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义
(四川省西昌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四川 西昌 615000)
根据水资源评价、管理和防汛抗旱的实际情况,对孙水河流域的降水、径流、暴雨、洪水和泥沙等水文要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孙水河水文要素的特征值,找出其时空分布变化的规律及特点。
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逐月过程线是流域内水文气象、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反应,呈现了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变化的规律。而年际变化则能反应不同年份间的波动大小,以此分析出对象区域的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
孙水河流域辖四川凉山州喜德县额尼乡、洛哈镇、热柯依达乡、米市镇、依洛乡、巴久乡、两河口镇、光明镇、则约乡、冕山镇等16个乡镇和昭觉县尼地乡、冕宁县铁厂乡和泸沽镇。喜德县国土面积2207 km2,人口22万。农业方面:两河口镇一下河谷带以水稻为主,河谷两岸以水稻、玉米、洋芋为主,高山和二半山以玉米、燕麦、苦荞、洋芋为主。
孙水河系安宁河左岸支流,雅砻江二级支流。发源于昭觉县尼地乡老左瓦西山。孙水河流域面积1618 km2,河长95 m,总落差1424 m。喜德县地貌总体应划归深切割剥蚀侵蚀构造高山地形,县内局部地区夹有冲洪积洼形河谷平原(坝)。
孙水河流域有一个水位站(喜德水位站)和一个水文站(孙水关水文站)及6个雨量站(波洛、登向荣、米市、冕山、项姑、则约站)。喜德水位站建于1959年,控制流域面积747 km2。历年最高水位99.66 m(2012年8月31日),最低水位94.10 m(2015年6月5日)。各雨量站降水量统计见表1。
孙水关水文站于1953年4月设立(其中,于1979年1月断面上迁100 m,2008年1月断面下迁600 m),至2016年有64年实测资料。孙水关(三)水文站位于冕宁县泸沽镇东街,东经101°12′北纬28°18′。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孙水河下游2.6 km处汇入安宁河。该站河床冲淤变化很大,控制较差。集水面积1611 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9.6%。百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550 m3/s,五十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370 m3/s。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31.6 mm,多年平均流量35.3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1×108 m3,折合径流深为722.8 mm,径流模数为22.9,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33×104t,多年平均输沙率105.8 kg/s。
孙水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49.8 mm,属于我国降水分区的湿润带和径流分区的多水地区。历年最大降水量为2372.2 mm(2001年则约站),最小年降水量为509.2 mm(2011年冕山站)。
孙水河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且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占全年降水的87.3%。降水量年内分配见表2。
降水量的年内变化,以7月份为最大,年内最大4个月(6~9月)占全年的78.4%。年内丰枯变化比较均匀,降水过程为单峰型。降水量的多年变化具有丰枯周期变化的特点,丰、枯水年以2~3年交替出现(见图1)。
表1 孙水河流域各雨量站年降水量统计表
表2 孙水河孙水关站降水量、流量、含沙量统计表
暴雨是指24 h降水大于50 mm的降水。暴雨特征通常以暴雨历时、暴雨强度、笼罩面积来描述。暴雨历时、暴雨笼罩面积和次暴雨总量三者如何组合,对洪水影响很大。根据多年实测资料统计,孙水关水文站多年平均年最大24 h降水量为78.5 mm,变差系数Cv=0.42。1979年9月10日实测年最大24 h雨量为157.2 mm,一次总降水量为161.5 mm(1979年9月10日~11日)。
图1 孙水河孙水关站降水量历年过程线
孙水河流域年径流量由降水量补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1×108m3,相应的径流量集中在6~10月,占全年径流量的79.4%,与降水量逐月过程线成较好的对应关系(详见表1)。年径流量和年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0.7。
本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相应的径流量年际变化也大,最大径流量是最小径流量的3.47倍。历年降水量和径流量表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径流量多年变化,以1974年最大为16.52×108m32011年最小为4.758×108m3,比值为3.47倍。
孙水河流域径流以地表径流为主,主要由降水产生,属大气降水补给型河流。径流与降水的年际年内变化保持一致。由于流域内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决定了流域内多局部性暴雨,此类暴雨历时短、雨量集中、笼罩面积大、强度大,因而引发的洪水具有突发性、局部性和灾害性等特点。河流水系形状呈树枝状,当流域内发生强降水后,即产生超渗产流现象,产流时间快,汇流时间短,洪水传播速度快。其特性主要反映在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峰高量大,洪水过程多为复式峰,大的洪水过程为1~2 d。
根据1954~2016年孙水关站的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洪峰流量为609 m3/s。大于1000 m3/s以上的年份有1960、1985、1988、1998、2004、2008、2012年共7次,其中最大为2012年8月31日2510 m3/s。暴雨中心在喜德县热柯依达乡,24 h降雨量达150.8 mm。此场洪水总量为1.89亿m3,其中最大1 d洪量为1.56亿m3,占此次洪量的82.5%。从喜德水位站到孙水关(三)站的传播时间为3 h左右,从起涨到峰顶的历时为17~22 h之间。
孙水河流域多年平均输沙量为333×104t,年最大为2012年1770×104t,年最小为1975年56.2×104t,孙水关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610 g/m3,年最大含沙量为9080 g/m3。
输沙量年内分配差异很大,主要集中在汛期(5~10月)。而径流量集中的6~8月输沙量占全年的71.8%。
输沙量峰值与径流量、降水量都相对应。究其原因为6~8月降水较多,局部暴雨频发,具有历时短、传播历时短、洪水陡涨陡落的显著特点,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道。
一场暴雨洪水对输沙量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输沙量为1770×104t,该年的洪峰流量为2510 m3/s,场次洪水总量为1.89亿m3,洪水总量为14.25亿m3,占全年径流量的13.3%,为历年最大。孙水关站年最大输沙量是最小输沙量的31.5倍,年际变化要比降水量和径流量大得多。
孙水河孙水关站径流量、输沙量与洪峰流量关系对照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一场暴雨洪水对输沙量的影响非常大,洪峰流量大于1000 m3/s时,输沙量也较大,枯水年洪水对输沙量的减少也特别显著。
以上分析表明:孙水河流域属山溪性河流,洪水、泥沙主要受暴雨影响。降水、径流和输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多为复式峰。峰值一般出现在6~9月(其中主要为7、8月),流域内降雨年际变化和径流年际变化大且变幅接近。降水量和径流量表现出良好的相关关系。
输沙量也表现出较大的年际变化,经分析可知,输沙与降水、径流直接相关关系不显著,但汛期集中的暴雨洪水是产生泥沙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3 孙水河孙水关站径流量、输沙量与洪峰流量关系对照表
参考文献:
[ 1 ]王蕊,姚治君,刘兆飞,等 . 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气候要素变化及径流的响应[ J ] . 资源科学,2015(03).
[ 2 ]胡珊珊,郑红星,刘昌明,等 .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白洋淀上游水源区径流的影响[ J ] . 地理学报,201(201).
[ 3 ]刘兆飞,王翊晨,姚治君,等 . 太湖流域降水、气温与径流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 J ] . 自然资源学报,2011(09).
[ 4 ]杨春霄 . 白洋淀入淀水量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J ] . 地下水,2010(02).
[ 5 ]陈亚宁,徐长春,杨余辉,等 . 新疆水文水资源变化及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J ] . 地理学报,2009(11).
[ 6 ]钱正英 . 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J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