4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它是一种将各种临床无菌药液直接滴入人体静脉内的治疗方法,不仅给患者提供治疗的作用,还能在特殊情况下提供肠外营养支持[1]。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被临床广泛使用;但静脉输液过程也存在一定危险因素,如穿刺点感染、输液外渗、静脉炎等,这些并发症与输液时间和次数呈正相关[2]。静脉给药是临床最常用治疗,目前安徽省儿童医院骨科住院患儿术后静脉输液率几乎达到100%。有文献研究报道,更好的静脉穿刺技术可能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3]。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配合难度大、静脉置管时间等原因,使儿科患者外周静脉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为了规范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使用及维护,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自2015年6—12月,科室成立静脉治疗质控小组(简称静脉治疗QC小组),负责监控日常静脉输液质量,并取得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施前选择2015年4月1日—4月30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10例,实施后选择2015年11月1日—11月30日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32例,其中骨折及感染患儿肢体均为单侧或局部,穿刺部位选择无创伤的对侧肢体,实施前后的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实施方法 (1)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并制定相关职责。(2)规范现有标准之外细节操作流程及各项维护标准:小组成员参考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及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标准,制定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流程;如在儿童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方面,静脉治疗QC小组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查阅各相关文献,制定出弹力绷带的“四宜”标准:即松紧度适宜,包扎后以伸进一指为宜;长度适宜,指尖到肘上10 cm为宜;姿势适宜,协助患儿取正确手势,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方法适宜:从食指掌心下方开始环绕,向内侧(尺侧)环绕一圈后到达拇指并折叠,按此方法重复环绕四指及拇指各一圈即可。(3)参加院内、院外各项静脉治疗知识培训、负责科内或院内疑难穿刺会诊:小组成员积极参加院内外静脉治疗继教学习班,熟练技能操作培训,在科内培训所有人员。持续学习改进静脉治疗相关规范、理念。根据层级制定计划和目标,低年资护士以理论和操为培训重点,5年以上高年资护士以预防及处理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疑难穿刺等为培训重点。为解决疑难患儿穿刺,科室实行穿刺前患儿血管评估分类,分易、中、难等级。例如血管不显露、肥胖等患儿,血管评估为难等级,则由科室静脉治疗QC小组成员负责会诊协助穿刺,并参与院内疑难穿刺会诊。(4)静脉治疗QC小组应用PDCA及品管等工具在病房开展静脉治疗质控。(5)静脉治疗QC小组成员负责每日督查、记录、月汇总分析:小组成员制定查检表,每日督查所有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将问题归纳分类,统计分析。如查阅相关文献并参考《实施细则》,根据细则规定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 h[1],科室对<72 h意外拔针统计为非计划拔针;根据压疮评分标准对穿刺部位皮肤压疮评分,判断局部皮肤有无压疮等十项并发症统计,并将结果及时发送至科室微信群,确保人人第一时间知晓,及时改进。每月质控会静脉治疗QC小组组长进行PPT汇报分析,将各类问题单项统计汇总,并与前面月份进行对比,统计改善效果(见表2)。(6)利用品管圈(QCC)质控工具进行多模式质控改进:对于汇总统计的结果,针对主要症结采用品管圈、戴明环(PDCA)等多种质控方法加以改善。如针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压疮问题,组建以“降低静脉留置针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使压疮发生率由13.49%降低到5.26%。并设计留置针压疮预防固定贴,在预防压疮的同时,使固定牢固、美观,同时符合静脉治疗规范标准。并制定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宣教手册方便家长查阅。

表2 2015年4—11月静脉留置针各类问题数汇总表/例

1.3 效果评价 比较2015年4月(实施前)与2015年11月(实施后)的相关并发症、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平均留置时间、患儿家长满意(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技术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 19.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比较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后,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前,患儿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5.5±13.3)h,实施后平均留置时间为(74.6±16.7)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表3 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前后静脉留量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

2.2 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前后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实施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质控管理前后,两组在输液外渗、静脉炎、导管堵塞、压疮发生率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前后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静脉治疗QC小组输液安全管理前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比较 统计实施前后两组患儿非计划拔管数以及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从表5可看出,规范输液安全管理后,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降低,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及护理技术满意度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5 患儿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比较/例(%)

