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英,聂 海,兰 磊,赵 宽,王 楠,蔡新培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长春 130111)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种植历史已有5 000多年。曾经一直占据着世界大豆出口大国的重要位置。但随着美国大豆生产的崛起和巴西、阿根廷的迅速发展,我国已从出口大国转变成进口大国。我国大豆的需求量明显高于大豆的生产发展速度。
据相关研究表明,美国有关作物改良研究,1985年前,主要由公立研究机构主导。此后,美国私立研究机构已取代公立机构,主导大豆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尤其是最近40多年来,私立研究机构的贡献率呈逐年提高的趋势。南美各国的大豆育种研究,除公立研究机构外,民间种子公司也承担着大豆新品种的培育任务,在阿根廷,私营种子公司是大豆育种的主力军。而目前,在我国大豆育种工作主力军还集中在科研院校,即公立研究单位,种业公司还比较少。
全国大豆区域试验是大豆品种通过国家审定的必经程序,为科学、公正、及时地审定大豆品种提供依据。能够参加全国大豆区域试验的品种(系)多为育种单位(者)综合性状最好的研究成果。而北方作为全国的大豆主要产区,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试验的品种代表着我国现阶段大豆育种的水平。通过对2011—2016年参加国家大豆品种试验北方春大豆试验的44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解现阶段我国大豆育种研究中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的育种研究现状,可为我国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2011—2016年共计有440个品种(系)参加试验(见表1),科研单位选育数量为345个,占参试品种的78.41%;种业公司选育数量为72个,占参试品种的16.36%;从2012年开始有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联合供种,数量为23个,占参试品种的5.23%。
2011—2016年,参试品种数量在前4年保持稳定,在2015年骤减,其原因是大豆种植面积的持续萎缩所致。2016年参试品种有所增加。虽然参试品种主要还是来源于科研单位,但种业公司品种数量正逐年增加,并且从2012年开始科研单位同公司合作育种的品种数量逐年增加。可以看出,种业公司正逐渐壮大。但种业公司仅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并以黑龙江省种业公司居多。且科研单位与种业公司合作供种全部来自黑龙江省。
2011—2016年参试的品种在抗病性方面,总体表现持平,略有下降。通过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2011—2016年种业公司参与选育的品种在SMV1抗病性方面表现出明显提高;在SCSH抗病性方面,品种抗性较强;在SMV3、SCN抗病性方面还显薄弱,品种抗性较差,但也呈现出抗病品种增多的现象。
表1 2011—2016年参试品种比例
表2 2011—2016年参试抗性品种统计
续表
根据表3统计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中,呈现高蛋白品种少,高脂肪品种较多的大趋势;但种业公司参与选育的品种,达到高脂肪、高蛋白标准的品种数量非常少,显示出在品种品质方面的选育还很薄弱,在这方面与科研院所相差甚远。
表3 2011—2016年优质品种统计
品种的产量是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从表1和4中看出,种业公司参与选育的品种虽然数量有限,但品种的产量有一半以上达到增产的目标,说明,种业公司是非常注重品种的产量标准的,并且产量明显递增。
表4 2011—2016年参试品种增产情况统计
续表
2011—2016年共计有440个品种(系)参加试验,科研单位选育数量为345个,占参试品种的78.41%;种业公司选育数量为72个,占参试品种的16.36%;科研单位和种业公司合作供种数量为23个,占参试品种的5.23%;新品种的选育主要在科研院所和大学,但种业公司参试品种比例逐年上升。
在品种抗病性表现上,种业公司参与选育的品种SCSH抗病性抗性较强;SMV1抗病性表现出明显提高;但对SMV3、SCN抗病性还显薄弱,品种抗性较差。品质方面,种业公司选育的品种品质不突出;产量方面,种业公司选育的品种产量较好,每年都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品种达到增产。
现在种业公司多集中在黑龙江省,种业公司大豆育种仍处于初级阶段,品种数量少,品质低。随着大豆产业的发展,种业公司参试品种正逐年增加,而且,参试品种的抗病性、产量都有明显提高,说明我国的种业公司在逐步壮大。下一步,种业公司需加大品种品质及抗SCN品种的育种研究。同时,种业公司基本集中在黑龙江省,在吉林、内蒙古只有零星分布。受地域限制,种业公司的品种多为早熟、中早熟品种,这是种业公司发展的局限之一,增强各省的种业公司的规模和育种研究力量,加强育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加研发经费的投入,是我国大豆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绍东,于佳,刘伟,等.北美大豆发展现状及育种形式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7):149-155.
[2]王绍东.南美洲大豆育种现状及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4,36(4):538-544.
[3]韩天富.阿根廷大豆生产和科研概况[J].大豆科学,2007(4):264-269.
[4]林长库,姚鑫淼,陈凤山,等.黑龙江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大豆科学,2009(12):1031-1033.
[5]刘丽君.巴西大豆的科研与生产服务体系[J].大豆科学,2003,22(3):236-239,233.
[6]何艳琴,闫晓燕,吴存祥,等.中国大豆新品种动态[G].2012年国家级大豆品种试验报告.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7]申慧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育种现状分析及育种方向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4):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