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管理内涵拓展及在职业院校的应用研究

2018-04-03 16:56曾红彪宋传颖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校管理

曾红彪, 宋传颖

(1.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2.邵阳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法。而以“5S”管理为基础的“9S”管理越来越多地被职业院校所关注和引进。

一、“S”管理发展及引入职业教育现场管理概述

(一)从“5S”到“9S”管理的发展演变

1.“S”概念

“S”管理最早源于日本,是日本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1955年,日本最早的“S”管理是“2S”(清扫、清洁),随后又提出了“3S”,也就是在清扫、清洁的基础之上增加“修养”。1986年,日本的平野裕之和古谷诚关于“5S”管理研究的专著《改变公司面貌的5S》出版,该书对现代企业现场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在原有清扫、清洁、素养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整理、整顿”两项内容,由此首次提出了“5S”管理概念。该书也明确指出,因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这5个词日语中罗马拼音分别是:Seiri、Seiton、Seiso、Seiketsu、Shitsuke,其第一个字母都是“S”,所以统称为“5S”。[1]

随着松下等知名公司在现场管理中采用“5S”方法并取得很好的管理效果,“5S”管理活动在日本众多的企业得以快速推广,并且通过研讨总结推广“5S”管理活动的几大优势,可以很好地改善生产工作环境,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有效提升产品品质,更可以因品质等快速提升而提升员工士气。

2.“5S”管理活动的发展与推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广泛推广“5S”管理活动后,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5S”管理成为日本企业界的基础管理方法,使二战后日本企业产品质量得到快速提升,日本经济规模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内快速跃进,1968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个别企业根据发展需要,在原来“5S”基础上又增加“节约、安全”两个要素,于是就形成了“7S”;有的又在“7S”基础上增加“习惯、服务、坚持”,叫“10S”。

韩国、香港、台湾、新加坡是二十世纪举世闻名的“亚洲四小龙”,在工业化的过程受日本企业影响较深,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纷纷仿效日本企业采用“5S”管理,也取得不错的管理效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外资、合资企业大量出现,“5S”管理也随之引入。韩展初先生的《现场管理实务》是国内最早的“5S”管理研究专著,对国内企业应用“S”管理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2]115-119在国内最早引入“5S”管理的是深圳的日台资合资企业。2000年后,在国内江浙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用“5S”管理外资或合资企业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管理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有85%的企业实行了“5S”管理法,有效推动了管理模式精益化革新;同时,全球80%以上的国家企业都在引用。

3.“5S”管理引入职业院校并向“9S”管理发展概述

职业院校是与企业接轨最为密切的教育群体,也是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最为关注的群体。由于“5S”在现代企业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巨大影响,其在近年引起了众多职业院校的关注。

首先是一些职业院校模仿企业生产车间的管理模式,将“5S”管理针对性地引入到职业院校的实习教学现场管理,由于其管理效果显著,“5S”管理逐步引起了职业院校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在此情况之下,职业院校对“5S”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性研究,比较突出的有广东工贸技师学院、广东普宁职业技术学校、中南工业学校、湖南省汽车技师学院等,其对“5S”管理逐步从实习教育现场管理向班级管理、宿舍管理、食堂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并且对“6S”管理逐步拓展到“9S”管理。

“9S”的管理概念,最早由曾红彪和杨觉荣等在《中职学校9S现场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即在“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六个项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节约”“服务”“学习”三大模块,使“S”管理更科学、更全面,也更符合职业学校管理的现实需要。

当前,随着“校企融合”这一职业学校办学方向的确立,加快“XS管理”的应用研究和实践越来越被前沿职业院校重视。

(二)“5S”“9S”管理的科学内涵

“9S”管理主要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提出的管理概念。

1.整理(Seiri)

整理,即对生产现场的人、事、物进行有效区分,按现场操作规范要求对现场所有物品进行分类管理,从而使混乱的现场改造得秩序井然。“9S”现场管理就是要改善职业院校的体制,改善职业院校的体制也是整理的目的。因此,整理要求判断在职业院校中哪些是不必要的东西,从而抛弃不必要的东西,最终将职业院校中必要的东西规范得井然有序。

