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心理维度及教育路径研究

2018-04-03 10:17欧阳叶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匠技能精神

欧阳叶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当前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4.0,正在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需要大量的具有职业价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职业价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这与重提工匠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当前高职学生是未来社会工匠人才的主力军,有必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助推我国制造业产能升级和国内经济改革,实现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因此,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路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举,尤其具必然性和重要性。

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心理维度的访谈调查

1.1 调查目的及对象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调查新时期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观,并探索他们的工匠精神心理维度。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分院和特教与学前教育分院的大一、大二、大三高职学生为访谈对象,各年级约谈6人,共访谈36人,理科生与文科生各半,男生与女生各半。

1.2 调查设计

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编制了《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心理维度及教育路径访谈大纲》。拟从“知、情、意”这两个维度分析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心理维度,在认知方面,考查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了解程度和理解深度,设置了三个问题:您认为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您怎么理解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的?在情感方面,考查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态度,设置了两个问题:您对工匠精神这个词有什么感受?您认为应该如何弘扬与传承工匠精神;在意志方面,考查高职学生对实现工匠精神应具备的重要意志品质,设置了一个问题:您认为实现工匠精神所必需的意志品质有哪些?

1.3 调查过程

笔者于2014 年9~12月,按照设计好的访谈提纲对36名高职学生进行访谈,经他们允许,并用录音设备进行录音,并由课题组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在访谈过程中共录音36份,收回36份,全部为有效录音。

1.4 调查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19.0社会统计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百分比计算方法进行频率分析。通过数据收集获得第一手真实资料,以便能准确地判断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心理维度的现状,为其教育路径提供依据和基础。

1)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态度。

60%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包括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20%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观,是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和责任,是一种专注的、投入的工作态度,是热情的、充满活力的工作理念。8%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人文素养,包括工匠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2%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同中国工匠大师挂钩,同应用型本科人才挂钩,与专科生联系较少。10%的高职学生不太清楚工匠精神的内涵,把它理解成中国制造2025的广告产物。高职学生对培育工匠精神价值认识提到较多的四项,按比率高低依次是国家战略需要、职教发展需要、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需要。60%的高职学生提到国家战略需要,已接近受访群体的五分之三,16.5%的高职学生选择职教发展需要,10%的高职学生认为企业生存发展需要,而仅有8%的高职学生提到自身发展需要,而余下各项如社会环境、文化、教育等仅占极小的比率。

2)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情感态度。

85%的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都有着积极正向的情感态度,认为工匠精神是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能以工匠精神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能推动产能升级。20%高职学生还提到自我价值实现的表现,促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个人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5%高职学生表示没什么感觉,他们对工匠精神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是政府的一个新口号,落实不到位。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弘扬有比较客观的认识,20%的高职学生认为应通过大力推介技能大师的故事,表达工匠情怀与传递工匠精神;18%的高职学生认为应通过健全工匠制度,引导培育工匠行为习惯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体现工匠精神的价值观念;16%的高职学生认为应通过各行各业从业者向大国工匠靠拢,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专家能手;10%的高职学生认为应通过工匠人才进一步突破工匠理念和工匠方法,寻求工匠精神的实质飞跃,而提及其它弘扬方式的比率较少。

3)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意志品质的重要性排序。

什么才是实现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意志品质,51%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的基本要求是诚实,不弄虚作假,减少浮躁,提炼纯粹的社会心态。33%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态度,不惜一切代价做品质最高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全行业领先的质量和品质最终赢得用户的满意。6%的高职学生提到,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可作为个人修养一部分,是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的重要体现,具体表现为立足本职,爱本职,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中识大体、顾大局。

2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心理维度的特征

2.1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认知态度的特征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认识,80%的高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和职业观,这反映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专业特征,对职业教育和未来就业有很好的理解。但是12%的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内涵认识肤浅。但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整体来看比较笼统和浅显,18%的高职学生认识到与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相关,但是说不出具体的时代意义。这说明高职学生的心智尚还成熟,还处于迅速发展过程中,对国家重大时事虽有关注,但却没有深入思考,将认识由关注转化为认同。同时,他们的知识面相对狭窄,也影响到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具体认识。

2.2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情感态度的特征

从态度调查结果可以看到,85%的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都是有积极情感的,5%的高职学生持观望态度,表示中立,5%的高职学生有消极情绪。这说明国家的政策宣传以及新闻媒体的正面报道是非常有成效的。而对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也表现出了专业特性,理科生对工匠精神具有理性化的情感倾向,认知比较清晰、复杂、深刻和抽象,而文科生具有感性化的情感倾向,认知相对混乱、浅显和易懂。

2.3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意志态度的特征

高职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意志态度,既包含着他们对社会心态和个人修养的理解,也包含着对精益求精工作精神的追求,他们有着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期待提升个人的就业能力。对于工匠精神最重要的意志品质,84%的高职学生大都非常赞同诚实和精益求精的重要性,我们的教育一直强调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人,这也是我们传统教育的精髓。其次是劳模精神和集体精神,这主要受我们传统文化的影响。

