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综合素质考评对高职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研究与实践①

2018-04-09 00:49庞舒月,范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职生素质职业

庞舒月,范光

[摘 要]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大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关乎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西京学院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了建设应用型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办学目标,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考评教育,夯实大学生职业素养,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 键 词] 综合素质考评;职业素养;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4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大学生的发展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这就成为应用型大学亟须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西京學院开展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情况

学校紧密围绕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育人观,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系统工程,着力构建“1+4+N”课程体系(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条教育教学主线;构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肓、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素质教肓”四大模块教育内容;灵活设置N项教肓实践活动)、导师团队支持体系、客观公正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新路径、新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成立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构建大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发展平台,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个性化成长。(2)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能力拓展和素质深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3)构建导师团队支持体系,由专职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科带头人、心理咨询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全方位、多角度指导和帮助学生处理和解决好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践指导中不断提高。(4)实行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学分制(见下表),直接与学生获取毕业证或学位证挂钩,同时将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成绩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入党推荐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解决高职生职业素养在综合素质考评中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生参与综合素质考评的主动性不够,职业素养培养和教育的引导力不够

通过一系列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高职生自我评价过高,人生目标设计理想化,行为能为有限;对社会认知度不够,心理不够成熟,经受不住任何挫折,难以独当一面;学习目的不明确,不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考虑自身的能力等诸多因素导致参与学校综合素质考评的积极性不高,只得被动地参与各项学生活动,未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措施激发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意识,致使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在综合素质考评中得到真正提高。

(二)学生专业能力不足,职业目标不够明确,忽视了职业素养对自身发展提升的重要性

目前诸多高职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专业能力低下,在校学习期间也没有详细规划和研究,导致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未来就业情况不明晰。虽然学校在综合素质考评课程体系中对学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没有将学生实践与所学理论有机结合,没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自身而言也只是将其当作任务去完成,未深刻理解职业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能正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造成就业方向模糊,影响了自己的就业前景。

(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度不高,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没有形成合力

学校在新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教学单位(学院)与学生管理单位(书院)——‘两院协同育人的新思路”。这对实施综合素质考评推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授课教师只注重了学生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却忽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辅导员因忙于各种各样的事务性工作,无法全身心关注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以致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没有形成有效的支撑,使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的各项具体工作不能彻底落实到位,最终导致以“职业素养提升”为核心的“两院协同,双师育人”模式的教育效果不佳。

(四)综合素质评价主体单一化,学分制落实不够全面,对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作用不明显

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考评的评价主体目前还停留在校内层面,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工作主要由各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共同负责,具体工作最终由辅导员负责执行,部门之间的联动性没有更好地体现出来,未引入社会评价机制,没有充分发挥学校与社会共同育人的优势,导致辅导员在实施综合素质考评过程中难以彻底将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落实落细。虽然学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施了学分制,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要求,与第一课堂学分制进行有效结合,未能实现德育和智育的内在统一。

三、综合素质考评中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对策思考

(一)健全科学全面的综合素质考评标准,构建具有高职专业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

高职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专业,每个考评指标项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因此,高职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规定,形成具有社会需要性和专业特点的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倡导学生积极配合学校的培养任务,完成知识、技能等系统的职业素养教育,同时加强学生对专业认知和知识运用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在学习提升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无缝对接

结合第一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和择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例如,西京学院南洋书院开展的星耀南洋之国际视野SHOW、学习标兵比赛、外语口语精英大赛、电商达人比赛、宿舍文化·助我成长等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续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此类活动精品化、品牌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用,紧紧围绕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适合西京高职专业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切实解决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不同步、缺乏专业指导等问题,为学生营造知行合一、学用并举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打造“多元化”导师团队,提升职业素养教育水平

在原有导师团队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校外企业专家团队,构建“校企结合、双师双导”的职业综合素质育人新机制,建立和完善适合高职生专业特点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加强导师团队建设,提升职业素养教育水平,聘请“双师型”专业教师、校外企业专家及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使之成为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素养教育实践中全面形成。

(四)将社会评价纳入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推动学生职业素养全面提升

高职生綜合考评体系应打破目前单一考评主体的评价格局,在原有评价主体基础上引入社会及企业第三方的考评机制,并将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信息按照一定评分标准,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同时加大社会、校外合作企业、辅导员、学业导师、学生干部等考评权重,充实完善考评标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制定合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综合素质考评的最终目的,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无缝对接。

总之,要想让高职生的职业素养在实施综合素质考评中真正得到提高,这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又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社会、企业、辅导员、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始终将素质培养目标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激发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途径来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高职毕业生,学生才能在激烈竞争的职场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陶锋.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知识融合与潜能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强.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构建与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7(17).

[3]夏风云,蔡晓淇.试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6):37-40.

[4]黄俊毅,沈华玉,胡潇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方宏建,夏威.大学生发展指导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张卫民,房薇.大学生学业发展与效能提升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高职生素质职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