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民生价值意蕴

2018-04-03 10:23:15周小妮李龙强
绥化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共生民生人类

周小妮 李龙强

(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涵着民生价值理念

(一)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是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略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建设和谐社会是补齐民生短板,发展民生事业的重要渠道。在渔猎和农耕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还相对和谐,人对自然的开采与利用还维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了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的物质财富急剧增加,但是人们的消费欲望也在不断上涨,对自然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人类靠着自身力量改造自然,与自然关系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处在了不和谐的状况中,导致了资源能源的干涸和生态的恶化,这些结果使得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威胁,对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构建,美丽中国的建立产生了阻碍。

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美丽中国,就要处置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一切不和谐因子,形成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一方面,要转变发展观念,加强生态意识。人类在对自然索求的同时也要给予补偿,改变以往的支配方式,转变为共存和伙伴关系,实现自然保护与利用的相统一。[1]另一方面,要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要把节约资源摆在首位,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总之,在中国=建设的新时代,我们应该正确领会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发展关系,建设美丽中国。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思想,也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终目标。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主题,人类自身素养的提升也预示着社会发展整体质量的上升,所以推动民生发展,就要实现人的全方位发展。人们在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同时,还受到自然规律的各种制约。因此,人的主导地位不能通过破坏自然而实现,自然界是保障人的主体性实现的重要物质条件。所以,在认同人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要求对主体作用进行合理发挥,使得人与自然能够平等相处,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当今时代,单纯从经济发展、政治进步、自由平等等角度来评判人的发展,显然已经不能够充分显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我们要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呼吁以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来实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变革,进而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通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协调和相关价值观念的广泛传播,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化和优化人们的生存发展环境,使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实现全新的变革,在推动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走生态文明道路。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2]习近平对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体现着生产与生态之间的休戚相关,新的发展模式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进行绿色生产。也正是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理念,才能把绿色产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潜力。十九大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给出了详细阐述,绿色生产方式改变了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循环经济,走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用绿色科技手段繁荣经济,建立绿色企业,生产健康产品,给人们的消费供应愈加值得信赖的食品,维护消费者绿色权益。

环境就是民生,生态环境的保障给人类提供了更加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环境的改善和治理,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支持,这个地球不仅仅是属于当下,也要留给子孙后代生存的重要宝藏,为给他们留下一片净土和蓝天,让他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对于现今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展开绿色生活方式,从我们个人做起,做好每个细节。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要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内开展,不可逾越自然的承载能力,打破两者之间的平衡。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3]习近平认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使两者能够共生共荣,相互依存。坚持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如同对待生命对待环境,坚持国家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凸显民生理论价值

(一)加强中国传统民生哲学认知。自古以来,民生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更新与推进,民生内容也被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常言道:“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而当今我们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富国惠民,解决社会各种矛盾的制胜法宝。所以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识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古代的人与自然关系,从而加强对中国传统民生哲学的认知。

人与自然的和谐,亦称天人关系的和谐。在古代中国,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明确提出人类源自于自然,双方是是共生共荣,人类发展要敬畏自然,适应客观规律的变化,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发展。张载曾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了生动的描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親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由此得出人与自然本同根生。所以,人类应对自然给予尊重和珍惜。这些名句阐述了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来于自然。

儒家天人和谐思想倡导的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又追求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正与我们新时代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谋而合。同时,使其付诸实践,有效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保障和拓宽民生福祉。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剖析,回顾中国千年前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理念,可以更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浓厚与其前瞻性,做到知行合一,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同时,还要深入体察民情,为民生谋取福祉,达到人类最终追求幸福的目标。

(二)深化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理解。民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是被不同时代的人们持续探讨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主题。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是针对当前民生问题提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环境问题是事关每一个人生态权益的民生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是发展民生,最终达到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深刻认识。

经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入思考,通过马克思主义评判标准,对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发展脉络展开研究,可以了解到为历史进程提供发展舞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正如马克思的一句话,“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追求的是人类的全面成长,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要求,也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体现着马克思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理论,认为要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首要是生存,“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颠覆对传统生存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普惠亿万民众,消解人的生存危机和发展瓶颈。人类在整个自然界中扮演着剧中人的重要角色,要深刻认识到自然是有生命的,和人类并存于这个地球家园,不能因为它的沉默而肆意欺凌,因为它的无力挣扎而压榨和剥削,那样最后带来的只是无尽的报复和灾难。从这个角度上说,人的发展问题就是民生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研究,是站在新时代民生发展的视角上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详细的阐述。因此,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内容,也是解决当前人民生产和生活所应对的各种环境问题的重要步骤,有利于解读马克思主义中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剖析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的内涵与价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生理论对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应用。