2.整顿(Seiton)

整顿比整理更深入一步,把职业院校的人、事、物定量、定位,这一步的目的要求必要时迅速发现必要的东西,在最有效的操作流程下完成作业。

3.清扫(Seico)

清扫就是清除垃圾、污物、异物等,要将学校场地打扫干净,设备即坏即修,创建舒畅的工作环境。

4.清洁(Seiketsu)

清洁,使学校场地保持没有污物、非常干净的状态,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这是对前三项活动的保持与深化。

5.素养(Shitsuke)

素养即素质。即要尽可能提高相关人员的素养,养成良好的工作行为习惯、工作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这是“9S”活动的核心,是完成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基础性“9S”管理内容的人文基础。要点是全员均养成良好工作习惯,遵守规章制度,积极工作。

6.节约(Save)

节约即节省一切规范外消耗材料,有效降低成本,同时也应注意减少人力、空间、时间、库存等的因素对产品的成本的影响。

7.安全(Safe)

安全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严守纪律和工作流程,对现场及时清查和处理。制定正确操作流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配置适当监督功能;强化安全责任。目的在于防患于未然,消除安全隐患。

8.服务(Service)

服务意识教育是首位。强调团结服务意识教育和培养;加强为学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的教育,倡导奉献精神,倡导工匠精神,倡导职业道德教育。

9.学习(Study)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第一目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和学习精神,提升其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9S”管理推广应用的策略

(一)“9S”管理推广的主要原则

1.自我管理的原则

让学生参与到学校有关于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特别是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实习教学现场管理之中,这是当前职业院校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当学生以管理者和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管理之中,才能切身感受到制度规范建设的必要性。[3]208-219对教学现场和生活环境的建设更是如此,由学生亲自动手创造整齐、清洁、方便、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们更容易体会良好环境的价值,也使他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产生“美”的意识,认识到现代企业生产对管理的客观要求,并快速养成遵章守纪、严格要求的风气和习惯。这也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对“9S”活动的坚持。

2.勤俭节约的原则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勤俭节约有效融入开展“9S”活动的原则之中,也是企业节约成本、提升管理效益的必要手段,在学校更是如此。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管理成本,更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在实习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既可确保物尽其用,又可让现场空间布置更有效和合理;同时,也可以创造整洁和有条理的生产、工作、学习环境,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对于勤俭节约的意识应大力加以倡导和鼓励,必要时辅之以批评、教育、奖惩等现场管理措施。[4]198-199

3.持之以恒的原则

推行“9S”活动非常容易形成“一阵风”式的活动,开展起来容易,但长久坚持起来则非常困难,绝大部分企业和单位难以做到持之以恒,持续改进和不断优化则更不容易。坚持“9S”活动,首先应将“9S”活动纳入学校年度德育工作计划;其次,应对“9S”活动的改进进行分解,逐一落实到学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再次,要将其融入学校管理、教学的各岗位责任之中,使关乎学生学习生活各环节的各个人员均有非常明晰的岗位责任和工作标准;再次,严格的检查、评比和考核工必不可少;最后,是要坚持循环改进,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是常抓常新,我们只有在工作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才能让学生和老师了解“9S”的可贵和价值,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5]

(二)“9S”现场管理策略

“S”管理毕竟是企业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S”管理首先在于管理层管理理念的转变。这种管理观念的树立至少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核心管理者的“9S”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的建立;其次,是核心管理团队对“9S”管理的理解和坚定不移的执行;再次是全体师生对“9S”管理理念的接受和主动运用。[6]20-21

2.建设“9S”现场管理团队

主动参与是“S”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前,绝大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半军事化管理,院系管理体系、班级管理体系层级构建明显,一个优秀的“9S”现场管理团队在层级管理中推广“9S”现场管理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7]

构建“9S”现场管理团队主要从三个层次实施:一是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的干部管理团队;二是辅导员管理团队;三是学生干部管理团队。

