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国
(91422部队气象台 山东 烟台 265200)
俗语有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时期由于“秋老虎”正当时,高温等天气对于小麦的播种萌芽有着莫大影响。小麦虽然属于喜温作物,在生长阶段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但从播种到出苗期要求平均温度在16~18℃,而秋分高温天气时可达30℃,平均气温也可达25~26℃,从而影响小麦的发芽率。此外,高温还会导致干旱的发生,而干旱会导致土壤水分流失,土壤板结,导致土壤肥力不足,通透性不强,降低小麦的发芽率。
我国北临西伯利亚高压区,南邻热带低压区,因此受西伯利亚寒流较为明显。以华北地区为例,每年秋末冬初、越冬以及冬末春初时寒潮多发生。秋末初冬时,幼苗抗冻性差,低温寒潮对于苗质差、土壤空隙大的小麦田而言,容易造成冻害。2018年以来,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不少地区出现“暖冬”现象。在越冬时期,如果气温温度本身过高,则小麦会提前“发育”成苗,甚至可提前返青。此时若再遇到低温寒潮,则容易对摧残麦苗,导致死苗、干枯等现象出现,进而影响小麦后期收成。
暴雨一般易于大风结伴而行。暴雨不仅容易形成积涝,导致小麦扑倒,降低小麦的颗粒饱满程度,同时如果是在小麦扬花期,则会导致小麦授粉率降低,从而造成小麦减产甚至绝产等后果。此外,小麦在抽穗、结实等阶段抗伏、抗倒性较差,大风等也会导致小麦出现倒伏现象,降低小麦产量。
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多样。建立完善的农业气象预警机制对于我国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的气象预报机制不仅有助于农户及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提升小麦的种植水平和小麦产量,保证农户收入,同时对于维护农村地区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多部门联动,形成长效机制。气象部门摆脱“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形成与当地农委、林业局、植保站、蔬菜办、农作物良种厂、果树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双惠种业等多个部门组织的联动局面,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保证气象预报的有限传达。开发针对小麦等农作物的气象产品。成立气象工作服务站,让农户第一时间掌握气象变化信息,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科普工作。建立会商制度,加强对关乎农业发展的灾害性天气的气象和农情乃至灾情的分析。针对重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预警机制。针对当地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进行随时着重监控,预警并分析实况并进行及时播报。总之,要不断推进农业气象服务和预防体系,提升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信息发布、预报和预防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利用多种传播方式,如广播、手机、电视等多重渠道对气象信息进行预报宣传科普。近些年来,随着传播工具的不断增多,当地气象部门应该有效利用当前手机、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气象信息发布。广播作为村站最直接的“传声筒”,可以有效实现“人人必达”。通过电视定时发布气象预告,而针对突发性气象预报,则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此外,设立村级气象服务站,定期对当地农业气象灾害相关知识进行科普,可以制作成手册,方便传阅。
拓展农业气象服务的产品范围,不断开拓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上海曾经探索出“气象预警+农业保险”的新机制,通过气象部门和保险部门相结合,在完善服务的基础上,为农户增加另一层保险机制,及时有效地开展农业保险的灾后处理和查勘理赔,最大限度保证农户收益。
农业气象预警机制是为农业生产服务,这是普通气象预报中所没有涵盖的内容。这也就要求农业气象预报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作出气象预警报告。
农作物生长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要满足农户对气象的需求,就需要建立长线机制,保证信息不能间断,以此来降低农户种植农作物的风险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保证农户的收益,进而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