3 讨论

3.1 静脉治疗QC小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比较重要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也是重复率较高的工作之一,因其重复率高也容易导致操作失败[4]。患者近亲属对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的期望值较高,特别是在儿童医院,儿科护士由于静脉输液穿刺失败遭受暴力侵袭的案件也频繁出现,甚至有的患儿家长仅仅因为护士寻找静脉血管的时间稍长就采取暴力攻击[5]。一次静脉穿刺的失败,不但会耽搁治疗和抢救时间,影响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患儿的痛苦,引起患儿家长的焦虑和不满,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6]。静脉治疗QC小组在科室静脉穿刺方面起着引领、示范作用,对院内及科室疑难穿刺患儿会诊,定期培训静脉穿刺技术,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

3.2 静脉治疗QC小组有效提高规范固定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节约费用静脉治疗QC小组每天进行留置针专项质控,日统计,月分析,并在微信群及时上传问题图片资料,采用图片记录并配文字说明,使问题更加直观形象,易于理解[7]。另一方面当天问题当天通知责任护士,当事者能直观知晓缺陷所在,印象深刻,防其再犯,改进力度大。群内共享,其他护士也会引以为戒,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达到很好的监督效果[8]。

Palefski等[9]前瞻性研究表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在置管和维护方面较普通病房护士有明显优势,穿刺速度快、耗时少、留置针使用时间长、耗用导管数量少,节约患儿费用;对于静脉疑难穿刺患儿,通过静脉治疗QC小组成员会诊,能够有效的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儿痛苦,减少耗材的浪费。

3.3 静脉治疗QC小组有效降低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 目前责任护士在输液工具和穿刺部位选择、留置针维护、输液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干扰正常的药物治疗计划,同时也导致患儿舒适度下降、医疗费用增加以及住院时间延长[10]。韩建敏等[11]针对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在风险发生前,对输液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如留置针的脱落、液体外渗、留置针阻塞等进行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能最大程度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科室通过静脉治疗QC小组系统化日常质控管理,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3.4 静脉治疗QC小组有效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静脉输液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特别是儿童医院,因静脉输液引发的护患纠纷更为突出[12]。患儿近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从护士的角度讲,扎实的专业技术可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工作量,合理支配这部分时间进行其他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地在基础、专科、健康教育等方面做好优质护理,很大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13]。

4 总结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抢救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静脉输液因其安全、高效,已成为比较常见的给药途径[14]。静脉治疗是与患者安全密切相关的护理技术操作,只有操作者以最安全、最规范的方式进行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矛盾发生[15]。静脉治疗QC小组的成立提高小组成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QCC、QC、PDCA等质控工具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在静脉治疗质控管理中发挥个人头脑风暴,创新改良输液工具,促进患儿舒适,减少痛苦,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切实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 王建荣,蔡虻,呼滨.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5.

[2] lNGRAM P,LAVERY I.Peripheral Intravenous Therapy:key risk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nursing standard[J].Harrow on the Hill,2005,19(46):55-64.

[3] MOSTAFA AA,SALAM M,BANI-MUSTAFA A,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incidence and predictors of peripheral intravenous catheter-induced complications[J].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2014,10:993-1001.

[4] 王乔凤,荣丽,杨雯.标准化方案在静脉输液专科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20):92-95.

[5] 徐景霞,章赛春,张丽,等.儿科护士输液穿刺不顺利遭受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状[J].护理学报,2015,22(4):15-17.

[6] 于俊霞.将小儿血管分级与护士分层能级对应提高日间患儿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临床研究,2017,25(2):187-188.

[7] 赵卫华,顾芝花,闵爱萍,等.图片语言联合法提升患者术前访视效果的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4):377-379.

[8] 祝霞君,缪小红,周瑛,等.质控本联合图片记录法在产科护理文书质控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教育,2014,13(6):22-23,58.

[9] PALEFSKI SS,STODDARD GJ.The infusion nurse and patient complication rates of peripheral-short catheters.A prospective evaluation[J].J Intraven Nurs,2001,24(2):113-123.

[10]顾莺,胡雁,张玉侠,等.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的最佳证据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5):52-55.

[11]韩建敏.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3):274-276.

[12]李彩霞,段娟.静脉输液治疗小组模式在儿童医院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2930-2932.

[13]孙晓,施雁.美国静疗护士管理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80-84.

[14]王利,汪娅,易敏.小儿静脉炎的治疗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3):40-42.

[15]马梦颖,李振香,王伟,等.山东省《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卫生行业标准实践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45-249.

猜你喜欢
输液成功率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成功率100%,一颗玻璃珠入水,瓶子终于坐不住了!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