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8-04-03 14:09:09闫天生马少华梁海龙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外科学胸外科医患

王 通,闫天生,马少华,梁海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胸外科,北京 100191)

现代医学技术的日益完善,使我们有了更大的自信来攻克医学难题,另一方面,也使医学这门自古被称为“仁术”的科学渐渐远离了人性的本质。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昌曾在其著作《医门法律·问病论》中说道:“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其大意就是:仁爱的君子,必定专注于患者,看待别人的疾苦像是自己的疾苦一样。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要将人文知识融入医学专业教育之中,一旦忽略了对医学生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培养出的医生则可能会漠视患者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与医学的人文本质相背离[1]。

1 医学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给人们巨大的物质享受,却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怀,导致各行业人文精神的失落。反映在医学教育中,就是注重对医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却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疾病、轻病人的教学模式,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不足导致了医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缺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医学人文教学主要放在前3年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以理论讲授作为教学形式,医学人文与医疗实践的结合相当薄弱[2],培养效果自然也不令人满意[3]。从事医学教育的教师也存在人文素质差和人文教育意识差的现象,这更加导致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力不从心。

技术万能的思想使人们误认为技术可以解决医学中的一切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医学生重视外科技术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学习,使人文精神的发展举步维艰。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现代社会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之下,可以帮助医生缓解高压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由于近年来医学高等院校不断扩招,医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使一部分医学教师忙于自身的教学任务而无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思考和更新,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从而忽视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2 外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Hundert将医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定义为在日常医疗服务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4]。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目前已成为很多有远见卓识的医生的共同呼声[5]。

外科学是一门以实践操为基础的学科,培养扎实的基本外科操作技能是培养具有优秀外科素质的医学生的重要基础。在现实环境下,医学人文素质和医疗技术同等重要,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医疗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例如,在胸壁畸形手术中,由于现代女性对于审美的追求,外科医生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手术方案,并和患者认真讨论各种方案的利弊,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合理选择最终的方案,尽量减小手术带来的疤痕,这样可以使患者术后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得到很好的康复,同时医患双方的交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医生和患者的紧张感和压力,增进双方的理解,对治疗产生一定的帮助。再例如,面对恶性肿瘤患者时,外科医生应该针对不同患者或患者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式,用最适合该患者或者患者家属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告知病情,从而尽可能减小疾病对患者及家属带来的心理打击,从而使患者建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进而获得尽可能满意的治疗效果。

医学医的既是人的身体,也是人的心灵,其终极价值是医学的人文价值,加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需要。在外科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又有助于防止医德滑坡,减少医疗纠纷[6]。

3 胸外科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

医学人文素质包括医学人文基本素质和医学人文基本技能2个方面。前者包含了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医德品行等内容;后者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对医学生实施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具有长久性和持续性,首先需要医院提供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为此,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开设了关于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方面的专题讲座,在促进医学生人文知识积累的同时,充分发挥了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精神传授给学生。同时,通过运动会、社团活动、才艺展示等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医学生能够主动领会人文内涵,把对生活、对患者、对人性的理解与关怀转化为内心真、善、美的情操,使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在具体的临床教学实践中,北医三院胸外科根据外科学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初步探索和实践,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 加强和提高外科学教师的医学人文素质

外科学教师是外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人文素质水平直接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医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不仅可以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可以将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通过言行举止中渗透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并影响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从而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人文精神及良好的医德品行。

北医三院教育处及胸外科格外重视对青年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专题科普讲座等方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以临床工作中搜集整理的真实事件为素材,从职业精神培养、医患沟通、依法行医等方面,将医学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及人际沟通技巧等学科的知识融会其中,使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得到了稳步的提升。在北医三院胸外科,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青年教师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些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临床工作大有裨益,使师资队伍中先后涌现出一批高素质的青年教师人才。

3.2 外科学教学中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外科学教学实践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对于刚参加外科学学习的医学生而言,他们感兴趣的往往是医疗知识和外科技术,认为学到了技术就万事大吉,而不能意识和领会外科医生的社会责任。因此,将外科学病例讲解紧密联系社会现实情况,融会贯通,让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并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例如在教学中讲解肺癌病因时,胸外科联系环境因素与肺癌发病的密切关系,引导医学生认识环境污染,尤其是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宣传保护环境,远离致病因素。也经常以科室服务社会的具体事件感化医学生,比如科室青年医师骨干在雅安地震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甘于奉献,这些都为医学生树立了好的榜样。通过这些教育,使学生意识到医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培养其热爱生命、关爱生命、关注现实、甘于奉献的医学人文精神。

3.3 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医德品行培养

医学有着鲜明的人文学科特性。医学人文精神是以人文关怀为出发点,强调对患者的尊重、关怀,以追求医学的人性化,强调医学向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回归,既治疗疾病,更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关怀和照料,是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而初入外科病房工作的医学生往往粗枝大叶、口无遮拦,不能设身处地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心理需求,比如经常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出现“恶性”“癌症”等敏感词汇,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造成打击和伤害。针对这些情况,在外科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患者的心情,从而在工作中更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在运用技术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兼顾其心理、精神上的需求,达到“医人更要医心”的目标。在胸外科手术教学时,对医学生强调无菌原则、手法轻柔、操作仔细,虽然有时候术者费时费力,但这样做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又可以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北医三院胸外科在培养人文精神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加强对医学生敬业精神和医德品行的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胸外科强化医学生岗前培训,首先从敬业精神和医德医风抓起,使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富有同情心、细心和耐心。胸外科教育医学生在诊疗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检查,严禁开出不必要的检查和大处方,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强调医学生在值班时应及时处理患者的紧急情况,不应以任何理由拖延;照料患者的过程和态度也体现了医生的人文情怀[7],因此督促医学生照料老年患者或陪同老年患者做检查。只有切身地为患者提供照料服务,才能让医学生体会并感悟医疗现状,从而培养问题意识及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其人文素质[8]。从现实角度分析,医学生人文精神、敬业精神、医德品行等人文基本素质的培养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前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医患纠纷,对医患双方都大有裨益[9]。