3.制定《“9S”管理标准》和《员工“9S”管理手册》

《员工“9S”管理手册》和《“9S”管理标准》的制定是实施的基础性工作,目的是定标准,立规矩,明程序,便执行,好检测,利评价。

4.“9S”现场管理的实施

一般情况之下,职业院校实施和推进“9S”现场管理主要分五个步骤进行。

企业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管理真空,其财务安全也存在较大的隐患。例如,在合并重组的过程中,部分闲置设备的公允价值难以界定,在出售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但若制定过高的出售价格,这部分设备又难以出售。再有,在合并重组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员流动极大,若部分环节出现交接失误,也将使企业资产出现流失。总之,企业重组的过程伴随着高频次的物资与人员流动,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难以应对这一变化。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成立组织机构。学校高层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是活动成败的关键,最佳组织形式是校长亲自挂帅。有的学校在推“9S”管理过程中将管理责权下移,结果由于领导权威不足,致使活动夭折。应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在“9S”管理推进中的作用。中层是桥梁和纽带,是承上启下关键,要防止中间堵塞。优秀的中层能使现场管理标准、制度、机制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具体化,成功完成管理重心下移。[8]

二是引入智力支持。要充分利用社会智库力量。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在“9S”推进过程中,可以使活动更规范,更科学,更高效,更具影响力,可以从第三方角度消除误解和化解矛盾。同时,由于其所具有的专业性,可以提供更多的实施技巧。聘请咨询服务公司进行技术指导,编制《标准》《手册》等文案,制定《督导巡查制度》《考核办法》。

三是加强舆论支持。关注全员参与。“9S”是针对人的一种管理方法,只有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方位宣传,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参观学习与交流观摩,营造推进氛围,才能达到管理的目的。

四是全面推进。应借助项目管理等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协同推进“9S”现场管理。一项新的管理活动的开展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协同,难免会出现“好料没烧成好菜”现象。在推进“9S”现场管理活动中,“项目管理”不失为一种科学而简单易行的方法。基本做法是形成方案,划分责任,分解项目,严格按方案执行。通过专家指导,培训学习,明确责任,了解标准,分类行动,修正差错,典型推荐,巡查,讲评,奖罚,整治。[9]

五是评估修正,循环改进。给予“9S”督导员队伍的相对责权。督导员既负有“9S”工作计划、文案工作、上传下达的职责,更重要的是要有能承担专业培训、现场指导的能力和检查考核奖罚的权力。

三、“9S”管理的实施效果及其反思

(一)“9S”管理的实施效果

通过有效实施和推广“9S”现场管理,从目前已经引入了“9S”管理的职业院校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至少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创新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首先,健全教学科研管理制度,提高教学科研质量。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入“9S”管理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9S”教学科研管理制度。通过“9S”管理规范学校教学场所、实验场所,有效将企业管理模式引入学校教学场所的现场管理,形成标准化的“学校实习现场‘9S’现场管理标准”,使学生在教室、实验场所、实习工厂的管理科学规范化。

其次,提高实习管理效率,增强实习教学效益。当前,各职业院校的现场实习实训教育成本高,根本的原因是缺少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制度。“9S”管理在实习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有三点:一是让实习教育现场管理更规范,现场教学更有效;二是提高实习耗材的备料、选料、用料的准确率和完好率;三是可以通过准企业的现场管理模式有效养成师生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全程主动降耗降能。[10]36-137

2.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首先,创新行政管理模式,增强管理效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9S”管理模式为突破口,将企业管理元素融合到学校行政管理中,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实施“9S”管理行政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寿命可得到提高,浪费可以减少,学校办公成本可以实现降低,而且,整齐清洁的学校办公场所环境也可以长久保持,良好的环境也给员工带来良好的心情,实现管理育人、环境育人。通过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使时间和精力得到节省,工作效率同时得到提高,教职工信心得到增强,学校吸引力得到增强,学校的形象得到提升。