3 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教育路径

3.1 健全工匠精神的政府引导

1)做好顶层设计。

第一,加强培育工匠精神的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应成立培育工匠精神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解决工匠人才的工作突出问题,制定“2025中国制造”行动计划,加强此项工作的督促检查。第二,落实培育工匠精神的优惠政策。在质量标准认证管理、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考评、企业名优特精新品牌评定等方面,制定落实相关减免工本费、评审费和简化办事程序等优惠政策[1]。第三,加大培育工匠精神资金投入。全国各省各级财政要建立健全培育工匠精神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对培育工匠精神的专项资金的供给,加强全国质量标准化建设项目,改善名优特精新品牌、工艺、技术和工程等投入力度。

2)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第一,变革职业教育制度。一方面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视,把学历文凭、技术技能职业资格纳入到统一的国家资格框架中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建立统一完整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第二,定位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坚持以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兼顾为功能定位,以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平衡的发展模式定位,以坚持区域和城乡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的布局规划定位,以坚持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教育形态定位。第三,提升职业教育政策的科学水平。从加强职业教育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到强化职业教育政策操作性和完善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建立和改进一批“双一流”职业院校,将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相统一,满足中国智能制造的人才需求[2]。

3)完善工匠激励机制。

第—,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高技术技能人才应受到多层面、多角度的重视与认可。在薪酬待遇方面,就以市场工资机制来调控,以人才发展基金为补充;在编制方面,应打破陈规,允许获得多项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省市的重点引入人才;在重奖和重用方面,对于做出优异成绩和重大贡献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应在优先落户和国外学习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出来的同时,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也能稳步提升。第二,鼓励工匠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提高科技成果持有人科技成果股份占企业总股份的比例,鼓励支持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无形资产入股,参与分红与相关技术管理,一部分专利收益让发明者分享[3]。第三,建立工匠创新失败退出与补偿机制。树立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新观念,加快落实工匠创新风险投资基金机制。从而使得工匠人才积极参与技术、发明、创新等高风险活动,能坦然面对风险,无后顾之忧。

3.2 强化工匠精神的社会认同

1)利用新媒体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

第一,普及工匠知识。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对弘扬工匠精神的主题进行宣传报道,致力于建设官方网络平台和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号召高职学生关注工匠精神的专栏、专题节目、论坛和贴吧等,有利于广泛传播与普及工匠知识。第二,拓宽宣传阵地。工匠精神精深博大,仅依靠口耳相传难以完成培育工匠精神的使命。因而,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同时,通过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加强与主流媒体、远程教育、网络网站的联系沟通,加强对工匠精神的源头与传承等知识的正面宣传,使“工匠精神”理念深入高职学生的心灵。第三,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多项宣传活动,以“工匠精神进农村”、“工匠精神进社区”、“工匠精神进企业”、“工匠精神进学校”、“工匠精神进家庭” 等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全力部署,发动高职学生积极参与工匠精神基础知识竞赛、工匠技能比赛、工匠风采展示等各类活动,不断扩大工匠精神社会宣传教育面,动员高职学生支持和参与工匠精神培育工作。

2)传承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丰富工匠精神的社会载体。

第一,在经典中追求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的精髓。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精粹蕴藏在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中,高职学生有必要去了解传统民间手工艺术的底蕴与传承,有必要去欣赏工细、料精、韵味足的、深厚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作品,有必要去参透传统民间手工艺术作品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细节。第二,在手工艺人的口传身教中制作手工艺品。在亲身了解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中,高职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能更快地感受到传统手工艺人身上的工匠品质。同样,这样工匠品质也能潜移默化地感染高职学生,使他们能对工匠精神产生崇拜感和肃然起敬。第三,同当地手工艺人共同革新手工艺品。通过向当地手工艺术的学习交流与探讨,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手工相结合,革新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在此过程中,高职学生不仅对传统工艺产生了深厚兴趣,也使传统工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3)举办技能大赛搭建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第一,组织观摩学习。技能竞赛是工匠技艺比拼的试金石,是组织观摩学习最好的方式。在技能大赛中设立观赛通道,组织高职学生亲身体验技能竞赛项目,分享大赛成果的艰巨与不易,打造工匠精神的新形象,传播工匠精神的正能量,引导他们崇尚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第二,组织巡回宣讲。以技能大赛促进更多的高职学生投身到技能专业训练中。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组织技能大赛的获奖霸主宣讲团,将优秀典型技能大赛经验和事迹得到切磋交流与全面共享,让优秀榜样能引领技能立身,营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氛围。第三,完善奖励制度。技能大赛是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利器,良好的奖励制度是促进高职学生不遗余力地提升自己专业技能最好的助推器。除了物质奖励,更要加大精神奖励的力度,对于技能竞赛中获奖高职学生可以考虑优先安排外出交流学习、学业深造和就业工作等。

