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从一个饭局散场回来,听了一肚子的牢骚和抱怨,想在这里说说。在这个饭局上,一个新三板企业的董事长极度失望地表示,上月刚从新三板上撤下来,准备转战IPO。这位董事长极其后悔挂牌新三板的举措,称其为“劳民伤财”。我相信CFO朋友们身边一定不缺少这样的案例。
据统计,2017年全年新三板市场摘牌的企业数量高达709家,这一数字已是历年退市企业总和的7倍之多。业内悲观预测,2018年全年新三板摘牌企业数量或突破1000家。这标志着在3年前似乎是一片黄金海岸的新三板市场正式进入负增长的时代。
如果从单纯新三板的每年退市企业数量与挂牌企业总量的对比来看,仅2017年近6%的退市率已经接近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退市率水平,如果2018年更进一步的话,可谓已经提前和世界接轨了。如果仅从驱动因素上看,两边市场退市企业的融资额、交易额显然都不尽如人意。但要是从制度性原因来看,交易制度的不合理、不科学、不符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恐怕要背更大的锅。
作为最接近注册制的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活力的缺失不得不说是新三板最大的BUG。跑调的做市商制度,完全不合时宜的500万投资门槛,以及千呼万唤总也出不来的集合竞价制度,可以说注定了新三板当前面临的窘境。我们来看一个数字,3月19日,整个新三板市场上创新层、基础层分别成交1.04亿元和2.39亿元,合计成交3.43亿元。这个数字如果放到存量家数只有新三板1/3的A股来看,恐怕要排在个股成交量的200位以后。换言之,整个新三板11608家(截至2018年3月19日)公司加在一起的成交量还赶不上一只股性远远谈不上活跃的普通A股。这其中的荒谬足以让人怀疑这个市场存在的必要性。
从积极角度看,刚刚结束的两会曝出前所未有的金融市场改革力度,越来越多偏离市场常识的陈年积弊正在得到快速的清理。就新三板的现状而言,监管体系迫切需要从定位、技术、理念上进行一次重大的升级。如果做市商制度迟迟无法和国内本土市场更有效率地融合的话,有必要参照A股定价体系,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价进行一个类似次级金融资产定价的方式进行风险折价后,采用集合竞价的方式,尽快恢复市场应有的活力。
沪深两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了,完美的交易制度不可能从一开始就预想出来,而是在运行中与各方利益相关者不断地博弈出来的。需要当头棒喝的是,在成百上千家公司摘牌之际,更多的挂牌企业选择了坚守,这是当前新三板最最需要珍惜的盘面“王炸”。而其中有相当多数是蕴藏着巨大创新创造活力的全新市场主体,对于中国经济穿越周期陷阱、在去杠杆条件下重回高质量增长通道,有着强劲的推动力。
拯救新三板,从现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