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读报告撰写

2018-04-08 09:08黄国香
魅力中国 2018年50期

摘要:出版物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确保出版物质量在出版工作中处于重中之重环节。本文以《中1型糖尿病》书稿为例,从撰写审读报告时对稿件总体评价、编辑加工的详细内容等方面,深入阐述对书稿进行全方位的加工,结合编辑在处理书稿中遇到的具体情况及采取的有效办法,提供编辑在书稿处理过程中解决类似问题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出版物质量;审读报告;编辑加工

一、稿件总体评价

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致死疾病,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而由于胰岛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或者完全不能分泌胰岛素而导致的1 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严重影响了儿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家庭、社会等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已引起国际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书稿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研究员张崇本博士所著,总结了截至定稿时的有关1型糖尿病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规律、病理机制、诊断方法、预防及治疗手段,以及自我监护等内容,同时,首次引入并全面介绍了1 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概念,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这些有关1 型糖尿病的最前沿知识,将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在1 型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监管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将为1 型糖尿病病理机制科研工作者提供最新知识和信息;将为1型糖尿病的学科建设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有利于1型糖尿病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二、编辑加工的详细内容

本书稿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数据,总结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数据真实可靠,内容系统全面、科学合理,具有极大的原创性,行文较为流畅,表述较为清楚,体例较为统一。

作者长期从事糖尿病基础理论研究,在胰岛素抵抗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和1 型糖尿病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研究方面取得了开拓性成果,但是,对1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内容方面的把控上存在明显不足,对现行的临床实际应用经验不够,方法处理不当;这些问题经与作者沟通进行处理,建议其重点阐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其他较为明确的细节性问题由编辑根据查证结果直接修改,供作者审核,主要包括少量引用基础数据错误、知识性错误,以及技术性问题的检查和加工等。

(一)引用基础数据错误。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和实验室数据是证明调研结果和实验结果最直接、最科学的根据,如果引用数据错误,将直接影响结果的正确性,给读者带来迷惑性和误导性。如“环波罗的海欧洲各国的儿童1 型糖尿病发病率差别很大,1983—1988年间,15 岁以下男孩每年每100000 人口1 型糖尿病发病率,芬兰是36.9 例,爱沙尼亚10.7 例,立陶宛65 例,拉脱维亚6.4 例,波兰6 例。”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立陶宛15 岁以下男孩每年每100000 人口1 型糖尿病发病率为6.5例,而非65例,数值相差10倍,推测可能是笔误。另因计算错误,引起的数据错误,如“Glargine 的分子式为C267H404N72O78S6,分子量6219”,根据分子式重新核算,分子量应改为6063。以及单位换算引入的数据错误,如“美国糖尿病协会将血浆葡萄糖水平低于70mg/dL(39mmol/L)定义为低血糖”,括号内的数据明显不是常规标准,经查阅相关标准,括号内数据应改为3.9mmol/ L或39mmol/dL。

(二)知识性错误。学术专著的价值灵魂在于其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如果表述不够严谨,可能会造成读者对书稿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质疑。如“1型糖尿病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丧失所致,但1型糖尿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即导致该病的详细的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理学事件。”1型糖尿病发病的确切机制,迄今还有很多尚未探明,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理学事件只是目前为止,根据科学研究总结出来的部分假说,而非确切机制,因此,严谨的表述应该改为“1型糖尿病由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丧失所致,但1型糖尿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即导致该病的详细的遗传学、免疫学和生理学事件,迄今还有很多尚未探明。”

(三)技术性问题的检查和加工。技术性问题包括汉字、数字、标点符号、插图、表格等方面的用法错误、不规范、不统一等纰漏。数字表示不规范,如“这种类型的1型糖尿病也称为1A型1型糖尿病,占全部1型糖尿病人群的70-90%”,70-90%应该表述为70%~90%。标点符号错误,如“HLA一类区基因编码一类抗原如HLA-A,HLA-B和HLA-C,二类区基因编码二类抗原如HLA-DR,HLA-DQ和HLA-DP。”应该改为“HLA一类区基因编码一类抗原如HLA-A、HLA-B和HLA-C,二类区基因编码二类抗原如HLA-DR、HLA-DQ和HLA-DP。”插图和表格缺图注、表头等重要信息。

(四)其他问题。书稿中存在一些误拼、错用、语法错误等,例如“前胰岛素源”应该是“前胰岛素原”、“合并症”应该是“并发症”、“融和蛋白”应该是“融合蛋白”等;存在重复罗嗦错误,如“儿童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率约为0.15%~0.3%。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脑积水,约占全部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病例的60%~90%。” 0.15%~0.3% 和60%~90% 的表述本身为概数,再加上“约”字,即重复罗嗦,应该改为“儿童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率为0.15%~0.3%。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脑积水,占全部糖尿病酮酸中毒死亡病例的60%~90%。”

三、小结

本书稿的总体质量不错,但因为涉及1型糖尿病几乎所有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且专业性极强,对于很多内容编辑自感把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常常通过微信、短信息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作者张崇本博士溝通、向其请教。有关标准、参考资料的更新等因为已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所以作者在表示感谢的同时立即做了修改,但是对于有些整体性层面的章节编写问题,比如前后章节的同一概念解释不统一、不准确,或者表达形式不统一等,以及具体的某一细节问题,比如某地区某人群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例,本书稿的表述不够清晰、准确,体例不统一,造成读者理解出现分歧。凡此种种,张博士都会耐心地解答,并统一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崇本.1型糖尿病[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2]张平.提升图书出版物质量的专业性审查探讨[J]. 人才资源开发,2015,(14): 135.

[3]苏丹.像叶圣陶先生那样重视出版物质量[J]. 中国编辑, 2015(4): 77-80.

[4]吴培华,李寿春. 编辑基本功仍然是出版物质量的重要保障[J].科技与出版, 2017(7): 29-33.

作者简介:黄国香,医学博士,副编审,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