(三)强化绿色民生理念创新发展。“绿色民生”是环境保护的民生、安全生产的民生、节约型消费模式的民生、以人为本的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通过不断实地考察之后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追求的绿色、安全的人民生活环境目标一致。因此,可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丰富了绿色民生内容,更加明确绿色民生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减轻民生发展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压力,实现发展上的不断创新与进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丰富和发展绿色民生理念内容。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提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明确将环境保护上升到政治层面上,由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展开各种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加大各种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协调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最终仍归结为创造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共生共存的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开创性地提出了为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观点。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中的影响力巨大,所以在全球人类美好生活追求中饰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在不断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进,作为一个延续千年的文明古国,具备优秀的文化素养,在践行生态文明道路的基础上,仍然不忘生态责任,在转变本国发展方式的同时也不断关注全球生态安全,履行生态义务,帮助全球人民创造和谐稳定的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更加明确绿色民生的发展方向。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和民生问题主要是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达到两者共生共存状态,着力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我们要树立长远眼光,生态环境是最为普惠的公共产品,它不局限于某一代人的,是我们应维护好发展好的世世代代利益。中国要想搞好环境与民生两项基本工作,就是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完善和发展民生,实现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民生实践价值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契合民生现实诉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与目前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之间产生极大矛盾,人们对良好环境的美好期许与对生态的负债累累形成鲜明对比,生态环境质量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幸福线上升的要求。因此,追求人与自然的协调性是平衡人民幸福与生态环境的有力秤杆,符合民生发展需求,有利缓和目前紧张的环境现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更加新鲜的空气、更为干净的水源、更加优美的环境、更加健康的食品的愿望更加强烈,可以说在人民追求更加强烈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注定了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为此,习近平也指出:“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不能算是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6]所以为了全方面上升国家发展层次,满足人民发展需求,推动人类发展事业不断攀升,改善生态环境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则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要在人民群众的身体力行中走向新时代,创造属于中国特有的伟大成果。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民生发展观念转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概念,一种更加全面的思维方式,它推动民生观念的转变,进行思想上的变革,展开意识形态领域的革新,最终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同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推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充斥着更多的是思想上的鞭笞和观念上的批判,决定着能否顺利设立民生新观念的标杆。

首先,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深入的理解。“人”是这个世界实践的主体,具有其主观创造性,可以凭借自身的意识而进行有目的和计划的活动,而“自然”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类施加作用的客体,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具有客观性和合理性。人类对自然展开的各项活动,在遵循其运行规律,不违背自然其发展的轨道的前提下,达到自然与人的平等相处,实现两者间的相互依赖,共存共荣,这就上升到了“共生”的层面上。因此,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深刻把握它的深刻内涵,应用到国家的社会实践中去,完善民生发展。

其次,树立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充分认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确保生态环境意识的深入,督促绿色实践活动的开展,才能实现实际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和谐,最终达到共荣。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7]资源和环境的被肆意践踏和毁坏给自然以毁灭性的打击,自然作为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提供生物所必需的各种“养料”,失去自然,世界将没有生命,我们人类也将荡然无存。没有生命何来生存、何来生活、更何来追求幸福,所以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爱护自然,维护生命。

最后,摒弃“唯GDP论”,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坚持五位一体协同并进。过去一味的追求GDP的增长,飞速发展经济,完全舍弃生态文明的建设,严重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状态,去追求人类那所谓的“幸福”,给人们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生存威胁。针对这样的状况,就要打破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坚持人与自然的平等,促成社会各方面的同一发展,追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推动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延续绿色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绿色发展的要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与自然共生发展,打造人类适宜居住的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提出是对绿色发展内容的具体体现,延续了绿色发展的要求和目标,共同致力于推动中国新时代的到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植根于绿色发展中,秉承民生发展理念,开启新时代中国发展新征程,开拓“五位一体”发展新高度,绿色发展新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新格局。人类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为前提,实现经济实践活动整个过程的绿色化发展,协调自然与生产之间的矛盾,坚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敦促企业生产出健康和绿色产品,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其次,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政府加强管理和治理,调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严格把控生产环节,取缔非法生产机构,落实好生态环境各项措施,维护好人民的绿色权利。再次,推广绿色文化知识,树立绿色发展价值观。绿色理念的灌溉使生态保护内化为人们的自身意志,人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与自然本为一体,同根同源,任意一方受到损害,都将留下不可湮灭的伤痕。因此,人们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存,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营造良好的绿色氛围。最后,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共和的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可以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实践。而绿色生活方式体现了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精确地解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成人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共生民生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