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富、生态美的哲学思考与实践

2018-04-03 11:30:26章英娇
山西农经 2018年17期
关键词:百姓贵州美的

□章英娇

(中共水城县委党校 贵州 六盘水 553001)

“百姓富、生态美”这一目标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新阶段,新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文化、古代先贤治国理政智慧的一次回溯,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理念的生动诠释。以“实现全面小康,达成百姓富足”为奋斗目标,克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高产能、高消耗、重污染等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理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特色社会科学发展理念,符合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生态观,彰显出中国特色的哲学思维,也是勇立全球化潮流,顺应时代发展的中国智慧。

贵州省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实现全民小康、生态自然和谐,达成“百姓富、生态美”的工作目标。这是我国传统治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动诠释,充分体现了贵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文情怀和“真抓实干,行动践行理论”的执政精神,为贵州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发展动力。在“百姓富、生态美”的奋斗目标指引下,全省逐步制定并实施了3大发展战略:脱贫攻坚、大数据+产业、生态发展等,旨在打赢脱贫攻坚,完善全民整体福祉以及未来的生态环保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将成为全国城市发展理论实践的生动案例。

1 百姓富、生态美的哲学思考

1.1 百姓富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诠释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首先必须得知道我们发展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制定正确的理政政策,才能正确、科学地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习近平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发展观,它并不是一个神秘、抽象的概念。它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思想上,而是必须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要融入我们的行动、执政方针中”。“百姓富”简而明了地解决了这一思想问题,一切发展为人民,政府的工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实事求是地解决群众问题,为百姓出谋划策;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足,只有全民小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民族才能真正复兴。也正是如此,贵州省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就是为了带领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实现“百姓富”的目标。

“百姓富”的本质,笔者结合贵州省党代会上的具体解释,认为其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涵。

(1)是在社会发展中的“获得感”得到明显增强。既要劳有所得,还要公平、公正。要让广大百姓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劳动成果、劳动财富、公平正义得到保障。即为群众提供更稳定的工作、更优质的政府服务、更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政策、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更舒适的生活条件、更优秀的健康服务及健康水平。

(2)百姓精神上更具有“满足感、幸福感”。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及政治环境,具有丰富多彩、符合自身需求的精神文化、娱乐生活等,这些既是百姓精神富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3)百姓都能实现自我价值。心中有理想,脚下有方向,自律而负有责任心、常怀敬畏之心。每个人都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信念,敢于在追求个人理想价值中努力奋斗,以自我价值的实现来促进国家“大同”。这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更优质的精神文化及价值的需求。

1.2 生态美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探索和行动

“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保护和尊重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存前提下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式,是以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为内涵的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简单讲,以生态美为目标追求的社会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生动诠释和实践。

对于生态美的具体阐述,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关键是突出人文美及自然美,让贵州的自然景观更富有价值,让贵州的土地更富有‘气质’,人文美、自然美与共,让色彩缤纷的贵州弥足珍贵”。综合来说,可以将其内涵归纳为3个方面:人文美、环境美、自然美。

(1)人文之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意味着人类在处理周围动植物及生态环境时,必须坚持先进的社会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不触及生态红线和生态环保底线,以个人和社会生态伦理责任感来构建“天人合一”、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局面。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构建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法制体系,需要每个人都能恪守生态文明,践行生态发展观,切实维护生态环境不被污染,共建生态文明体系。

(2)环境之美指美丽的生活居住环境,既要美丽的物质环境,更要舒适的精神文明环境。倡导人们按照绿色环保、整洁卫生来对周围环境进行绿化和管理,开展相关的改造性工作。

(3)自然之美。一方面,保护自然景观不受破坏,对于人工处理修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限制;另一方面,对于自然景观的利用开发,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和利用,符合生态自然和谐发展。

2 百姓富、生态美的生动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百姓富、生态美将成为指引贵州在当前及今后发展的方针指导。这不仅是实现贵州百姓脱贫致富的基础,也是全省“大数据+产业”战略的助推器,是建立“生态贵州”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全面小康题中应有之义。

2.1 引导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九大以来,贵州省始终将扶贫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带领全省人民脱贫攻坚,共计带领531.5万百姓脱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实现脱贫目标,摘掉贫困帽子不仅能推升全省人民生活水平,还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为了认真贯彻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的重要讲话精神,省政府出台了《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行动计划》,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定量及定性划分,主要包括20个极端贫困乡镇、14个深度贫困县以及2 700余个贫困村庄。为了顺利达成2020年全面小康的实现,贵州省委制订了7项重点攻关和4项强扶贫政策,其都是以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为目标指向[1]。

2.2 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贵州省践行“百姓富、生态美”的理念,坚持培育和发展新产业,重点是推动大数据+产业融合发展。①加大财政投入,加速推进“双创”平台向更高方向发展;②政府为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牵线搭桥,促进“产学研”一体发展;③“去产能”,继续推进煤炭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粗放型”向“经济友好型、集约型”发展,完善发展环境,让“大数据+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2.3 加快推进大生态战略实施

贵州作为中国首批的几个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一直贯彻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观,推进“四型”绿色经济不断发展,加快推进大生态战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宏伟目标。在社会发展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始终坚持绿色惠民,生态强省,坚持走一条绿色、快速的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道路。

3 结束语

“百姓富、生态美”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理论之基,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要。正确认识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社会发展观、经济发展观、生态发展观。当然,对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笔者期待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百姓富、生态美”得到不断完善和实现。

猜你喜欢
百姓贵州美的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贵州,有多美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49:28
沉醉贵州
乡村地理(2018年3期)2018-11-06 06:50:10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50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茶(2018年6期)2018-05-30 09:53:36
百姓看家“风”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