另外,胸外科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向医学生讲述外科学简史,以外科学专家的事迹教育医学生。胸外科常以我国胸心外科创始人吴英恺院士的从医经历和教育思想来感化和教育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尊重生命、热爱医学事业。

3.4 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培养

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管理能力等人文基本技能,使医学生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是提高岗位胜任力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医疗纠纷频发的严峻形势下,医患沟通已成为诊疗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合格医生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的前提。

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手术刀。由此可见沟通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医学生存在偏重医学专业知识、轻人文的思想,导致他们沟通能力不足。因为缺少经验,在患者面前往往不能显示出足够的自信,导致患者产生不信任;不能将复杂而生疏的医学术语转变成患者能够理解的语言,导致患者无法接受,影响沟通效果。比如,对于一些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由于结节存在恶性可能,而且比较靠近肺叶中心部位的血管或者支气管,无法行局部切除,只能行肺叶切除才能达到手术目的,但因为术前没有病理诊断,一旦行肺叶切除术,术后有可能是良性病变,患者往往对这种治疗方式和手术结果的不确定性不甚理解。面对这些情况,医学生因为经验不足,无法达到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的目的,容易产生纠纷。针对此类情况,胸外科让医学生现场参与观摩高年资医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或观摩专家门诊医患沟通等多种形式,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而避免因沟通不足产生纠纷。

通过采取医学专业教育与医患沟通教育相结合的策略,培养了医学生的沟通意识和能力,并加入沟通技巧、医患沟通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将医患沟通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中,引导医学生将“以病为中心”的思想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观念。

当前的临床医学教育较少涉及管理与合作的培训,但医生工作于团队中,必须具备管理与合作能力。医学生往往缺少这些能力和团队意识,只顾自己、推脱责任,不能有效地与其他医生或护士合作,甚至产生医患纠纷。比如胸外科工作中,偶有患者因特殊原因导致胸引管脱落,此时当班医生应该及时将胸引管处伤口予以封闭并拍胸片了解胸部情况,并通知护士协助安慰、处理患者并通知上级医生,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而有些医生或医学生往往会推卸责任,不能及时处理而产生不良后果。

另外,外科医生因为繁忙的临床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常影响科研甚至生活,如果不能有效处理,长久下去会产生不良后果。北医三院胸外科采用科主任监督、住院总医师集体培训、主治医师分组管理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管理和合作能力的培训,要求医学生在病房工作时能够学会协调医患、医护、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生活、临床工作、科研的关系;外科手术时,能够与同台医师、麻醉师、器械护士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节省手术时间并保障患者的围手术期安全;工作之余组织师生进行体育锻炼,放松压力,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后续工作更好地进入良性循环。

3.5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必须心智健全,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较强的应变能力、心理相容能力及抵抗挫折的能力[10]。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外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使医学生逐渐适应向医生的转变,能应对本职工作之外的各种问题,如患者的质疑、上级医师的批评、各种突发事件等。比如在外科手术时,一旦出现大出血等意外情况,医学生往往手忙脚乱,处理不当易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而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往往镇静自若,处理得当。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时比手术技术本身更重要。再如年轻医生在遇到医疗纠纷时,会存在挫折感和自卑心理,对自己丧失信心,影响工作并导致恶性循环。

胸外科在外科学教学实践中,根据外科学以实践为主的学科特点,对医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克服消极心理,磨炼意志,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比如观摩大出血病例的手术录像、既往纠纷病例的处理方法等,使医学生从具体的案例总结经验,学习具体的处理技巧,培养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由于医疗过失不可避免的特点,外科学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医学生过硬的医疗技术,也要加强对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4 结语

医学终究是一门服务于人类的科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11]。在医学教育中,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北医三院胸外科通过外科学教学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在探索人文素质教育与外科学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强化了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素养,提高了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了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12]。

References)

[1] 孙涛,田淑卿,汤波.宁夏医科大学强化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A),2012,33(3):63-65.

[2] 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医学与哲学(A),2015,36(6):1-6.

[3] 陈化,邓蕊,田冬霞.临床医生视角下的医学人文教学调查研究[J].医学与哲学(A),2013,34(12):75-77.

[4] Epstein R M,Htmdert E M.Defining and assess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J].JAMA,2002,287:226-235.

[5] 曲巍,张锦英.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改革[J].医学与哲学(A),2015,36(4):1-3.

[6] 费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重塑与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5):702-705.

[7] 杜治政.论新的医学人文观[J].医学与哲学(A),2008,29(7):8-14.

[8] 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J].医学与哲学(A),2015,36(7):1-7.

[9] Huhman C S,Connolly A,Halvorson E G,et al.Get on your boots:preparing fourth year medical students for a career in surgery,using a focused curriculum to teach the competency of professionalism[J].J Surg Res,2012,172(2):217-223.

[10] 晏东铭.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医学人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2):118-119.

[11] 郎景和.论医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技术[C]//2011中国妇产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计划生育与生殖医学学术年会.杭州:2011:1-4.

[12] 王通,闫天生,马少华.八年制医学生外科学实践中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0):1050-1052.

猜你喜欢
外科学胸外科医患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2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解开医患千千结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2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14
医患矛盾再会诊
中国卫生(2014年8期)2014-11-12 13:01:06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
“三维一体”创新型中医外科学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