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麻虾酱

2018-04-09 01:02赵乾海
幸福 2018年9期
关键词:表叔黄豆水浒传

文/赵乾海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中部、黄海之滨,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故乡——江苏省盐城市白驹镇。

据镇志记载,自明朝中叶始,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几乎家家都擅长制豆酱。清朝咸丰年间,有位夏姓老人,在当年施耐庵撰写《水浒传》的施家垛,开起一家小酒店。施家垛四面环水,芦苇丛生,风景十分秀丽,看上去好似《水浒传》中所描写的水泊梁山。环境如斯,吸引了不少南来北往的游客。老人做生意很精明,为赢得回头客,潜心琢磨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小吃。因当地湖水盛产麻虾(生长不久的小虾),老人灵感突发:何不用此物,借助传统的大豆酱创新个特色美味麻虾酱呢?

做麻虾酱,关键先要有好酱。老人将原先用黄豆与少许面粉制作的酱,改为面粉唱主角,黄豆作配角。工艺上,用面粉与少许煮熟的黄豆混合揉成一团。将面团分块压成圆饼状,下铁锅烘烤,正反面均匀受热至出香味。然后將烘烤过的饼放在一只箅子上,盖好稻草,让其自由发酵。春秋季约需3——4天,夏季一般要两天,冬季需要一周时间。待发酵好,配好盐开水,放置在陶瓷缸里,白天上面覆盖一层沙布(现今用玻璃),让阳光蒸晒;晚间撤去沙布,让其接受露水滋润。“露”过的酱更加绵甜。大约30天左右,面酱就做成了。不过面酱还要经过提炼,即每天撇去缸中的酱油,大约15天后,面酱就能用来做麻虾酱了。

将面酱与新捕捞出水的麻虾放在锅里,用温水慢慢熬制,待味道充分融合后起锅,冷却后装入密封的陶瓷罐内,一周后酱成,其色酱红艳紫,其味鲜香浓郁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后来有人利用家乡黄海之滨的渔业资源优势,将打捞上来的新鲜海水麻虾制作麻虾酱,那美味更是升级了。

麻虾酱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别有一番滋味。那时家里兄弟姊妹多,仅靠父亲一人踏三轮车挣钱养家糊口,经济拮据,日子过得非常紧巴。至于麻虾酱,那是要等有贵客来时,我们才能共同享用的。平常吃的只不过是普通的豆瓣酱炖制的酱豆腐、酱茶干什么的。有一天,放学回家,见桌上放置着两只酒杯和一盘麻虾酱,我就知道今天定是有客人来了。父亲与表叔边喝酒,边品尝麻虾酱,边聊家常。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闻到久违了的鲜香味,馋得直咽口水。表叔喝了几杯酒后,将盘子推给了我们。也顾不得斯文,几个小孩子抢着用青菜蘸麻虾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由于我在兄弟姐妹中较为调皮逞强,一下子从三哥手中夺过已吃空了的盘子,用舌头舔了起来。谁想,天冷手滑,“扑通”一声,盘子摔碎在地上。父亲生气地用左手揪住我的耳朵,右手顺势就是一个耳光,骂道:“就是你最馋。”好在表叔解围,我才幸免罚跪反省。

改革开放后,一些较有市场意识的厂商,在前人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工艺,包装也“旧貌换新颜”,用铁盒或玻璃罐头真空包装麻虾酱。如此一来游子即使远在异国他乡,也照样能品尝到家乡的麻虾酱。家乡的麻虾酱,不仅仅是鲜、甜、咸、辣、嫩的五香味,还满含着浓浓的乡情。

猜你喜欢
表叔黄豆水浒传
黄豆噼里啪啦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特征探微
表叔进城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黄豆变形记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表叔的幸福生活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
黄豆枕头
二表叔的灶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