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智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及水域地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包含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海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近海与海岸等自然湿地,以及水库、稻田等人工湿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景观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对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防洪、环境调节、美化环境等众多功能。国家林业局2013年发布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中明确提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并可供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的湿地,可以建立湿地公园[1]。湿地公园是目前对湿地保护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开展湿地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形式和载体[2]。
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以下简称“万绿湖”)从2010年3月开始申报,2011年经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1]61号文件列入试点名单,2016年通过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湿地公园位于万绿湖中部至南部,占万绿湖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位于东经114°21′4″—114°43′20″、北纬23°42′53″—23°55′35″,属南亚热带北缘。万绿湖位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境内,是华南最大的人工库塘湿地,面积37500 hm2,库容139亿m3,是东江的主要水源,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Ⅰ类地表水水质范围。湿地公园总面积26348.7 hm2,其中湿地24880.4 hm2,林地1466.3 hm2,建设用地2.0 hm2。湿地公园北与锡场镇、广东河源新港省级自然保护区比邻,南抵库岸线,西抵新回龙镇,东至新港镇,呈东西向不规则放射状,整个湿地公园东西垂直长约为35 km,南北垂直宽约为24 km[3]。湿地公园地处南亚热带北缘,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1.2 ℃,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公园内分布着苏铁蕨(Braineainsignis)、梭椤(Alsophilaspinulosa)、鼋(Pelochelys)、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水鹿(Rusaunicolor)等多种珍稀动植物。
万绿湖别称新丰江水库,是1958年筹建新丰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蓄水形成的。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1984年万绿湖风景区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旅游区,1984—1994年万绿湖旅游接待人次不足1万人。1999—2001年由于旅游开发对万绿湖的水质造成污染,广东省政府关闭了部分可能造成污染的旅游项目。2007年万绿谷风景区正式对外开放营业。根据万绿湖20多年的旅游发展统计(表1),其发展可分为探索阶段(1984—1994年)、发展阶段(1995—1998年)、停滞阶段(1999—2001年)、衰退(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2014年)4个阶段[4]。经过30多年的旅游发展,万绿湖已经成为粤东北山区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万绿湖作为惠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地居民的重要水源供应地,其旅游开发在经过1999—2001年的“阵痛”之后一直坚持环保至上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设计开发的旅游活动以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为原则(表2)。从表1可知整个万绿湖2005年开始走上了正常的旅游发展之路。但是万绿湖作为一个集国家森林公园、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于一体的重要水源地(各类保护地地域范围部分产生重叠),其未来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否则将会步入衰退发展阶段,这对于万绿湖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是不利的。
当前中国户外自然教育的需求非常旺盛,越来越多的家长、学校希望青少年儿童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从而培养他们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生态环境意识。湿地公园作为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是开展户外自然教育与宣传的天然场所。万绿湖自旅游开发以来,旅游活动项目主要以森林资源、水资源、山地资源为基础,以观光、活动参与、体验等为主,较少涉及万绿湖植物资源的展示与介绍,更谈不上有设计规划的植物或生态环境解说项目[5]。据调查发现游客对湿地公园养生保健知
表1 万绿湖旅游接待人次
*:根据广东省河源统计年鉴及月报(2003—2015年)有关数据整理;万绿湖旅游接待人次包含万绿湖风景区(含水月湾、龙凤岛、镜花岭)、新丰江大坝、万绿谷、桂山、野趣沟、镜花缘风景区。
识需求非常强烈,认为其重要的游客达90%,对森林动植物科普知识需求比例达83%,这些都充分说明游客到湿地公园游玩不仅是欣赏风景,更希望了解更多与湿地公园相关的动植物知识与信息[6]。
万绿湖湿地公园所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造就了其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其地带性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同时还有常绿针阔混交林,马尾松、湿地松针叶林,灌木草丛及竹林,植被类型非常丰富(表3)。旅游开发建议:①设计制作植被类型中优势树种的科、属、种、形状特征、地理分布、识别要点进行简要解说的植物解说牌;②选择一处优势树种集中的区域开辟一条植物群落解说小径,让游客实地认识优势树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角色;③制作优势树种花期观赏表,让游客在不同时期观赏不同类型的乔木、灌木、草本的花色、花型;④利用优质次生马尾松、湿地松林,结合瑜伽、健身、养生开辟森林浴、森林游步道等项目;⑤平坦缓坡的灌丛群落与常绿阔叶林过度带,设计户外自然教育课堂,开展植物识别、标本制作、树叶画制作等项目,可作为青少年户外环境教育基地。
表2 万绿湖旅游活动调查表
植物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在不同时期依次开花(表4),并处于整个植物群落的林冠位置,非常具有观赏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对这些植物群落进行合理开发并设计一些具有体验性的认知植物群落、识别植物、标本制作、儿童创意树叶画、自然绘画笔记、植物果实收集等科普与旅游相结合的项目,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同时将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资源信息展示、传递给游客。
表3 万绿湖植被类型
表4 植物群落优势树种花期及特色
图1 植物解说标牌示意图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万绿湖湿地公园内还生长着众多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主要有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Hu & W.C.Cheng)、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anomalaLi)、苏铁(CycasrevolutaThunb.)[l5]等3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金毛狗(Cibotiumbarometz)、水蕨(Ceratopteristhalictroides)、苏铁蕨(Braineainsignis)、桫椤(Alsophilaspinulosa)、花榈木(Ormosiahenry)、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等7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对研究植物生态系统、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桫椤为桫椤科树型蕨类,中生代时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具有较多的地方特有种,是研究物种形成和植物地理分布关系的理想对象。对这些重点保护植物仅仅通过导游词为游客进行讲解,完全达不到宣传湿地植物资源的要求,同时也很难提升公众爱护野生珍稀植物的意识水平。因此对这些重点保护植物除了科、属、种、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形态特征、识别要点、主要价值的介绍之外,还需配备高清野外拍摄的花、果、叶、植株形态、根系、生存环境等图片(图1)。对于这些文字与图片的编辑要遵循Ham提出的“ABC”原则,“A(Attractive)”指吸引力,通过醒目、有趣的标题,生动美观的图片及适当的颜色搭配吸引游客目光;“B(Brief)”指简洁,精心组织语言,多使用短句与分层副标题,避免冗长文字;“C(Clear)”指清晰,解说内容具有明确主题,让游客快速掌握解说信息[7]。在解说牌系统设计过程中要融入万绿湖的LOGO,主题颜色以绿色为主,寓意绿色生命的含义。可将这些重点保护植物解说牌安置在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停车场或者植物生境附近的游步道边,让游客在进入公园前能认知湿地中的珍稀保护植物及其在湿地中的重要作用。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含量高、直观便捷的电子多媒体有利于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与档次,对于上述植物资源的各种信息、植物标识牌信息、自然课堂体验、森林浴场体验、森林瑜伽等内容都做成电子数据,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园APP、公园主页、微博等各种方式传播与宣传,这些数据信息对游客游前、游中、游后的湿地生态知识“消化”、“加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智慧旅游,在旅游解说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Z].北京,2013.
[2]周立彪,闫兴富.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系统及其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4):449-452.
[3]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广东新丰江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Z].北京,2006.
[4]胡晓晶.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时空演变及提升战略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0.
[5]朱智.基于体验经济视角下旅游景区体验性项目设置研究——以河源旅游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8):4814-4815.
[6]朱智.广东万绿湖国家湿地公园解说系统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6(2):52-55.
[7]郑丹丹.生态旅游地环境解说牌内容设计研究[J].四川林勘设计,2012(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