3.3 营造工匠精神的企业文化

1)加强企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第一,举办学术论坛、讲座、展览。以企业精神为切入点,通过学术专家的权威讲座,让高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企业精神与工匠群体的历史演变,感受企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特色与魅力,初步激发高职学生对企业精神及工匠精神的情感认同。第二,举荐工匠大师、技能大师和优秀技术能手担任校外导师。让工匠大师们走进课堂,言传身教展示企业精神与工匠精神,传播前沿的工匠技术,传授成功经验,激励高职学生尊重工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滋生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淡泊宁静的职业精神与工匠精神。第三,开辟实训基地。通过邀请高职学生参观名企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观看企业宣传片,体验观摩工作流程,与器械的零部件亲密接触,在实践中探寻工业奥秘,发现工业之美,培育他们产生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创新产品性能的工作愿景。

2)加强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第一,组建创新团队。企业文化的深化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拓展和工匠技能的提升,而创新团队往往是拓展工匠精神和提升工匠技能的最好平台[4]。为此,企业、高职教师、高职学生应该结对子,组建突出工匠技能培养和企业文化深化的创新团队,拓展工匠精神的内涵,发挥创新团队深化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第二,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商业机会的来源渠道越广泛意味着团队的创办越成功。新的商业机会能为团队的专业化发展创造更有力的条件。而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创新精神与企业文化中,努力推进企业产品、技术、市场、组织形式等全面创新,促使高职学生从中挖掘出新的商业机会。第三,开展企业文化培训。创新团队的成功运营离不开共同管理和协助管理。创新团队可挂靠董事会,高层领导指导创新团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活动,人事处、生产线管理人员可协助管理创新团队的日常事务,帮助高职学生潜移默化地吸纳与实践企业文化。

3)加强企业优秀文化与工匠文化的融合。

第一,设计工匠文化长廊。在企业楼道设计优秀企业文化长廊,主要体现在员工素养、品质追求、安全操作、精细管理、生产态度和岗位责任等方面。宿舍公寓楼道设计优秀员工风采长廊,室外活动区设计文化广场,让整个企业营造出崇尚工匠的文化氛围,使高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浓郁的技能文化环境的熏陶,自觉学习工匠文化,砥砺师生传承工匠精神。第二,开放技能展示月。通过开放技能展示月,以区为单位,举办不同特色的技能展示月,陈列历届技能大师自制的专业技能作品,打造体现区域特色和工匠技能的特色文化,将工匠精神转化为高职学生具体的工匠行动。第三,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工匠大师为带头人,挑选一批比较优秀的高职教师组建技能大师团队,共同身体力行传承工匠文化。由此,高职学生能近距离地吸取到工匠精神的营养,引发内心蕴藏的工匠情怀。

3.4 融入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

1)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融入工匠精神。

第一,办学目标和理念上体现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理念中,在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规划、教学质量提升计划、教学督导评价、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资金安排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工匠精神如何融入并得到切实的贯彻落实[5]。第二,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培育工匠精神的指标体系。科学设计和安排测评指标主要有三项: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为主题的工匠精神,敬业奉献精神与尊师重道的师道精神相融合的工匠文化,强调对知识技术的关注和对技术人员的推崇为核心的工匠精神。只有如此,方能促进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和工匠素质。第三,课程体系中部分课程直接融入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教育纳入高职院校德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以工匠精神必修课为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让高职学生能真正认识到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把握工匠精神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多重内涵。

2)构建协同育人平台融入工匠精神。

第一,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由产业、行业、企业及学校共同构建职业院校协同育人平台,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第二,推行“双主体”办学模式。采取“种子嵌入式”办学,职业院校作为企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种子”,教师作为该项专业产品研发和技术推广的“产业技术种子”,学生作为未来企业生产一线的“生产骨干种子”[6],可以实现以企业技术实力拉动学校教学实力、以市场科技创新带动专业教学内容更新、以当前主流技术提升课程内容、以“双主体”运行模式提升校企合作内涵,推动学校内涵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第三,开发校本教材。在总结以就业为导向的同类院校的经验基础上,对接企业用人标准和调研分析市场职业素质的需求,成立专门的工匠精神教育课程体系的科研团队。其目的在于结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秉承德艺双全的课程宗旨,积极开发工匠精神教育的校本教材。

3)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

第一,加快工匠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7]。高职教师应以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严格按照行业专业标准,在教育教学中用专业立身、用敬业做人,以培养高职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第二,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测体系。教学督导部门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严格按照程序,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使具体教育教学测评指标和测评过程中达到极致的要求,以培养高职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第三,形成脚踏实地的实训教学作风。对少数高职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容易犯的心浮急躁、急功近利、做事马虎等毛病,高职教师能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进行具体指导,要求高职学生用自己的耐心、专注、执著追求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卓越的工作效果,克服心浮急躁、急功近利、做事马虎等毛病,以培养高职学生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猜你喜欢
工匠技能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