其次,严格管理制度,增强安全保障。安全是现代企业的生命线,对职业院校的实习教学而言也同样是生命线。严格“9S”管理制度,通过“9S”的实施对实习教学现场管理的效率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可以使学习生活环境井然有序,可以帮助师生形成严谨科学的学风教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素养。学生素养的整体提升又可以大力促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动遵守操作规范,有效预防安全事故,消除安全隐患。

3.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彰显文化育人品位。加快产教融合步伐,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9S”管理模式为抓手,将企业管理元素引进到学校教室文化建设、专业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等相关生活区域,运用“9S”管理理念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标准,形成体系,构建更加与职业院校学生特点以及现代企业实际要求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准企业化”管理效应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必将在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教育引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规范性强的行为习惯,并且这种习惯与企业文化是对接的,是有机衔接的,这将是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有的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独特的“校企合作文化”。通过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实现文化育人于无形,立德树人于点滴。

其次,以对接企业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学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是“针对未来专业技术和岗位的专业化教育”,学校直接面对的是企业。因此,“企业化”的文化要求也必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将“9S”融入德育工作和职业院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能让学生的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得到增强,使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吃苦耐劳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最大程度的养成,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最终通过“9S”管理使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层次水到渠成地得以提升,培养出符合社会、企业要求,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企业人”,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适应现代社会人才市场需要。

(二)“9S”在职业院校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9S”管理虽然显著提升了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和行政管理实效,但由于企业与学校分属两个差距较大的领域,其在管理机制、人员组成结构、价值导向及文化类型等诸多方面不同,“9S”管理在职业院校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如下问题:

1.对“9S”理念理解不充分,贯彻实行形式化和低层次化

“9S”管理是由现代企业“5S”管理延伸而来,由于企业管理与学校管理分属两个差异较大的领域,在高职院校的贯彻实施面临适应性困境,比如大部分院校管理层缺乏企业管理经验,普通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导致大家对“9S”理念的认识与理解不充分,未能基于“9S”理念对高职院校的管理进行顶层设计,仅仅把“9S”管理当做学生日常管理的替代方法,形式化地使对学生的管理停留在“打扫卫生”“整整齐齐”等较低层次,未能充分发挥“9S”管理实效。

2.“9S”管理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配备困难,有效融合难度大

与企业的“5S”的实施一样,人力资源匹配是在高职院校成功实行“9S”管理的关键。但在“9S”实际施行中发现,无论是“9S”管理组织实施者还是被实施对象均存在匹配困难的问题。在组织实施者层面,目前职业学校均存在编制紧缺的困境,有的甚至连正常的教学都无法保证,管理人员紧缺就更为突出,导致“9S”管理者严重不足,难以“采集和处理、分析大量的现场数据”,更无法进行现场检查,“9S”管理难以形成机制。在被实施对象层面,职业院校的学生普通年龄偏小,心智不成熟,对“9S”管理的强制性和约束性难以适应,在没有更科学的“心理干预和引导”的情况下,二者难以形成正向融合和潜在的群体化力量。

总之,上述两大问题的凸显,导致“咨询、培训、宣传”成为在高职院校中推进“9S”管理要首先解决的问题,也是“9S”管理成功与否的基石,而一般的职业院校不具备解决这方面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平野裕之,古谷诚.改变公司面貌的5S[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韩展初.现场管理实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赫伯特·斯宾塞.斯宾塞,快乐教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

[4]温建华,肖桂凤.心灵之航——欣赏型德育的活动模式研究[M].合肥:安徽教育出社,2006.

[5]左群英.快乐主义的德育意蕴:古典功利主义的现代启示[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33-35.

[6]张木喜.中职示范校实施6S管理的策略及相关问题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7]张哲军.论和谐德育的快乐因素[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6):50.

[8]王海燕.学校推行5S管理初探[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6,(1):33.

[9]王宝达.浅谈中职学校的5S管理运作[J].现代企业教育,2007,(3):21-22.

[10]肖智军.5S活动推行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学校管理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